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佳妮,汪天林,趙水愛,范禮云,劉 蕾
(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 杭州 310052)
病毒感染是導致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常見病毒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Flu )A、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V)等。采用膠體金等方法進行病毒抗原檢測,操作方便、耗時短,可用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診斷,在臨床被廣泛使用[1-2]。用于病毒檢測的上呼吸道樣本主要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鼻咽吸取物;下呼吸道樣本主要包括痰液、氣管吸出物、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等。由于患兒下呼吸道樣本的獲取存在一定困難,尤其是門診或輕癥患兒,并不適合收集其下呼吸道樣本,臨床上常采集此類患兒上呼吸道樣本進行檢測[3-4]。
口咽拭子采樣時能夠直視,大多采集者習慣于采集口咽拭子樣本。秦笙等[5]發現,診斷RSV感染時,鼻咽拭子病毒培養陽性率和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均高于口咽拭子。但膠體金免疫分析法對鼻咽拭子、口咽拭子樣本病毒抗原檢出率的具體影響未見相關報道。本研究采用膠體金法快速檢測同時采集于同一患兒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樣本中FluA、FluB、RSV和ADV抗原,比較2種樣本病毒抗原陽性檢出率,為臨床選擇樣本類型提供參考。
選取2020年1月1—20日就診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發熱和呼吸道門診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99例,其中男117例、女82例,年齡(68±35)個月,所有患兒均無口腔、鼻腔活動性出血。本研究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由經過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者采集樣本。(1)口咽拭子樣本采集。采集者左手持無菌壓舌板壓住患兒舌頭,右手將無菌拭子棒從口腔插入,以咽后壁、顎扁桃體的充血部位為中心,摩擦3次,采集黏膜上皮細胞,盡量避免碰到唾液。(2)鼻咽拭子樣本采集。采集者左手托住患兒下巴,右手將無菌拭子棒插入患兒鼻腔,拭子朝向外耳方向,感覺有阻力后轉動拭子并取出。采集成功后將拭子棒浸入裝有樣本保護液的采集管中,密閉后送檢。
采集同一患兒口咽拭子樣本(A管)和鼻咽拭子樣本(B管),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確定不同患兒采集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樣本的先后順序。樣本采集后置于試劑盒配套的病毒保護液中立即送檢,30 min內報告檢驗結果。為避免檢驗人員主觀因素對結果判定的影響,檢驗人員不知A管和B管的樣本來源。
采用膠體金免疫分析法檢測送檢樣本中的病毒抗原,包括FluA、FluB、ADV(1~8、11、19、37、55共12個血清型)、RSV(A、B 2個亞型)抗原,試劑盒購自杭州創新生物檢控技術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配對四格表資料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算2種樣本檢驗結果相關性的Pearson列聯系數。Pearson列聯系數為0~1,愈近于0,說明幾乎沒有關系;愈近于1,說明2種樣本的檢測結果相關關系愈密切。
同一患兒口咽拭子與鼻咽拭子樣本膠體金免疫分析法病毒抗原檢測結果顯示,鼻咽拭子FluA、FluB、RSV、ADV和4種病毒總檢出率高于口咽拭子(P<0.05);RSV和ADV 2種樣本病毒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病毒陽性檢出率比較 %
2種樣本的抗原檢測結果存在相關性,FluA、FluB、RSV、ADV和4種病毒合計Pearson列聯系數分別為0.545(χ2=84.06,P<0.01)、0.576(χ2=98.90,P<0.01)、0.607(χ2=115.88,P<0.01)、0.369(χ2=31.42,P<0.01)和0.458(χ2=52.77,P<0.01)。列聯系數不高主要是因為存在較多鼻咽拭子陽性而口咽拭子陰性結果。ADV的列聯系數最低,相關程度不如其他病毒,是因為除6例患兒鼻咽拭子陽性口咽拭子陰性外,鼻咽拭子陰性口咽拭子陽性患兒有5例。如以鼻咽拭子病毒抗原檢測結果為依據,口咽拭子FluA、FluB、ADV、RSV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59.7%和97.1%、61.9%和99.4%、45.5%和97.3%、75.0%和99.5%。口咽拭子與鼻咽拭子病毒抗原檢測相關性結果見表2。

表2 口咽拭子與鼻咽拭子病毒檢測結果相關性
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疾病,要做到精準治療,病原學診斷非常重要。采用膠體金法檢測呼吸道分泌物樣本中的常見上呼吸道病毒抗原,耗時僅30 min,尤其適用于門、急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通過膠體金法檢測了34 961例門、急診呼吸道感染患兒FluA、FluB、RSV和ADV抗原,4種病毒的陽性率為39.8%。膠體金法臨床準確性較高,有學者發現,以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結果為標準,膠體金法檢測FluA的敏感性為84.1%、特異性為95%;檢測FluB的敏感性為85.7%、特異性98.7%[6]。楊慧等[2]發現,在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檢測中,膠體金法與熒光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結果的一致性較好,同時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臨床上檢測病毒抗原時常采集咽拭子樣本,選擇口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樣本常根據采樣人員的個人習慣,隨意性較大。本研究同時采集同一患兒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樣本,采用膠體金法檢測FluA、FluB、ADV、RSV抗原,2種樣本的檢測結果雖存在相關關系,但相關程度不高,主要是因為存在較多(40個)鼻咽拭子陽性,而口咽拭子陰性結果。因此,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樣本并非可以相互取代,建議臨床對高度疑似病例采用2根拭子依次采集其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樣本,置于同一病毒保護液中送檢,以提高檢出率。有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呼吸道病毒的主要感染復制部位為后鼻咽部纖毛柱狀上皮細胞,其次為前鼻孔和口咽部纖毛上皮細胞[7],不同病毒的復制部位特性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中,鼻咽拭子4種病毒合計陽性率較口咽拭子高14.7%。其中,FluA、FluB鼻咽拭子陽性率分別較口咽拭子高10.6%、3.6%。本研究FluA、FluB檢出率較高,可能與流行性感冒流行季有關。RSV、ADV鼻咽拭子的檢出率雖高于口咽拭子,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和陽性例數過少有關,需在RSV、ADV流行時期積累資料做進一步評估。
在歐美地區,鼻咽拭子檢測法在臨床實踐中被認為是診斷呼吸道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8]。有學者發現,中鼻甲拭子與鼻咽拭子相比,通過實時逆轉錄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測得的RSV病毒載量相似[9],證實了通過鼻腔采樣檢測病毒的可靠性。結合本研究結果,在兒童中取單個咽拭子樣本檢測呼吸道病毒時,應選擇采集鼻咽拭子,不建議采集口咽拭子,由于少數病例鼻咽拭子陰性而口咽拭子陽性,建議對于特殊病例用2根拭子分別采集其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樣本混合于樣本保護液后送檢,以提高病毒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