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高中課程的教學除了要為學生的考試成績奠定基礎以外,還要將所學的知識靈活地投射到方面方面,使學生形成較高的綜合素養。在此背景下,教師要樹立全新的高中教學理念,研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方法。因此本文以高中的歷史教學為例,探討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思維能力
引言: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要進一步調整和創新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各種領域。社會在不斷發展,如果教師仍然采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學生則無法更好地適應社會,也不能將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因此為了拉近學生與社會的距離,教師要改革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不僅要重視自身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通過學習形成較高的綜合素質。
一、歷史教學必須具有一定的深度
高中的歷史教學只有具備一定的深度,才能為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做鋪墊,因此教師要提高對歷史教材中的概念性教學,通過嚴謹、科學的語言向學生講述歷史概念,使學生可以正確且深入地理解歷史概念性的知識。由于歷史教材中的概念性知識是對不同時期的歷史事實和歷史規律等的概括,可以反應歷史的本質特征,所以教師要重視概念性知識的講解,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組織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概括和總結,找到歷史知識中所蘊含的規律,大到一個文明、一個時代的歷史,小到一個歷史事件[1]。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講解教材中歷史概念性知識時,要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因為要想形成良好的歷史能力必須以扎實的歷史知識為基礎,而學生擁有良好的歷史思維也會促進學生歷史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因此學生的歷史知識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師要提高歷史教學的深度,除了要深入分析高中的歷史教材,還要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分析歷史事件與概念之間的聯系,這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學生對歷史課程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信心、意志等都會教師的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庇纱丝梢钥闯鼋處熤挥凶寣W生對高中的歷史感興趣,才能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才會對歷史知識產生較高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實用性與社會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分析教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列舉和學生生活相關的案例,或者和教材知識有關的熱點新聞等,使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就會深刻認識到歷史在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就要創新教學方法,認識到歷史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與互動,彼此分享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與體驗,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新的發現,促進教師與學生的相互成長。此外,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價值,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和交往能力,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與其他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并提高自己。在高中的歷史教學中,可以提供給學生討論交流的問題很多,例如教師在教授辛亥革命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組織一場辯論賽,一方認為辛亥革命成功,另一方認為辛亥革命失敗,鼓勵學生在辯論賽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歷史課堂中,會主動探索知識,在與同學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更為有效。
三、指導學生合理閱讀歷史教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歷史發生的時代和背景等展開適當的聯想,總結這一歷史過程中歷史的特性,將歷史情境再現出來。由于高中新課改的實施,高中的歷史教材得到了一定的改進,融入了大量的圖片和史料等,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高效的使用教材中的內容,將教材中的圖片、知識鏈接等當做學習歷史知識的材料,使學生可以根據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整體的分析和宏觀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構建歷史認知結構
學生的歷史思維是新時期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學好歷史,提高歷史成績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構建科學、系統的歷史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歷史,清晰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2]。在新課改實施以來,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實施的是模塊式的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要求學生要對歷史事件、歷史時間等有清晰的了解,但是由于很多學生對于初中歷史的知識掌握不牢固,因此對高中的歷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歷史基礎,幫助學生構建歷史知識的網絡,使學生所學的歷史知識更加系統化和體系化,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抽閑的歷史思維。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基礎,學生的歷史思維和創新能力等都會為學生將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也是高中其他科目中沒有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歷史科目的特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歷史思維和邏輯思維,促進學生歷史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鐘素方.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02):163.
[2]楊清存.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