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鶴
小讀者們,你們喜歡童話嗎?是不是常被童 話里離奇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所吸引?其實,讀童話的時候,你還可以發揮推理能力,讀出更有趣的含義呢。快來看看薇薇是如何和媽媽創新讀《白雪公主》的!
爸爸去哪兒了
最近,薇薇重讀舊書,又看了一遍《格林童話》。看著看著,她發現了一個問題:“媽媽,白雪公主受到繼母,也就是王后的百般迫害,可是爸爸并沒有出來保護她。她的爸爸去哪兒了?”
“什么?”媽媽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給問住了。 “白雪公主是她爸爸唯一的女兒。可是,王后讓獵人將她帶走,從此下落不明。爸爸就沒有發現嗎?就不過問嗎?白雪公主的爸爸到底存在不存在?”
“這問題提得好。”媽媽思索著,“其實我覺得,白雪公主的爸爸是存在的。作者為了讓故事更有趣,就用了‘捉迷藏的方式,將他隱藏在這個故事里,以另外一個身份出現。你想想會是誰。”
薇薇靈機一動: “我覺得是那個獵人,那 個獵人就是作者暗指的爸爸。他是國王,作者不好直說他害怕王后,所以就把他做的事情安排在了獵人身上。他當然不想殺害自己的親生女兒,又不敢違背王后的命令,所以只能將白 雪公主帶到森林里,再將她放走。為了交差, 他還把鹿的心臟挖出來交給王后,說明他真的很怕她。
“對的,這是一個變形的爸爸形象。”媽肯定了她的想法,“現實生活中,有一種父親,他怕妻子,但又心疼孩子,夾在中間受委屈。童話里的獵人可能就是那個比較懦弱的爸爸,他不忍心傷害女兒,又不敢違抗妻子的命令,就陽奉陰違,表面上答應,暗地里放走了白雪公主。”
也許是生母
“這種爸爸也真夠可憐的。”薇薇感慨地說,“都是因為王后那樣的后媽太可怕了。”“你認為童話里的王后真的是后媽嗎?有沒有可能是親媽媽的變形?”媽媽笑著問她。“不可能,親媽怎么會這么狠心地對孩子呢?”她立刻否定。
“那也不一定。你想想,媽媽在溫柔的時候如春風化雨,對待孩子肯定呵護備至。可是,孩子總歸要長大,獨自在社會上生活。在成長的路上,不能只做溫室里的花朵,還要經受各種鍛煉。有時候,孩子并不理解,為什么媽媽不再幫他,甚至把他放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中。這時候,親媽在孩子眼里就不是那么溫和慈愛了。”“還真是。”薇薇若有所思。
“我們來看一下《白雪公主》里的這個王后吧!如果不是她將白雪公主趕出宮殿,那么,白雪公主將會在宮殿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就很難有足夠的生活能力。這時候,王后將她趕出宮殿。她來到森林里后,在七個小矮人家,為他們做家務、做飯,不但自食其力,還能照顧其他人,是不是生活能力提高了不少?”
薇薇邊聽邊點頭,媽媽接著說:“社會中,有好人也有壞人。對孩子來說,需要學習怎么保護自己,不上當受騙。把白雪公主趕出宮殿是第一步。知道白雪公主來到森林后,王后又出現了,她先是假裝賣東西,用帶子勒住白雪公主的脖子。差點被勒死的白雪公主知道了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第二次,她又拿,出有毒的梳子,說要賣給白雪公主。只不過梳一下頭而已,白雪公主僅有的一點警戒心又沒了,依然上當被毒暈。
“我知道。第三次,上過兩次當的白雪公主其實已經比較小心了。她不開門,而且看到老婦人先吃了一口蘋果,自己才咬了一口,可是仍舊上當了,因為她還是沒有足夠的識別人的能力。”薇薇也能拓展思維了。
“是的,相信經過幾乎是以生命為代價的上當受騙后,白雪公主再也不會輕易上當了,她學會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媽媽一口氣分析了這么多,薇薇覺得有道理,但還是有疑惑: “直接寫出來就好了,為什么要編成繼母的故事呢?”
“這樣的形象太嚴厲冷酷了,雖然能讓小讀者學會一些東西,可是也給他們或多或少造成了心理陰影。而且,這和傳統中的媽媽形象不一樣,所以在故事中,就以繼母的形象出現了。”媽媽解釋說。
“聽起來還挺有道理的。”薇薇點點頭。“讀書就是見仁見智的,并沒有標準答案。所以,童話看起來是給小朋友讀的,我們大人讀的時候也能有所啟發呢。”媽媽做了總結。
這么讀童話真是有趣,薇薇更喜歡讀書了。看完她的故事,你是不是也有所啟發,對曾經熟悉的童話,有了不同的理解呢?歡迎與編輯姐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