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鴻宇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 100083)
網球,誕生于法國,是一項的貴族的球類運動,由手掌擊球運動演變而來,在16世紀初被法國國王路易斯規定是宮中的特權游戲。如今,隨著網球這項運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網球職業運動員這個事業,所以對網球的研究也亟不可待。人們對網球這項運動在技術方面的理解也愈加深刻。比如,發球時手臂充分打直的高度和手臂在擊球時的鞭打速度。截擊技術的轉體的幅度、引拍的大小以及拍面打開的角度。發球中的技戰術設計,例如,在選擇發球落點時發外角球效果會比較好。另外,具有殺傷力的正手擊球與雙手拉拍、下肢轉體、腿部及髖部的蹬轉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這些方面的差距就是造成一般球員與優秀球員之間有很大的區別的原因。與其他持拍隔網對抗性項目一樣,網球的競賽過程分為三個競技單元。即:發球單元、接發球單元、相持單元;事實上,57%的得分出現在比賽的前兩個階段;速度、力量和攻防節奏是網球技戰術的發展方向。大部分網球單打運動員競爭的關鍵是在后場,誰能把握住后場的主動權,誰就能主導整場比賽,從而贏得比賽。另外,運動員在中場的表現突出,得分率較高,在前場的發揮因人而異。
本文通過對頂尖球員德約科維奇的制勝分手段進行研究,總結他在制勝分時所運用的技戰術情況,試分析頂尖男子選手在制勝分時采用技戰術的規律。為世界高水平男子網球運動員在針對機會球出現時制勝手段的訓練提供數據參考,進行高效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期為他們的訓練和比賽給予一定的幫助。
(1)制勝分:又稱制勝球,網球比賽中使用力量或精確的角度擊球,迫使對手不防守,或防守球拍不能接觸球;
(2)前場球:來球的落點在發球線之前的球稱為前場球(發球線之前即稱為前場),本研究所指前場皆為球落在發球線之前的區域(如圖1);
圖1 場地劃分圖
(3)后場球:來球的落點在發球線之后的球稱為前場球(發球線之后即稱為后場),本研究所指前場皆為球落在發球線之前的區域(如圖1)。
本論文以德約科維奇201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中制勝分技術手段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細致而深入的研究。
(1)數據收集。
通過www.iqiyi.com反復觀看201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德約科維奇及其對手的每場比賽,并對德約科維奇及其對手產生制勝分最后一個回合的正手、正手(發)、反手、角度(斜線/直線)、位置(前場/后場)技術指標進行統計。本文的數據指標統計方法:本文將正手記為“F”,反手記為“B”,直線記為“S”,斜線記為“D”,前場記為“FC”,后場記為“BC”,如表1所示。
表1 數據統計表
本數據為本人觀看兩次錄像視頻進行記錄,再由同學觀看兩次進行校對,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2)數據分析。
根據本論文研究對象需要,將德約科維奇201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統計數據進行統計分類和整理,并運用數據處理軟件Excel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以期發現德約科維奇和其對手產生制勝分手段的區別,為本文章提供數據上的參考并作為其研究依據。
表2 對手的基本情況及最終比分
表3 德約科維奇及對手制勝分技術手段數量
表4 德約科維奇產生制勝分時的線路和站位
表5 對手在德約科維奇產生制勝分的前一拍所采用的線路和站位
(1)德約科維奇產生制勝分回合的技術、線路和站位的分析。
根據圖2,可以得出結論,德約科維奇在打制勝分時選擇正手技術的概率為66.46%,而在產生制勝分的前一拍,攻擊對手的反手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反手出現質量不高的球的概率會很高,這有利于德約科維奇去到前場展開進攻。德約科維奇在線路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傾向性,他更傾向于直線線路,使用概率為55.70%,直線的距離更短,節奏更快給對手的跑動時間較少。
在德約科維奇產生致勝分的前一拍對手的回球來看,對手大多數都是斜線的回球,概率為61.39%,這就可以解釋德約科維奇選擇直線的原因,打直線可以使對手的跑動距離達到最大,給出有效回球的概率降到最低。德約科維奇的致勝分大多數都是在前場完成的,在前場的比例是63.92%,這與他前一拍的回球質量高有關,前一拍的高質量擊球使他可以充分的利用場地的優勢,找到機會上前壓制對手。
圖2 德約科維奇產生制勝分回合的技術、線路和站位的百分比
(2)德約科維奇在產生制勝分時所采用的技術、線路和站位的分析。
圖3中的正斜后是指站在后場用正手打斜線;正直后是指站在后場用正手打直線;正斜前是指站在前場用正手打斜線;正直前是指站在前場用正手打直線;反斜后是指站在后場用反手打斜線;反直后是指站在后場用反手打直線;反斜前是指站在前場用反手打斜線;反直前是指站在前場用反手打直線。如圖3所示,德約科維奇產生制勝分時出現最多的一種狀況是站在前場使用正手進攻斜線或者直線,產生這兩種情況的概率分別為:22.15%和19.62%。其中站在前場用正手進攻斜線的次數最多,第二是站在前場用正手進攻直線。第三種出現最多的情況是德約科維奇站在前場用反手打直線,第四種情況是站在后場用正手打直線和斜線,這兩種情況的差異性不大,但通過他能站在后場進行致命的進攻打出制勝分,能看出德約科維奇扎實的底線功底。
圖3 德約科維奇在產生制勝分時所采用的技術、線路和站位的百分比
在后場,反手產生制勝分是出現最少的一種情況,反手的進攻性相對于正手來說較低,德約科維奇最少產生制勝分的情況就是站在后場用反手打斜線,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是2.53%,這與對手正好相反,德約科維奇在打制勝分時對手的回球最多的一種情況是站在后場用反手打斜線,這說明,“反斜后”是最難打的,德約科維奇盡可能的讓對手打這種球,他才能盡可能少的打這種球。總體上看,德約科維奇使用最多的進攻戰術是對手使用最少的,而德約科維奇使用最少的進攻戰術是對手使用最多的,說明德約科維奇在賽場是處于控制局面的地位,他自己使用最簡單的技術進行進攻,讓對手用最難的技術進行擊球,迫使對手出現失誤,從而展開自己的進攻控制住場上的狀態和節奏。
(1)德約在比賽時,產生制勝分的技術手段運用的概率為正手多于反手,線路是直線多于斜線,站位是前場打出制勝分多于后場;
(2)德約在比賽時,產生制勝分的形式的概率最多的是使用正手在前場打出斜線制勝,最少的是使用反手在后場打斜線制勝;
(3)對手回球以及德約產生制勝分的最后一個回合的特征所出現次數最高的情況分別是反直后——正斜前,可以得出這是德約形成制勝分最常用的手段。
(1)世界高水平男子網球單打運動員在平時訓練時應注意全面的技術訓練,各個技術都應該具有一定的攻擊能力;
(2)直線相對于斜線來說,距離短,給對手的跑動時間更少,但是難度也相對更大,所以在平時訓練時應該多加強直線制勝分的能力;
(3)世界高水平男子網球單打運動員在訓練中還要加強球質的訓練,從而使對手盡量站在后場擊球,為自己創造機會,形成站位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