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雅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癥狀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資料顯示,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哮喘的一種形式,其病理變化與哮喘相同,表現(xiàn)為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原反應。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多在夜間或凌晨發(fā)作,以刺激性咳嗽為主,患兒的主要癥狀是慢性干咳,主要是由于患兒細胞和炎細胞分泌引起的呼吸道慢性炎癥。然而,其會導致患兒氣道狹窄和呼吸阻力增加,導致間歇性慢性干咳。患兒的各個器官發(fā)育不充分,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影響其發(fā)育。目前,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尚無特效治療方法[1]。為了抑制疾病的進展,提高治療有效率,改善患兒的健康水平,有必要進行及時的治療。氣霧型布地奈德是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主要藥物,其是一種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能抑制多種細胞和介質(zhì)的形成和釋放,減輕氣道炎癥和高反應性,改善患兒氣道功能。孟魯司特鈉是一種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結合,減輕呼吸道炎癥,促進患兒康復。有研究指出,兩者聯(lián)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更有效。本研究探索了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氣霧型布地奈德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結果報告 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女為21∶14,年齡3~9 歲,平均年齡(5.51±1.16)歲。觀察組男∶女為22∶13,年齡3~9 歲,平均年齡(5.55±1.18)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氣霧型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10)治療,0.5~ 1.0 mg/次霧化吸入,治療3個月。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孟魯司特鈉(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330)治療。其中,≥6 歲的患兒口服5 mg/次,而<6 歲的患兒口服4 mg/次,睡前服用,1 次/d,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呼氣峰值流速、肺活量)以及血清炎癥因子(C 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水平、臨床療效。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哮喘等癥狀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正常;有效:哮喘等癥狀體征好轉,肺功能改善50%以上;無效:病情無好轉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呼氣峰值流速、肺活量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呼氣峰值流速、肺活量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C 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 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其中無效0例,顯效25例,有效10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4.29%,其中無效9例,顯效11例,有效15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人們主要認為這種疾病是由淋巴T 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分泌物和肥大細胞引起的呼吸道慢性炎癥引起的。氣道內(nèi)有很高的反應性,甚至可以直接堵塞患兒的氣道。患兒干咳時間長,多次復發(fā)。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常伴有反復、持續(xù)性咳嗽,早、晚、運動后咳嗽加重。當患兒僅有氣道高反應性而不產(chǎn)生氣道狹窄或痙攣時,氣道狹窄程度達不到喘息的程度,因此往往不會出現(xiàn)典型的喘息和咳嗽。長期咳嗽不僅會影響患兒的正常學習和生活,還會導致抗生素的濫用。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氣道炎癥和高反應性病理的臨床治療中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有一定效果。但單純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不能有效控制癥狀,可聯(lián)合藥物控制病情。布地奈德氣霧劑具有較強的局部抗炎作用。布地奈德氣霧劑作為一種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可抑制參與炎癥反應的嗜酸性粒細胞的活性和數(shù)量。布地奈德的抗炎機制包括遺傳途徑和非遺傳途徑,非遺傳途徑是經(jīng)典途徑,可長期維持,可以通過激素與細胞膜受體結合,抑制鈣通道,收縮氣道血管,減輕氣道黏膜水腫,迅速起到平喘作用。布地奈德氣霧劑治療可增強抗炎作用,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炎性細胞浸潤,減少呼吸道花生四烯酸、細胞因子、組胺、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的形成和釋放,減輕呼吸道炎癥及呼吸高反應性,改善支氣管痙攣和黏膜水腫,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3,4]。然而,有研究表明,白三烯是一種炎癥介質(zhì),在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引起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活化和聚集,導致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重塑以及支氣管阻塞加重,但單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不能有效阻止白三烯的產(chǎn)生和釋放,作用有限。孟魯司特鈉是一種強有力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能選擇性阻斷白三烯受體的合成和釋放,抑制和預防白三烯引起的支氣管痙攣和氣道嗜酸性粒細胞浸潤[5,6]。
本研究果中,治療后,觀察組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呼氣峰值流速、肺活量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 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74.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治療后觀察組血清炎癥因子顯著降低。研究顯示[5,6],炎癥細胞的侵襲導致患兒血清細胞因子的變化。C 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主要發(fā)揮促炎癥反應作用,與肺功能呈負相關,C 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 不僅參與和反映了慢性氣道炎癥,而且參與了哮喘的氣道重塑,在哮喘的病理生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為哮喘嚴重程度的觀察指標,有助于哮喘的診斷和評價。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主要表現(xiàn)是氣道阻力增加和可逆性氣流受限。肺功能的早期檢測可以盡早發(fā)現(xiàn)患兒的氣流阻塞,早期明確診斷,正確的治療可以阻止其進一步發(fā)展。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整個過程包括幾乎所有的肺功能異常,如肺通氣、肺通氣和彌散。肺活量是反映氣道阻塞的重要參數(shù),其下降程度與氣道阻塞程度成正比。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主要反映大氣道阻塞,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氣道阻力明顯增加,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和肺活量均比較低,顯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支氣管哮喘的氣道阻塞是可逆性的,經(jīng)有效治療后可明顯改善。肺功能檢測不僅能明確診斷疾病,而且能準確反映病情嚴重程度,為臨床分期和治療提供重要的臨床依據(jù),也能有效評價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氣霧型布地奈德與孟魯司特鈉對于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肺功能和控制機體的炎癥水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