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麗 吳偉偉 李 瑾 張喜維
1.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血管外科,北京 101149;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護理部,北京 101149
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人們為了生存及適應生存環境而每天反復進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動[1]。臨床上ADL 能力常采用Barthel指數進行評定,該量表分為進食、洗澡、修飾、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和上下樓梯10 項,總分100 分[2],它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評定方法,能完成患者疾病的預測、分析,為患者制訂相應的護理、照顧提供依據和參考。品管圈是指為了解決某一問題而自發組成的一個小團體,通過現場管理及全員參與的方式,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運用科學的統計工具及品管手法,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的活動[3]。品管圈活動可以調動護理人員自主進行質量管理的積極性,推動先進質量管理工具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為形成質量管理的長效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4]。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著護士對患者ADL 評估結果的準確率較低這一現象,為了提高ADL評估準確率,2018 年5 月—2019 年4 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開展了品管圈活動并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5 月—2019 年4 月我院外科病房收治的615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改善前292 例,改善后323 例。改善前,男145 例;女147 例,年齡35~67 歲,平均(43.5±4.2)歲。改善后,男151 例,女172 例;年齡36~68 歲,平均(44.2±5.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1 成立品管圈小組 采用自愿原則入選本活動,選定副主任護師作為圈長,負責整個活動中的統籌和安全管理。1 名輔導員,圈長1 名,圈員12 名。年齡26~39 歲,平均(32.5±2.6)歲。職稱:1 名副主任護師,6 名主管護師,4 名護師,3 名護士。學歷:3 名本科,11 名大??啤?/p>
1.2.2 選擇主題 根據國家、上級相關政策及醫院實際情況、可行性、迫切性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選擇活動主題“提高ADL 評分準確率”。
1.2.3 現狀分析 對參加活動的圈員進行ADL 評估量表的培訓,并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制訂Barthel 指數檢查表,包括:進食、洗澡、修飾、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如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等10 個項目,評估分值與患者實際情況相符為準確,反之為不準確[5-6]。利用制訂的Barthel 指數檢查表對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4 月對292 例患者進行ADL 評分,合格177 例,合格率為60.62%。
1.2.4 目標設定 根據現狀分析,對292 例患者進行ADL評分,共計2920 個項目,評定過程中共有321 個項目不合格,占10.99%,具體項目見表1。前6 項合計256 例,占79.8%。根據上述現狀設定活動目標。

表1 ADL 評分現狀分析(n=292)
1.2.5 原因分析 針對ADL 評估準確率較低的問題,全體圈員從管理、方法、材料、人員等方面找原因、辨真因,繪制ADL 評估不準確魚骨圖,見圖1。發現并分析主要原因:①護士對ADL 評估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缺乏規范化的培訓;②對于ADL 評估的準確性,缺乏管理層面的質量把控;③各個科室評估ADL 所采用的Barthel 指數評定表格式不統一,缺乏一致性,使用過程中給護士帶來困擾。

圖1 日常生活活動評估不準確原因分析魚骨圖
1.2.6 對策擬定及實施 針對上述問題制訂相應的對策并進行實施。①制訂全員ADL 評估規范化培訓計劃。ADL 評估結果可作為患者病情進展的預測指標之一,為患者安全康復提供可靠依據,護理人員可根據ADL評估結果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和指導[7-8]。同時,ADL 評估的結果也是確定臨床護理級別的重要依據[9-10]。日常護理工作中,需要護士動態了解每一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變化并以此為依據及時調整護理方案,進一步提高護理效率和護理質量,使得對患者的護理更具針對性,而個性化的護理影響著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是優質護理的重要體現[11-12]。②質控環節。護士完成ADL 評估后,護士長或者圈員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向當班護士反饋,并對存在的疑問進行探討和指導,在實踐中幫助臨床護士提升評估技能。③改進并統一用于ADL 評估的Barthel 指數評定表排版格式。針對Barthel 指數評定表中格式不統一等問題,根據本院實際情況統一Barthel 指數評定表格式;同時,在表格反面打印評估細則作為指引,內容包括進行評估的前提條件、評估要點、評估時的注意事項等,方便護士參考。
①有形成果。觀察活動前、后ADL 評分準確率(當護士評出患者ADL 量表各項數值后,護士長和圈員或者責任組長根據患者情況進行重新評估,兩者評估結果一致視為準確,結果不一致視為不準確)及進步情況;②無形成果。觀察活動前、后對圈員進行調查,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自信心、團隊凝聚力、積極性、品管圈手法、和諧度,每項10 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13]。
采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改善后患者ADL 評分準確率為91.3%,顯著高于改善前的60.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品管圈活動改善后患者進食、洗澡、修飾、穿衣、小便控制、如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及上下樓梯各項目的評估準確率,均顯著高于改善前(P <0.01)。見表2。

表2 改善前后ADL 評分各項目準確率的比較[例(%)]
品管圈活動改善后,Barthel 指數檢查表評分高于改善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圖2。

圖2 品管圈活動前后雷達圖
ADL 是人們為了生存及適應生存環境而每天反復進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動,本研究應用的Barthel 指數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的功能狀態進行測量,個體得分取決于對一系列獨立行為的測量,總得分范圍在0~100 分,也就是患者ADL 評估結果,代表患者的自理能力[14-15]。針對患者不同的ADL 評估結果護理人員可制訂與之適應的護理級別和護理措施,既可大幅提升護理工作效率又可提高患者護理效益,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復[16]。因此,準確地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對滿足患者合理需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保證護理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17],是護理管理者需要重視的環節之一。品管圈是結合團隊的力量,發揮集體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一種科學管理工具[18]?!夺t療質量管理辦法》要求各級醫療機構應當熟練運用醫療質量管理工具開展醫療質量管理與自我評價。在等級醫院評審中,要求各級護理管理人員學會使用管理工具并科學化地管理醫院[19]。品管圈活動的實施能糾正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錯誤的觀念,從最初的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能充分發揮護士主觀能動性,發揮護士的主人翁精神,能建立互相督促和相互提醒機制,最終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20-21]。本研究中,品管圈活動后患者ADL評分整體準確率為91.3%,顯著高于改善前的60.6%(P <0.05);從各個項目來看,品管圈活動改善后患者進食、洗澡、修飾、穿衣、小便控制、如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及上下樓梯各項目評分準確率,顯著高于改善前(P <0.01)。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能反應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患者后續治療提供依據。品管圈活動的實施能進一步提高圈員綜合能力,能進一步工作效率和護士工作積極性,改進科室質量的管理模式[22-23]。同時,品管圈活動的實施能讓臨床護士科學地使用品管圈工具,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解決患者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找出原因、制訂計劃并實施,提升了參與者的綜合能力,集中力量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24-29]。最后,品管圈活動的實施能凝聚護理人員的品管圈思維,提高護士將品管圈運用于臨床的能力,幫助護理人員樹立責任感和服務意識,改變傳統被動護理模式,讓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