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琛 張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311)
截至2018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26579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1%。其中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制造的增加值為3399億元,占全部體育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3.7%。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接連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其中重點提出要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全民健身計劃”、“三億人上冰雪”等計劃的實施也使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來,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其中一項重要表現是各類體育用品專營店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但目前,大型體育用品專營店的選址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大型體育用品專營店在一、二線城市大多落戶于大型商場或者人流密集的成熟商圈附近。這雖然有助于提高人流量,樹立良好形象,但是不得不面對地租水平高、停車位緊張和營業額不一定達到預期的情況。隨著眾多國內外體育運動品牌逐步向三、四線城市發展,各品牌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對于大型體育用品專營店而言,因為其投資數額大、周期長,選址失誤會導致經營低迷或造成極大損失。所以其選址對于專營店能否成功經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體育用品專營店的選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體育用品專營店是指專門從事體育運動用品經營銷售的零售店。體育用品專營店能夠在消費者與企業間架起橋梁,使消費者有更好的購物體驗和售后服務,也使企業及時準確的了解消費者需求,進而提升自身產品競爭力。體育用品專營店的選址問題屬于商業設施這類使用土地面積規模比較小的相對具體的網點和場所的選址問題。商業設施的選址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范疇,其研究會涉及到社會、經濟、管理、工程等多個不同的學科。同時,本文以迪卡儂體育用品專營店作為調查對象。迪卡儂因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方式以及數量繁多的主題活動吸引了大量客源,使其取得成功。
(1)文獻資料法。
以體育用品專營店和選址評價等為主題在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和萬方數據庫以及校圖書館檢索期刊論文,并進行閱讀和整理,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2)專家訪談法。
對管理學、體育學相關專家學者及迪卡儂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訪談。
(3)問卷調查法。
依據本研究的需要,對影響體育用品專營店選址評價的因素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78份,剔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71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1.03%。
結合商業零售店和體育服務設施選址評價的影響因素,通過實地考察結合問卷調查得出對體育用品專營店選址評價有較大影響的因素。經過整理可分為四類:區位因素、交通因素、環境因素和體育因素。
(1)區位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代表一個區域內常住人口的居民收入水平。因此居民收入水平可以使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進行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表示居民收入水平越高。但是一般情況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多以某個縣區市作為一個單位進行統計,所以其范圍較大。考慮到體育用品專營店實際覆蓋到的范圍并不很大,因此考慮使用門店周邊的房屋價格作為依據。房屋均價較高區域的人口,他們通常收入水平高,同樣具備較高的消費能力。
商業環境。本文涉及的商業環境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有關城市方面,要判斷門店所在區域是城市的市級商業中心或是區級商業中心還是區級商業副中心。第二是有關商業圈級別方面,要判斷門店選址的位置和城市核心商業圈,城市次級商業圈和城市邊緣商業圈的關系。第三要判斷門店選址位置的附近有沒有大型商業項目與之為鄰,能不能受益于附近其他商業項目所聚集的人流。商業環境優越的位置,會對門店的發展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人口分布。人口的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空間內存在的形式和分布特征,即包括地區總人口的分布,也包括某些特定人口的分布,還有特定人口分布形成的過程和構成等。體育用品專營店的目標客戶群體多為20-45歲的青壯年人群,基于這一特點,門店附近的人口分布尤為重要。
(2)交通因素。
可視性。可視性就是來到門店的消費者能不能清楚的看到門店的招牌,能不能清楚看到門店的主入口。有的門店主入口設在靠近道路且空曠的廣場,而有的門店設在購物綜合體內部。尤其對于位于大型商業綜合體內的專營店來說,可視性顯得非常重要。
路網可達性。路網可達性指的是在一定形式下的道路網絡,它的網絡布局,通行方式和土地的使用情況等因素的影響下道路的通達程度。周邊道路的通達程度和消費者的流向有著強烈的聯系。
(3)環境因素。
周邊用地情況。周邊用地情況與門店外部環境關系密切。因此要明晰周邊用地情況。第一,要對周邊地塊規劃的屬性進行充分了解;第二,要明確周邊的土地是不是已經從國土資源局轉讓到個人或企業中。還有已經建設完成的項目工程的運營狀況如何等;第三,要清楚了解周邊項目的正式投入運營或開工建設的具體時間等。對未來一定時期內周邊發展狀況有明確的判斷對門店發展十分有益。
首先,依據體育用品專營店選址評價因素構建層次結構模型(圖1)。設X層是目標層,Y層是第一級指標層,Z層是第二級指標層。即區位因素Y1,交通因素Y2,環境因素Y3,體育因素Y4;居民收入 Z11,商業環境 Z12,人口分布 Z13,可視性 Z21,路網可達性Z22,周邊用地情況Z31,停車場Z32,體育設施Z41,體育人口Z42,體育賽事Z43。
圖1 層次結構模型
其次,需要構建用于層次分析的判斷矩陣,因此采用1-9標度法,隨后進行專家打分。
采用1-9標度法進行成對比較時,以數字1,2,…9與其倒數1,1/2,…1/9作為衡量分數,其代表的含義如下(表1)所示。
表1 成對比較分值含義表
采用專家打分法得到結果如下所示:
以Y層為例,其4個要素兩兩相比較得出判斷矩陣(表2)。
表2 Y指標層的比較判斷矩陣
經計算得,因此Y層指標判斷矩陣達到一致性檢驗要求 (表3)。
表3 Y指標層各指標的權重和一致性檢驗結果
同理可得到剩余各指標的權重和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結果。經計算區位因素、交通因素、環境因素、體育因素下的判斷矩陣均通過一致性檢驗,并得出各項指標的權重。
最后,通過計算第一級指標和第二級指標的權重向量的乘積就可以得出各個影響因素對于目標層的組合權重,且得到每一個影響因素的相對重要程度排序(表4),這樣就能夠清晰把握體育用品專營店選址過程中要著重考慮的因素,避免因選址失誤造成的損失。
表4 選址評價指標排序表
從體育用品專營店選址出發,通過對選址評價影響因素的調查與研究,總結歸納出適用于評價體育用品專營店選址的10個具有較大影響的因素。又經過對選址評價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得出選址評價指標相對重要程度排序,依據重要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停車場、體育人口、周邊用地情況、人口分布、路網可達性、體育設施、居民收入、體育賽事、商業環境、可視性。得到指標相對重要程度排序為體育用品專營店選址提供了科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