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起超 楊三軍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100089)
網球比賽項目分為單打與雙打,單打為“獨自上場”是純粹的個人與個人之間同場競技的項目,雙打則為“并肩作戰”是兩個人的小團隊之間協同對外作戰的比賽形式。在職業網壇,網球雙打比賽和單打比賽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無論是四大網球公開賽、戴維斯杯比賽、聯合會杯比賽,還是各種級別的巡回賽、大師賽,都設有雙打項目。每名網球運動員都會根據自身更擅長的項目來規劃個人發展,但由于一些因素在職業生涯期間會做適當的調整。
職業生涯早年主攻單打的球員因個人身體情況的落差和競技水平的下滑在生涯后期選擇只參加雙打比賽是為了更好地延伸個人的職業生涯。例如,辛吉斯是國際網壇歷史上最年輕的單打大滿貫冠軍得主也是最年輕的女子單打世界第一的球員,早年在單打世界第一的寶座上坐了209周,獲得過43個單打世界冠軍。但由于身體狀態及競技水平下滑的原因2015年在生涯第三次復出后選擇只參加雙打賽事(女雙及混雙),并坦言到:“我沒有參加單打比賽的計劃,因為那意味著你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當你年紀越大,面臨的困難就會越多”。單打比賽防守區域較大、底線跑動距離長,且比賽經常伴隨著與對手的相持或對攻,擊球回合會增多,如遇到底線相持類型的球員 (一般指為保證擊球穩定性而選擇與對手拉多拍回合周旋的球員)就對個人體能及身體各方面機能的要求會更高。雙打比賽中球員自身防守區域較單打比賽小,截擊球、網前搶網居多,回合相對較少,在與搭檔配合較理想的情況下,比賽中的每一回合和搭檔分配各自的防守區域以更好地分散對球的回擊,防守區域均小于單打場地面積。辛吉斯認為,自己在雙打比賽中完全還具備取得好成績的能力:“我覺得我更有機會在雙打賽場贏得冠軍,而不是在單打前兩輪出局。從身體方面來說,我覺得自己已經不太能堅持下去了。當你的年齡增長,你的身體條件也會發生變化”。很顯然,因為年齡和心態的原因使她不能夠再保持更好的身體狀態去面對高強度的單打比賽。但退役后又復出的她期待能在生涯的后期還能有好的成績——贏得更多的雙打賽事,尤其是獲得雙打大滿貫。“我現在非常享受網球,我在全世界旅行,游覽不同的城市,現在與過去年輕的時候爭奪世界第一和大滿貫的感覺完全不同”。可見辛吉斯此次復出的意義也在于享受職業生涯帶來的另一種心境與體驗,三年來最終拿到了10個大滿貫雙打冠軍,其中包括4個雙打冠軍和6個混雙冠軍(見表1)可謂是成績頗豐,之后的辛吉斯以女雙排名世界第一的身份在2017年WTA年終總決賽后光榮退役。由此看來,辛吉斯根據自身的競技水平和身體情況對自己職業生涯末年做了完美的選擇,那就是只選擇主攻雙打這一項目才得以光鮮地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

表1 辛吉斯第三次復出后的主要成績
職業生涯早期主攻單打的球員在重大傷病復出后,暫時選擇參加雙打項目比賽只是為了過渡,即選擇對身體受損程度更少代價的比賽來恢復個人的競技狀態和適應比賽強度為日后重返單打賽場做鋪墊。穆雷在2017年溫網八強賽失利后因髖部受傷導致該賽季報銷,到了2018賽季復出只打了12場單打比賽(見表2)依然深受髖部傷勢的影響導致他的發球和移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此看來,急于復出單打賽場的他沒有得到好的效應和效果,反而因為高強度的比賽傷勢加重導致手感和戰績不佳、自信心也得到了受損,于是選擇提前結束該賽季余下比賽進行休養與治療。

表2 穆雷2018賽季復出后的單打戰況(賽事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
到了2019賽季始穆雷進行了髖關節手術,半年后他決定先復出于雙打的賽場。據ATP官方資料顯示穆雷職業生涯多主攻于單打賽場,但這次復出的穆雷因為考慮到自身身體狀況還不能應付單打比賽的強度,所以穆雷在復出后先是參加了5站巡回賽的11場雙打比賽。但雙打對于穆雷而言只是檢驗自己的一種方式,可以讓其先找到發球、接發球、底線斜線相持或是截擊的感覺,對于防守反擊類型打法的他還需要參加更多的比賽、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恢復傷愈的身體狀態與找回手感。“回歸單打是我最終的目標,六到八周前我和團隊討論了我復出后的最佳方式,我們都覺得雙打是一個不錯的檢驗自己狀態的選擇,看看我的感受到底如何”。上一次的復出給了穆雷以經驗與教訓,這次的選擇也正是他在低谷時期的轉折點,剛復出就拿到了女王杯雙打冠軍,獲得了自信心的同時也找到了一些狀態和比賽感覺。又經過20場單打比賽后(見表3)在安特衛普公開賽上奪得該站單打冠軍,同時也打破了個人31個月的單打冠軍荒。值得注意的是在期間的溫網當時的穆雷竟然也只選擇參加雙打比賽,據ATP官網參賽記錄顯示這是穆雷14年職業生涯以來第2次參加溫網的雙打比賽,第1次還要追溯在2005年其職業涯的初期。對于穆雷而言溫網是他最重要的賽事,其曾本土作戰獲得過兩屆賽事單打冠軍,但是作為四大滿貫賽事與其他巡回賽事不同的是其賽制為五盤三勝制,不管對身體和心理而言對當時他的身體而言是有更高的要求。穆雷參加溫網雙打這一謹慎的選擇表明處于這一時期的他對參加賽事項目的規劃做了明顯的調整(見表3)即增加了雙打比賽的參賽比重。

表3 穆雷2019賽季手術復出后戰果(賽事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
由于對傷病的復發有所顧忌,所以隨著運動員對個人傷病的理解(也有可能是其心理陰影)使運動員難以在復出后短時間內用飽滿的心態來直接付諸于強度較大的單打賽場,而參加雙打比賽更多得是為了恢復個人的競技狀態使之后還能繼續力行自己對職業生涯的設想。
(1)世界的網球團體賽。
網球是高度職業化的運動,活躍在世界巡回賽上的大多數球員都在為個人的積分排名、榮譽和獎金而參賽。“戴維斯杯”和“聯合會杯”分別是國際網球協會(ITF)每年度組織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世界最重要的男子和女子的網球團體賽事,象征著國家網球項目的整體實力,但這兩項賽事設置的職業積分在很長時間以來卻很慘淡。盡管如此,ATP或WTA世界單打積分排名靠前的球員(雙打排名卻不在世界頂尖行列的球員)還是會在參加單打比賽的同時也會選擇在雙打比賽上與本國同胞搭檔:2014年和2015年,當時單打世界排名分別為第四的穆雷和第三費德勒在晉級賽中各自雙線作戰分別幫助英國、瑞士捧得戴維斯杯;“聯合會杯”方面,2019年女子單打年終世界第一巴蒂參加了雙打比賽,帶領澳大利亞隊奪得該年的亞軍。
(2)奧運會網球單項賽。
與世界最重要的網球團體賽一樣,奧運會的網球單項比賽也沒有設置相應的職業積分,但世界排名靠前的單打好手也不曾缺席過。正如當時世界第一的費德勒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與同胞瓦林卡3屆大滿貫單打冠軍)獲得了男雙冠軍;2016年前者又在里約奧運會網球比賽上“三線作戰”參加了包括單打、雙打、混合雙打所有項目的比賽。而辛吉斯在里約奧運會上參加了女雙的比賽和費德勒又搭檔參加了混雙的比賽。
(1)我國早年“雙打帶動單打”網球發展策略帶來的影響。
在雅典奧運備戰周期,我國網球管理中心制定了“以女子網球為重點,以女子雙打為突破口”的戰略方針,在此基礎上我國女網選手屢創佳績。李婷、孫甜甜獲得雅典奧運會女雙冠軍;鄭潔、晏紫獲得2006年澳網和溫網的女雙冠軍。在北京奧運會備戰周期,網管中心將戰略方針調整為“強化能力領先,以雙打帶動單打,以單打促進雙打,做強單打,做優雙打”。此后,球員們選擇更多地參加雙打項目的比賽,我國女子球員在國際賽場上還不乏尋找非本土的搭檔參加雙打比賽,對傳統的訓練方法、思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借鑒搭檔經驗的同時又獲得了一些好成績(見表4)。使之后我國網球項目的發展更加全面,因為不局限于一個項目的參與,為今后的世界團體賽做了很好的鋪墊。

表4 我國金花與非本土搭檔獲得的重要冠軍
(2)印度職業網球“以雙打為主”的定位與思想。
不論男子還是女子,雙打一直以來都是印度職業網球的定位。印度的雙打成績不僅在亞洲處于領先位置,甚至在世界都有一席。截至2015賽季結束,印度選手已經奪得過29個大滿貫冠軍,其中男雙9個,女雙2個,混雙18個。布帕蒂、佩斯和波帕納總共贏得了32個ATP大師賽雙打冠軍,米爾扎目前則是女雙世界頭號選手。
對于職業球員來講每個賽季不停地奔波于世界各地參加緊密的賽程(個別球員同時還面對在網壇生存的壓力)不管是從生理體能而言還是對精力的消耗都是一種極大的挑戰。但是一些世界排名靠前的主攻單打的職業球員為了捍衛國家的榮譽面對對個人積分排名沒有過多幫助的賽事在代表國家參賽時經常也會選擇參加雙打比賽,有的職業球員卻是在一定思想或戰略的牽引下而選擇參加雙打的比賽;個別因傷病或退役后又復出的以往經常參加單打的球員選擇參加雙打比賽是用來檢驗、恢復自身對比賽的狀態和感覺,在于對自己進行合理的評估以更好地追求高質量參賽的因素從而延長個人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