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楓
卵巢囊腺瘤為卵巢最常見腫瘤,約占卵巢良性腫瘤的30%[1]。MR 上表現囊性或囊實性腫塊,極易與附件區病變相混淆,如盆腔膿腫、單純性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癌等,為此本研究分析卵巢囊腺瘤的MR 表現及病理特點,以提高對該腫瘤的診斷水平,更好的為臨床服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19 日~2020年11月 27 日本院收治的58例病理診斷為卵巢囊腺瘤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年齡20~77 歲,平均年齡43.5 歲;雙側發生腫瘤5例;其中19個為卵巢漿液性囊腺瘤,18個 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8個為卵巢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18個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所有患者接受MR 平掃及增強檢查前均未曾手術治療。
1.2 方法 所有患者使用通用電氣公司(GE)1.5 T 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 Signa Hdi 進行平掃加增強掃描,掃描采取相控陣體表線圈,使用呼吸補償技術;患者取仰臥位,放置正線圈,進行常規SE、橫斷面T1、T2掃描、冠狀位、矢狀位、橫斷位等,掃描參數視場角(FOV):300 mm×300 mm,矩陣:256×256,層間距1 mm,橫軸位T2WI 加權成像脂肪抑制序列重復時間(TR)3000~3500 ms,回波時間(TE)80~100 ms,回波鏈長度19;T1WI 壓脂增強掃描軸位采用三維容積超快速多期動態掃描(LAVA)增強掃描:TR 4.5 ms,TE 2.1 ms,對比劑釓特酸葡胺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167),0.2 ml/kg,注射速度2.5 ml/s。
1.3 圖像與診斷分析 由兩名以上高年資的影像科醫師單獨對MR 圖像進行分析,如存在不同意見時協商后確定。①腫瘤生長情況:分析腫瘤的邊界(是否清楚)、形態(分為圓形、橢圓形及不規則形3 種)、腫瘤的內部(單房或多房、囊內套囊)、腫瘤內實性成分(是否出現壁結節)。②MR 表現:包括平掃、增強表現。腫瘤平掃信號與肌肉相比分為低信號、等信號或高信號三級。增強掃描后腫瘤信號與肌肉相近為輕度強化,高于肌肉但低于血管為中度強化,與血管相近為高度強化。
1.4 病理組織學檢查 63個腫瘤均行手術切除,制備病理切片后行蘇木精-伊紅染色法(HE 染色),然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
2.1 MR 圖像上卵巢囊腺瘤的生長特點 腫瘤最大徑線3.2~23.2 cm,平均最大徑線6.3 cm;100.0%(63/63)腫瘤邊界清楚。76.2%(48/63)呈圓形或橢圓形,23.8% (15/63)呈不規則形;55.6%(35/63)為單房,44.4%(28/63)為多房,20.6%(13/63)為囊內套囊;36.5%(23/63)出現壁結節。見表1。
2.2 卵巢囊腺瘤的MR 表現 T1WI 圖像上44個病灶呈低信號,13個病灶呈高信號,2個病灶呈等信號,4個病灶呈混雜信號;49個病灶信號均勻,14個病灶信號不均勻。T2WI 圖像上56個病灶呈高信號,7個病灶呈混雜信號;48個病灶信號均勻,15個病灶信號不均勻。63個腫瘤病灶進行了增強掃描,63個囊壁中度強化,63個囊內容物無強化,10個壁結節輕度強化,13個壁結節中度強化,28個腫瘤病灶分隔強化。見表2。
2.3 卵巢囊腺瘤病理學改變 漿液性囊腺瘤為囊性腫物,呈單房囊性,囊液多呈清晰草黃色、漿液性,偶見混濁或伴有血性,囊壁存在纖維組織增生,細胞質透明,乳頭狀生長較多,無細胞異型或核分裂;黏液性囊腺瘤,切面呈多房囊壁附著與柱狀上皮,細胞核出現增大,囊液內含有增生小血管,無乳頭狀突起,未見核分裂。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單側多見,表現為乳頭狀芽狀增生,切面呈囊實性,且實性部位帶有細密乳頭,囊性部分存在淡黃色液體,無間質浸潤,細胞層次、細胞增生活躍度增加;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顯示為單側或雙側發生,切面呈多房,由大小不等腺體、水草狀乳頭突起、囊腔等構成,上皮細胞呈現輕度至重度的不典型增生,且黏液分泌亢進或出現減少,無間質浸潤。
卵巢囊腺瘤是上皮組織來源腫瘤,是被覆內壁的腺上皮細胞增殖,逐漸形成多個大小不一的房室,導致腺瘤管腔內存在分泌物潴留(漿液、黏液、膠質等),且呈現囊狀擴張[2]。根據囊內容物不同,分成漿液性和黏液性;按生物學行為分為良性和交界性,交界性囊腺瘤有惡性傾向,但發展緩慢。文獻報道漿液性囊腺瘤最多見,交界性囊腺瘤多見于絕經后女性[3],本組病例與上述文獻有所不同,其中36個黏液性囊腺瘤,17個漿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較漿液性囊腺瘤多;<50 歲交界性囊腺瘤17例,>50 歲交界性囊腺瘤9例。
腫瘤在MR 圖像上表現為囊性或囊實性腫塊,單側多見,邊界清楚,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呈單房或多房,交界性腫瘤中多出現壁結節。良性囊腺瘤MR 上主要表現為囊性腫塊,反映腫瘤存在分泌物潴留的特點,直徑絕大多數>3 cm;漿液性囊腺瘤MR 圖像上多呈圓形,邊界清晰,囊壁呈線狀,T1WI 多呈低信號,T2WI 多呈高信號,增強掃描可見囊壁強化,病理上囊液多呈清晰草黃色、漿液性,偶見混濁或伴有血性。黏液性囊腺瘤MR 圖像上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呈多房,T1WI 多呈低信號,T2WI 多呈高信號,增強掃描腫瘤囊壁及分隔強化,囊液成分主要為黏液,T2WI上表現為明亮高信號,與皮下脂肪信號類似,部分可出現房與房之間信號不同[4]。交界性囊腺瘤MR 圖像上主要表現為囊實性腫塊;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多表現為單房常見,邊界清晰,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大者可占據整個盆腔,并可向上增大壓迫腹腔內腸道,絕大部分可見實性成分,MR 圖像上表現為壁結節,多 <7 mm,T1WI 呈等信號,T2WI 呈稍高信號,增強掃描病灶輕度或中度強化。病理上囊液淡黃色液體,亦為漿液性,T1WI 上多呈低信號,T2WI 上呈高信號。見圖1~4。左側卵巢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橫斷位T1WI 壓脂序列顯示左側附件區橢圓形略高信號,囊壁見結節狀突起(見圖1)。增強掃描橫斷位腫塊囊性部分無強化,囊內結節明顯均勻強化(見圖2)。T2WI 呈明亮高信號,囊壁結節狀突起呈略低信號(見圖3)。DWI 上腫塊呈高信號(見圖4)。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多房常見,邊界清晰,多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大者亦可延伸至腹腔,壓迫腸道,實性成分病理上為囊壁帶有細密乳頭,上皮細胞增生較為活躍,在MR 圖像上也表現為壁結節,與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表現類似。多房由多個囊組成,各囊大小不等,可出現囊內套囊征像[5],T1WI 呈低或高信號,T2WI 呈高或混雜信號,可能與各囊黏液蛋白濃度不同。

圖1 橫斷位T1WI 圖像

圖2 橫斷位增強掃描圖像

圖3 T2WI 圖像

圖4 DWI 圖像
在臨床上卵巢囊腺瘤主要需與以下病變鑒別:①卵巢單純性囊腫,一般囊腫直徑約<3 cm,囊腫直徑>3 cm 卵巢囊腫較難與囊腺瘤鑒別[6]。②子宮內膜異位癥,一般有痛經病史,囊壁較厚,液-液平面及含鐵黃素沉積是其特征性表現[7]。③盆腔膿腫,病史有腹痛及白細胞升高,膿腔囊壁較厚,有分層征像,擴散加權成像(DWI)上呈高信號,增強掃描無強化[8]。④卵巢癌,與囊腺瘤比較,病灶內實性成分較多,局部邊界不清,容易發生腹腔種植轉移[9]。
綜上所述,卵巢囊腺瘤MR 表現比較有特征性,直徑多>3 cm,良性囊腺瘤表現為囊性腫塊,交界性囊腺瘤表現為囊實性腫塊,漿液性囊腺瘤多為單房,黏液性囊腺瘤多為多房。交界性漿液性及黏液性卵巢囊腺瘤MR 表現為囊實性腫塊,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多為單房并壁結節,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多表現為多房并壁結節,T2WI 上多為混雜信號,典型者出現囊內套囊。MR可以清晰顯示囊腺瘤的圖像特征,充分顯示腫瘤大小、形態、成分改變,可反映腫瘤病理特征,對囊腺瘤定位、定性診斷率及準確率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