夏雪芳 楊薈嵐
蘇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科,江蘇蘇州 215101
對比劑腎病(CIN)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的常見并發癥[1-2]。目前尚無有效方法治療對比劑腎病,因此尋找有效的生物學指標早期預測CIN,具有重要意義。可溶性Klotho 蛋白為Klotho 基因的胞外結構域被剪切并釋放進入血液[3-4]。臨床多項研究顯示,可溶性Klotho 蛋白在防治急性腎損傷中發揮重要作用,能有效減輕腎臟損傷程度[5-6],但有關Klotho 蛋白在PCI 術后CIN 發生中的作用,鮮有文獻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可溶性Klotho 蛋白與PCI 術后CIN的相關性分析。
回顧性分析2017 年5 月—2019 年6 月143 例在蘇州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接受PCI術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入院后行PCI 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和/或不穩定型心絞痛;②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尿路感染,造影劑過敏;②嚴重心力衰竭、急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③近期內有造影劑接觸史;④慢性腎臟病而需長期血液或腹膜透析;⑤近期內使用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抗炎藥、順鉑、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或其他已經有明確腎毒性的藥物。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CIN診斷標準根據是否發生CIN分為CIN組(27例)和非CIN組(116例)。CIN診斷標準參照2008年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協會(EUSR)提出的診斷標準[5]:PCI術后72h內,血肌酐(Scr)較基線值升高≥44.2μmol/L(0.5mg/dL)或25%以上。
1.2.2 數據收集方法 ①收集患者入院后的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重指數、吸煙史、飲酒史、原發疾病、血壓等。②收集患者圍術期資料,包括造影劑用量、冠狀動脈病變數量。③入院24 h 內進行超聲心動圖、心電圖、X 射線檢查及實驗室常規檢查。實驗室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采用Cobas C 701 全自動系列生化分析儀(羅氏)測定Scr、尿酸(UA)、尿素氮(BUN)和胱抑素C(CysC)、超敏C 反應蛋白(CRP)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測定同型半胱氨酸(Hcy)。通過腎臟病膳食改良試驗(MDRD)公式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④血清可溶性Klotho蛋白水平測定:收集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15 min(2000 r/min,r=10 cm),取上清液,-80℃凍存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可溶性Klotho蛋白水平,試劑盒由武漢華美公司提供(批號:20170423),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采用SPSS 25.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 回歸進行危險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評估兩變量相關性,采用ROC 曲線評估血清可溶性Klotho蛋白診斷PCI 術后CIN 的臨床效能。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3 例患者PCI 術后發生CIN 27 例,發生率為18.89%。CIN 組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收縮壓、空腹血糖(FBG)、Scr、UA、CysC、CRP、Hcy 水平高于非CIN 組,CIN 組患者eGFR、Klotho 蛋白水平低于非CIN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以是否出現CIN 為因變量,將合并糖尿病比例、收縮壓、FBG、Scr 等指標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逐步篩選自變量。結果顯示,Scr(OR=1.071)、eGFR(OR=3.443)及Klotho 蛋白(OR=2.855)是影響CIN發生的危險因素(P <0.05)。見表2。

表2 影響CIN 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
Pearson 相關性分析顯示,Klotho 蛋白與Scr 呈負相關(r=-0.32,P <0.05),與eGFR 呈正相關(r=0.45,P <0.05)。
以Klotho 蛋白水平為檢驗變量,采用ROC 曲線評估以Klotho 蛋白診斷CIN 的臨床效能,曲線下面積(AUC)為0.823,95%CI:(0.798,0.914),P <0.05。當截斷點為635.7 pg/mL 時,診斷CIN 的靈敏度為87.2%,特異度為74.5%,約登指數為0.617。見圖1。

圖1 ROC 曲線評估Klotho 蛋白診斷對比劑腎病的臨床效能
PCI 術中常使用對比劑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后并發CIN 的比例較高[7-8]。本研究結果顯示,CIN 組患者可溶性Klotho 蛋白水平明顯低于非CIN 組,可溶性Klotho 蛋白與Scr、eGFR 具有相關性。血清可溶性Klotho 蛋白水平的降低可明顯增加了PCI 術后CIN的發生風險[9],本研究也證實了血清可溶性Klotho 蛋白是發生PCI 術后CIN 的危險因素。
臨床評價腎功能的最常見指標為血肌酐,但其靈敏度不佳,在少量患者PCI 術冠脈造影2 d 內無明顯變化,無法早期診斷腎損傷,出現漏診現象[10-11]。CIN是急性腎損傷的常見類型。關于CIN 的發病機制目前尚無統一定論,臨床研究認為是多因素參與的結果,包括腎血流動力學改變、腎小球濾過、直接細胞毒作用、腎髓質缺血缺氧及自由基損傷等[12-15]。對比劑進入腎小管后減慢血液的流動,腎小管局部缺氧,出現損傷;對比劑從腎小管濾過時出現堵塞,進一步損傷腎小管;另外對比劑具有水溶性,直接對腎小管產生細胞毒,引起腎髓質缺血缺氧,這些共同作用導致出現CIN[16-18]。
Klotho 基因含有549 個氨基酸,結構為5 個外顯子和4 個內含子。Klotho 蛋白是由一種Klotho 基因編碼的單向跨膜蛋白,集中表達于人腎小管上皮細胞,還可表達于腦脈絡叢上皮組織及集合管等位置,廣泛分布于人血液、尿液及腦脊液內[19-20]。根據表達產物的不同,Klotho 蛋白分為分泌型和膜型兩種,其中分泌型可作為體液調節因子參與體內多項生理活動。膜型Klotho 蛋白細胞外部分被分泌酶裂解和剝離形成的蛋白片段與分泌型Klotho 蛋白合稱為可溶性Klotho蛋白[21-22]。可溶性Klotho 蛋白具有抗凋亡、抗氧化及抗炎等作用。研究顯示[23-25],Klotho 蛋白通過上調熱休克蛋白,提高了抗凋亡蛋白穩定性,并有效抑制機體的氧化應激,抑制了胞內信號傳導,一定程度地阻止早期炎癥細胞的活化及釋放。Klotho 蛋白在機體出現早期腎損傷時在血漿濃度較高,當腎損傷進行修復后水平降低,可作為反映腎損傷的理想標志物。Spichtig等[26]研究指出,可溶性Klotho 蛋白通過調節鈣磷代謝來抑制心血管的氧化應激。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ROC 曲線評估以Klotho 蛋白診斷CIN 的臨床效能,AUC 為0.823,當截斷點為635.7 pg/mL 時,診斷CIN的靈敏度為87.2%,特異度為74.5%。提示,采用血清可溶性Klotho 蛋白水平評估PCI 術后CIN 有著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綜上所述,血清可溶性Klotho 蛋白水平與血清Scr 水平及eGFR 具有相關性,是發生CIN 的危險因素,可用于診斷PCI 術后CIN,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