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捷

首先,訓導員與警犬的基礎訓練以及默契配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還有就是訓導員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如:通信聯絡、識圖用圖、熟悉相關政策法規與遂行任務常識、戰(現)場救護等,做到一名可攻可守,可打可救的高素質訓導員。
在警犬班(組)分隊行動前有幾點注意的事項需要提前準備與防范,做到令行禁止,減少人員以及犬的損傷造成非戰斗性減員,避免為后續工作增加負擔與難度。
(一)接到任務后應迅速按指令、方案的要求集結好訓導員與警犬,帶好必要的器材和安全防護用具,或提前在犬車裝備柜內放入必要的器材:口籠、犬鞋、衛生包(季節性藥物)、手電、口哨、紅綠旗、密封袋等。
(二)檢查牽引帶、扣子、脖圈、胸背帶環扣等,以防在驅散、巡邏任務中出現斷裂或誤傷他人和犬。
(三)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如多犬一起參加任務時,要注意犬與犬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多犬相互打斗,影響工作。再者就是控制所帶警犬的行為,在沒有接到上級命令前(特殊情況除外)切不可擅自放犬攻擊。
(四)遵守紀律,維護群眾利益,嚴禁個人帶犬單獨行動和縱容犬威嚇他人、追咬禽畜。
警犬班(組)隊形由各組或各專業的戰斗隊形組成,組成的隊形由警犬訓導員攜犬與其他專業戰斗人員組成,隊形通常可分為6種:一(二)路隊形、一(二)列隊形、三角隊形、梯形隊形、環形隊形、楔形隊形。

在運用這6種基本隊形時,應根據警犬班(組)分隊使用的威懾性與特殊性,結合現場情況、地形,在任務中靈活使用。本文在每一種隊形后列舉出1~2個實例,以供參考借鑒。
(一) 一(二)路隊形
一(二)路隊形通常在沿街巷或其他狹窄地形運動時采用。例如,在街道或在火車站廣場執勤時,可采用一(二)路隊形。隊形中按任務情況、編組人員多少來分配攜犬數量,一般我們一組隊形8~10人,帶1~2頭犬,訓導員攜犬位于隊列后側,帶犬執勤時應給犬帶好口籠。在中途休息時嚴禁群眾撫摸犬或逗引犬,同時補充水分是必不可少的,以防警犬脫水。執勤巡邏時因人員密集,指揮員可在帶隊過程中增加呼號或宣傳小喇叭進行提示。夜間應佩戴單兵警示燈、反光馬甲,定期檢查犬的腳掌。
(二)一(二)列隊形
一(二)列隊形也稱為橫隊隊形或一字隊形,通常在處置群體性事件或山地搜捕追擊中使用。
例如,某縣發生當地居民因被國外反動勢力煽動,在某廣場發生了大規模群體性聚集事件。警犬分隊受領任務后,明確任務分工,協同方法,進行驅散、阻截、分割,警犬通常配屬驅散組行動。任務是使用警犬和非致命性武器將鬧事人群逐出現場或進行抓捕,行動中應與班(組)相互支援,密切配合,嚴格掌握法規政策,果斷處置情況。
訓導員攜犬向鬧事群體驅散、阻隔、分割時,應按上級指定的路線進行處置,充分發揮警犬威懾作用。班(組)在廣場驅散鬧事人群時,訓導員攜警犬與班(組)密切配合,適當指揮警犬吠叫、撲咬震懾,配合一線人員進行適度打擊,對襲擊、阻撓的人員可根據現場指揮員命令或法律規定實施正當防衛,指揮犬進行撲咬、震懾、制止其暴力行為。隨著驅散范圍的擴大,適時調整班(組)間隔并將警犬配置在重點部位,加強威懾效果。
使用警犬驅散時,訓導員應加強警犬控制,重點發揮警犬威懾效果和作用,防止誤傷群眾。在驅散、阻截、分割時保護警犬,避免受傷也是訓導員應重點注意的。
(三)三角隊形
三角隊形通常在較開闊的地形向目標接近或在復雜地形上搜索時所采用。訓導員攜犬在基準隊形的最前端向目標前進,班(組)內其余人員分別在其兩側后(前)取適當距離,呈三角隊形前進。
運用三角隊形時指揮員要根據現場的地形靈活安排。以“搜”為主,在搜索過程中可以大膽結合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協同配合。
三角隊形以山林地搜捕為例,在搜索過程中訓導員攜犬位于隊列的最前端。在搜索過程中警犬應配屬在突擊組,訓導員仔細觀察搜索,保持警犬安靜,避免打草驚蛇,影響任務的完成。山林地環境復雜,加之草高樹密,遇不法分子反抗還擊我方人員時,要根據指揮員命令,安排警犬伺機進行突擊撲咬,掩護突擊隊員實施抓捕。
(四)梯形隊形
梯形隊形通常在翼側有敵情顧慮時或向側前方實施搜索、抓捕行動時所采用。梯形隊形又分為左梯與右梯。左梯是指面朝左呈左低右高,右梯是指面朝右呈右低左高。訓導員帶犬位于前三(或后三)位置,以便于在行動中能夠及時提供支援配合,重點在于變換隊形時能夠保持戰斗力的生成,以便于突入或秘密進入指定的位置配合實施抓捕。
例如,在某工廠宿舍樓進行圍殲戰斗時,訓導員攜犬受領任務,明確戰斗方向、抓捕方法、使用時機及協同戰術動作,運用戰術向前或向后運動時,要控制好犬的速度,防止因犬興奮而破壞整體任務行動。在廠房或居民樓犯罪分子可能經過的路邊或樓道隱蔽時,要令犬安靜,防止暴露。遇特殊情況需撤離時,由左梯變右梯,依序后撤進行包圍防守。當梯形隊形圍殲突擊時,突擊組要充分利于我方火力掩護的效果,隱蔽迅速地從犯罪分子觀察射擊死角突入樓內,交替掩護前進,逼近犯罪分子所在位置,適時突擊實施抓捕行動或利用爆炸和煙光效果配合警犬撲咬,迅速隱蔽接近犯罪分子將其抓獲。

(五)環形隊形
環形隊形通常在實施包圍,抓捕和護送目標時所采用。運用環形隊形時可根據現場態勢來制定,警犬應該配置在保護對象兩側,其他戰斗人員呈外環形進行運動。可以把環形隊形和楔形隊形結合到一起,相互轉換進行運用。
(六)楔形隊形
楔形隊形一般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穿插、分割鬧事人群時所采用。尖刀位置(基準)由訓導員攜犬呈楔形向目標前進,其他戰斗人員呈左右梯形隊形,在尖刀位置左、右后側迅速散開跟進,指揮員位于隊形內側中間,便于指揮。
以群體性事件為例,在一(二)列橫隊的基礎上,當聽到指揮員下達指令,呈楔形隊形抓捕鬧事骨干分子時,首先要明確鬧事骨干分子,同時還應在其他班(組)的配合下進行。當分割、穿插鬧事人群后,可配合班(組)實施快速出擊,發揮警犬撲咬震懾作用。在抓住鬧事骨干分子后,訓導員可牽引警犬站立于被捕人員兩側。指揮員隨后下達指令,呈環形隊形散開,班(組)成員迅速按照要求成外環形隊形,并收縮間距,以防不法分子沖擊、搶奪被捕人員,而后以環形護衛隊形押解至指揮部。在押解過程中訓導員可以稍放松警犬的牽引帶,不要制止警犬的吠叫,這樣也可以給被捕者和其他鬧事人員增加震懾力。
以上是對警犬班(組)行動時基本隊形的見解,在以后的運用與訓練時,可根據不同的環境,因地制宜,高標準完成作戰任務。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