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聰蕊 馬春利
鄭州輕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隨著國家對非遺的保護,以非遺為元素的優秀包裝設計日益增多。這些作品既體現了包裝設計的時代性、時尚性,又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最重要的是其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包裝設計的國際化并不是指設計理念的統一,而是要彰顯民族個性、弘揚民族精神、以國際為主導、多種形式并存,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多元化形式并存的格局下,國際化的包裝設計更要體現對非遺文化元素的提取及對民族特點的彰顯,這樣的設計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和時代精神,也是國際化與本土化相互碰撞的結果,是對非遺文化的創新傳承。因此,民族的才能成為世界的,傳統的才會催生現代的。
非遺文化是一定地區的人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記錄、保留、傳承下來的純粹的文化遺產,這種非遺元素適用于本土產品包裝并且外延到包裝的其他形式。面對燦爛的世界文明,人們正向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念發展,這也為非遺文化元素與本土包裝設計結合指明了方向。雖然當下掀起了一股國潮熱,使國內外設計師紛紛選擇中國元素進行設計,同時也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但是在設計創新、本土包裝設計、文化元素的運用等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在非遺文化背景下進行改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給本土產品的包裝注入生命力。
在進行本土包裝設計時,要著重挖掘非遺背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河南擁有百余項國家級非遺項目,這些項目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僅是一個時代更是一代代人的文化積淀,優秀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成為包裝設計師提取并加以運用的必要元素。
河南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是代代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內涵和表現形式的整體,其中劃分出獨特且值得發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顯示,截至2018年,河南省擁有豫劇、少林功夫、朱仙鎮木版年畫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13個,愚公移山、開封盤鼓、洛陽水席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728個。同時擁有127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832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而且部分項目在河南全省的18個省轄市均有分布,例如豫劇、河南墜子等項目覆蓋省內多個區域。這從各個方面展示了該地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民族精神的追求。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洗禮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交流和差異都已經融入其中,每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其自身的形成和發展中都受到該地區生活習俗、使用物品、精神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每個地區又形成了獨特的本土化的藝術形式和特點,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得以傳承。這種本土化的藝術特點需要以設計為載體,反哺本土產品,以非遺文化提高周邊本土產品的文化價值,使其符合現代發展的潮流。
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是河南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美學藝術、民俗生活、商品貿易等多方面的內容。朱仙鎮木版年畫構圖一般較為大膽夸張,人物表情較為威嚴,有較大的動作幅度。神的造型頂天立地,敢于夸張,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構圖上較為突出的特點是對稱飽滿,人物造型往往充滿整個畫面,不講究透視關系,比例任憑作者自由發揮,畫面基本呈現對稱分布,符合民間的審美趣味。在進行本土包裝設計時,應該以朱仙鎮年畫中的元素為基礎,結合當下包裝設計的特點,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非遺文化元素能給包裝設計師提供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素材,通過對非遺元素的提取、凝煉、整合,再結合包裝的材質、造型,用藝術手法進行二次設計,就能設計出與本土文化結合的包裝設計作品,這對地方產品的推廣、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本土包裝設計的重點和難點不是裝潢設計,而是使優秀設計案例、本土產品、現代制作工藝等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同時還需要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在整體設計時盡量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同時充分考慮產品裝箱、運輸、銷售、便利性等方面。包裝裝潢設計是整個包裝設計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視覺。所以在本土包裝設計過程中,對非遺元素的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朱仙鎮木版年畫元素在本土包裝設計中的滲透,是地域文化與非遺元素通過現代設計手段進行結合,設計的動力來自消費者的認可,更多地還需要從目標消費群體的角度出發,而不是設計師個人的隨意堆砌,應該讓消費者從包裝中就能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運用創新能力和非遺元素對本土包裝造型進行巧妙的創新,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
在運用非遺元素設計本土包裝時,設計師不僅要對本土文化進行探究,還要注重其創新性,堅持“以區域為先,以民眾為本”的設計原則,充分發揮本土文化的優勢,根據當地產品的特性,結合非遺元素與現代工藝,在保證包裝視覺效果的同時,更要突出包裝設計的藝術內涵,提升其文化底蘊,在滿足人們的消費心理和需求的同時,又能使人們對非物質文化和本土文化有較深刻的感悟和理解。
首先,進行本土包裝設計時,需要深入挖掘河南本土的消費習慣、審美取向、價值觀、消費個性等,提煉河南非遺文化元素,如泥泥狗、汝瓷、汴秀等豐富的非遺文化符號進行再設計,增強時代性與本土文化特點的結合。同時包裝設計要具有新穎、奇特的河南非遺藝術特色,對非遺元素進行重組、解構、剖析等,采用現代技術手段使包裝裝潢設計與包裝材料融為一體。
其次,對本土文化符號的創新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能簡單地復制,也不能進行大幅度的自我革新,需要以獨特的設計理念為前提。通過調動人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與現代技術手段相結合,充分挖掘設計藝術的內在精髓。例如,在設計潢川不同口味的空心掛面包裝時,從對食材的保鮮、包裝的重復利用等方面進行考慮,選擇了鋁盒,并利用保鮮、防潮、殺菌等現代包裝技術,對產品起到較強的保護作用(圖1)。在河南本土包裝設計中,要以突出文化情感為設計核心,加強對非遺和本土文化元素的深入研究與挖掘,并進行適合產品本身特點的創新,才能達到不斷提升本土包裝的形象、宣揚其產品的效果。

圖1 運用現代技術的本土包裝設計實踐案例
包裝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產品的銷售量,設計師需要重新對設計方向和內容進行定位,并審視非遺元素與包裝工藝的融合問題,不斷尋找非遺元素與本土包裝設計融合的切入點。這就要求設計師站在對本土包裝設計全面把握的角度,使包裝具有良好的視覺美感,同時蘊含地域文化特色。其中,本地材料、風俗文化等要素都是設計師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
每個地域都有其獨特的材料,在進行本土包裝設計時,設計師需要對包裝材質、工藝較為熟悉,要對本地材料的特性、工藝特點進行深入研究,對本土材料進行優化使用,以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更好地呈現材料本身的藝術美,在對包裝文化內涵進行提升的同時起到升級消費觀念的作用。雖然包裝是產品銷售的輔助手段,但也是對產品內涵的一種表達。例如,在對河南非遺魯山花瓷進行包裝設計時,對瓷器元素進行提取,通過重新編排進行設計,材料選用本地材料,整體設計美觀大方(圖2)。因此,在進行包裝材料和工藝的選擇時,可考慮地域性的材料,汲取非遺文化元素,延伸非遺元素的造型和色彩,通過對文字、顏色、圖案等的組合,突出河南本地的風土人情,給人以視覺享受。

圖2 非遺元素與本土工藝結合實踐案例
在進行本土包裝設計時,可以融入非遺文化,結合現代生產生活方式與審美情趣,重新構造新的插畫形式。對其進行情感化設計,采用手繪、剪影、真實情境拍攝的形式對非遺文化進行再現,并用現代表現手法與本土產品結合的表現形式進行本土包裝裝潢設計。例如,在非遺研培項目中帶領學生對潢川空心貢面包裝進行設計,利用現代手繪方式對做面情境進行再現,使消費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圖3)。 整合文字與圖形,進行合理的編排,結合產品的特點及運輸方式,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對包裝進行整體設計。這既能凸顯本地區的風土人情,又能使消費者對河南地域風土人情產生情感共鳴,從功能到人文,是現代社會對于“共情”的需求。將情感化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河南地域包裝設計中,能夠增強人們對河南非遺文化的認同感。

圖3 情感化本土包裝設計實踐案例
設計的創新是對本土文化的傳承,是對歷史文化形式的再創造,是重新選擇和重新發現的過程。本土包裝需要對本土文化形式進行再創造,本土化包裝設計作為展現產品內涵的一種形式,不僅是獲得消費者認可的重要手段,而且在表現具有傳統特色的產品方面是一種好的設計策略。本土化包裝設計的目的在于吸收傳統文化之精華,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文化之一,將本土化與現代化結合,通過本土包裝設計向世界傳遞本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之間的每次交流都會給本民族文化帶來質的變革。與其對本土文化進行探索,不如與世界設計接軌,碰撞出屬于本地域的風格,這才是本土包裝設計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