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佳,陳錦裕,趙 亮
(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18)
柴油機配套多種電磁閥,近年因電磁閥老化、漏氣等原因,柴油機多次出現無法運行的情況。
目前,國內對核電廠[1]柴油機電磁閥故障研究的論文較少。寧德核電鄧信浩等[2]主要對18PA6B 型應急柴油機頂桿碎裂原因進行研究,海南核電劉康等[3]主要對核電廠柴油機中冷器螺栓斷裂的原因進行分析,中核遼寧核電劉躍[4]主要對核電廠柴油機的繼電保護進行研究,遼寧紅沿河核電肖志慧等[5]主要對柴油機振動故障進行研究,南京航空大學胡樂等主要對柴油機冷風機結構進行優化研究,中國核電工程公司侯繼夫等[6]主要對柴油機高壓油泵安全閥噴油故障進行研究,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姜燕成[7-8]主要對柴油機與潤滑油泵壓力低進行研究。國外學者Lim[9]主要對柴油機的啟動時間延遲造成的風險進行分析,Mochizuki[10]對熱管對柴油機的影響進行研究。
本文介紹柴油機基本原理,分析柴油發電機故障原因,總結現場故障處理經驗。為后續柴油機的預防性維修提供建議,提供后續缺陷處理的方向。對柴油機備用電磁閥的安裝方式提出優化,有效提高電磁閥備用閥的安全可靠性。
渦輪增壓器是利用柴油機排出的高能廢氣來驅動渦輪,通過渦輪壓縮進氣,增加柴油機的進氣量,從而提高柴油機的有效功率。福清核電柴油機渦輪增壓系統由A1、A2、B1、B2 和B3 等5 組增壓機組成,其是否投運取決于柴油機的功率。渦輪增壓機組裝備有一組進氣控制閥,用以控制相應渦輪增壓器的運行和停止。蓄能器控制進排氣閥,二位五通電磁閥組(350UC)控制蓄能器,電磁閥接受來自ECS 的調速控制命令,如圖1 所示。

圖1 渦輪增壓器控制原理
如果B2 電磁閥得電后不能正常工作,將導致B2 渦輪增壓器不能正常投運。渦輪增壓器的投運受350UC 電磁閥組控制,該閥組由5 個平行布置在連接孔板上的二位五通電磁閥組成,每個二位五通閥由電磁驅動的先導閥和氣壓驅動的主閥組成。閥體內包含一控制閥桿,控制活塞,如圖2 所示。電磁閥在不通電情況下處于自然位置,此時閥體控制閥桿,使壓縮空氣從閥組入口1 經接口2 流入蓄能器的下游管線,蓄能器的上游管線從接口4 至接口5 后經閥組的消聲器R 排氣。如果電磁閥通電,先導閥被激勵,它將釋放先導空氣進入主閥。先導空氣進入主閥的控制活塞腔室并作用在活塞上,克服彈簧壓力使控制閥桿向下運動,使主閥閥瓣發生改變。從而使壓縮空氣從閥組入口1 經接口4 流入蓄能器的上游管線,蓄能器動作,使得渦輪增壓器進排氣閥打開,渦輪增壓器投入運行。同時蓄能器下游管線內的空氣得以從接頭2 至接口3 后經消聲器S 排氣。

圖2 電磁閥原理
執行柴油發電機組(B 列)低功率試驗過程中觸發ECS 500UC5 異常報警,觀察到渦輪增壓器B2 組未能正常投運。該故障不影響柴油機低功率試驗及結果評價,但可能造成B 列柴油機2LHQ001GE 無法達到滿功率運行,嚴重影響核安全設備柴油機可用性,降低核電廠的供電冗余。
ECS 500UC 綜合報警觸發,涉及調速器內部故障類型約367 條,主要包含轉速傳感器故障、測量模塊故障和執行器故障等。檢查調速器、供氣管線、蓄能器和進排氣閥,未發現異常。因此定位在350UC 電磁閥組故障。電磁閥組350UC 為德國力士樂制造,每個電磁閥上設有手動按鈕,確保電磁閥在不帶電的情況下可以手動操作。初步分析可能原因如下:
(1)電磁閥氣源壓力不足或漏氣。電磁閥閥組入口P 處壓縮空氣壓力不足或管線存在漏氣,都將影響電磁閥的功能,導致電磁閥不能切換或不能切換到位。
(2)電磁閥電子線圈損壞。電磁閥電子線圈出現短路、燒毀或絕緣下降等,電磁閥將不能正確執行調速器下發的命令,影響電磁閥主閥的正確切換,導致壓力空氣無法為下游蓄能器供氣,造成渦輪增壓器進排氣閥不能打開,影響渦輪增壓器投運。
(3)電磁閥先導閥卡澀。電磁閥先導閥閥桿卡阻、排氣孔堵塞、彈簧變形等將導致電磁閥得電后,先導氣體無法進入主閥推動閥桿完成切換動作,影響電磁閥正常切換。
(4)電磁閥主閥閥桿卡澀。異物進入電磁閥的主閥閥桿,導致閥桿卡澀或者受環境等因素影響發生形變,造成電磁閥不能正常切換。
(5)電磁閥主閥密封圈老化。電磁閥密封圈由于發生降解反應或結構化反應,導致密封圈發生硬化、發脆和龜裂而失去密封功能。先導氣體進入活塞腔室,通過開裂的密封環縫隙直接從主閥排氣旁路泄漏,無法推動主閥閥桿完成切換動作。
拆檢故障B2 電磁閥,目視發現電磁閥只有一個故障點,位于活塞上的非金屬密封圈,有明顯的老化破損跡象(圖3)。正是由于密封圈失效,導致電磁閥不能動作,最終使B2 渦輪增壓器未投運。

圖3 電磁閥現場拆解照片
更換合格備件,檢查驗證電磁閥組動作正常,漏氣現象消失,定期試驗驗證渦輪增壓器投運正常。經過現場檢查及分析,造成電磁閥故障的主要原因如下:
(1)設備安裝位置不便維修。由于350UC 安裝位置較高,空間狹小,環境溫度高(旁邊的預熱水管段長期處于60 ℃以上),柴油機本體振動較大,加速了設備老化。
(2)電磁閥組有5 個二位五通電磁閥組成,但只有前4 個實際使用,第五個電磁閥A、B 出口都被堵頭封住,也無電源進線。雖然安裝在閥組上,卻沒有實現任何功能。這就容易造成其他電磁閥發生老化故障時,備用電磁閥也可能同時故障,不能起到備用功能。
(3)基于當前電磁閥架構,備用電磁閥不具備在線投用改造可行性。因為電磁閥組共用一個入口氣源P,電磁閥的接口A、B 在電磁閥得電、失電時均會分別承擔對空排氣功能。備用電磁閥強行介入將導致接口功能發生紊亂,反而影響正常電磁閥的工作。
電磁閥在整個壽期內失效率[3]的變化曲線形如“浴盆”(圖4),在壽期的初期較高,中期則相對較低,末期又快速上升。電磁閥的維修時點,如果選在其壽期中期,不但浪費資源,而且可能降低其可靠性;如果選在其壽期末期,電磁閥失效的概率大大增加,可能影響系統安全。因此,選擇電磁閥的維修時點既不能超前,也不能落后,應當適當保守,選擇其壽期中期與末期的臨界點較好。尋找臨界點主要采取5 種方法:①測量線圈的絕緣電阻;②測量線圈的啟動電壓和返回電壓;③測量線圈溫度;④測量電磁閥的內部泄漏量;⑤電磁閥控制介質的流量試驗。目前,制定電磁閥維修周期通常采用2 種方法。

圖4 電磁閥故障率“浴盆”曲線
(1)在電磁閥的壽期接近臨界點A 時,可以進行一些預防性檢查,比較當前一些參數與可以接受的初始參數值是否存在微小差別。這些差別可能預示電磁閥的失效率將要快速上升,應立即啟動電磁閥的首次維修活動。
(2)確定1 個時間周期(如5 a)或者運行時間(如10 000 h),到時就對電磁閥進行翻新或更換。確定該時間周期時,必須參考核電廠的運行經驗、廠家設計要求和電磁閥實際使用情況。
針對備用電磁閥不能起到備用功能,建議將備用電磁閥和B1 電磁閥并聯使用。B1 電磁閥和備用電磁閥的A、B 接口分別接到蓄能器的同一端。另外,如果備用電磁閥和B1 電磁閥串聯使用,由于管路必須導通,串聯使用的電磁閥反而降低了可用性。如果在備用電磁閥和B1 電磁閥出口分別增加截止閥,雖然可以達到手動切換電磁閥的目的,但是手動切換備用電磁閥,依然存在柴油機不可用的可能性,而且增加的隔離閥會增大管路漏氣和故障率。
介紹核電廠應急柴油發電機基本控制流程和運行原理,根據現場故障現象,分析導致電磁閥故障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