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智峰
【摘要】探索并不斷進行新型只會城市的建設對于社會的整體發展以及政府各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智能化的技術在這一建設過程中又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技術決定了最終的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各項任務的落實效率以及任務完成的質量。因此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需要將整個建設任務與智能化技術進行深度融合,這正發揮出這些智能化技術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得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可以擁有更加廣闊的空間。
【關鍵詞】新型智慧城市;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智能化技術應用
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進程越來越快,隨其不斷建設而來的還有各種智慧城市,小區,城鎮的誕生,社會各界對于城市的智慧建設進行了全局的規劃,并從底層開始不斷向著更高的階層進行落實[1]。這一建設任務落實的過程中各種智能化的技術在其中是發揮了極大的效用的。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需要對當前的社會服務模式以及社會治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要有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模式,與此同時對資源進行更合理的配置與管理應用,創新網絡與信息安全的保障方式。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從根本上來講其實是對民生服務,城市治理以及城市經濟增長,生態創新等發展戰略的逐一落實,要為城市增添更加智能化的功能并賦予其人類所獨有的“智慧化”協調能力。通過這種“類人智慧”去促進城市的智能化發展,最終使得城市具有更高的“智慧”。
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應該包含的必要元素
過去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人們更多考慮到的可能是要不斷進行技術的開發與利用,但新型的智慧城市與之還是存在一定差別的,新型智慧城市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有更加開放的體系構架,能夠做到對不同元素的包容,再者還需要有一體化的城市信息服務網絡,借助于衛星以及網絡技術將整個城市的信息流通都關聯起來。要有通用的功能平臺,以便于更高效地解決民眾的需求,要有統一的數據共享體系,用來聯通各個服務部門,要有城市運行指揮中心,能夠高效地對城市的日常運轉進行統籌安排,最后還需要有統一的標準體系,用來引導所有的建設工作都能夠向著同一個方向不斷完善。
通過對以上這些要素的不斷融合與構建來幫助城市在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能夠與信息技術有越來越深的交融,促進城市發展的不斷更新前行。城市作為國家政府對整個疆域進行治理的重要單位,對其進行智慧化建設能夠幫助國家擁有更好的發展,同時城市也是人民生活的最日常場所,某種程度上城市的發展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熱切期盼。因此必須建設并治理好城市,幫助國家政府加快城市建設現代化腳步的同時,也提升所有城市居民的生活水準。
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我們所遇到的最大的阻礙之一就是如何實現城市建設與科學技術之間的跨界融合,幫助智慧城市這一概念從設計層面真正走向真正的建設。城市建設與智能化技術之間的跨界融合能夠幫助減輕政府部門的日常工作負擔,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去制定更高效的城市治理策略[2]。同時,這種融合還能夠幫助企業煥發出新的發展活力,從而為城市居民提供覆蓋范圍更加廣泛的服務,給予社會民眾更全面的生活保障。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必須要打破傳統純技術流的桎梏,從城市建設的主體出發,要重在城市整體的發展,而不是單純地技術應用。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必須要有產業與城市的進一步融合,這一目標落實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整體的城市發展進行統籌規劃設計,再通過相應的智能化技術來將這些設計規劃變為現實。要明確的是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并不僅僅是政府部門或者某一家企業的單項任務,而是需要城市所有成員的共同參與,通過將不同企業的建設發展方案進行合理融合來使得利益得以共享,在滿足城鎮居民在公共服務以及個性化服務方面的需求的同時,也帶動城市企業的共同發展進步。
二、智能化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智能化技術,而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則離不開創新的思維。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創新主要包含了各種發展理念的創新,對于管理技術以及相關體制制度的創新,對于各種技術應用模式的創新,還有對于技術本身的不斷創新。智能化技術要想獲得不斷的發展并在應用的過程中取得越來越好的成效就必須以創新為動力,不斷獲得新的研究成果。比如說近些年來智能化技術通過自我創新有了云計算技術,有了物聯網的廣泛應用,有了人工智能等。
在進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將城市或者所要建設的區域劃分為若干個模塊,根據這些模塊的不同功能進行更細致化的設計,比如說提供基礎服務的空間,用于工業生產的空間等。再通過對這些空間中各項設施的布置來幫助城市居民可以有更好的感知措施來獲取該空間提供的各種便利[3]。城市空間中的活動主體對空間環境進行感知,從而獲取到一定的信息并對其進行傳遞,與空間進行數據的交換,最終享受到更加智慧化的空間服務。
新型智慧城市在建設過程中主要是圍繞城市空間,各項設施以及所提供的服務這三項內容來展開設計建設的,要通過更科學的設計來實現個體與場景還有其個性化需求之間的協調滿足,使得每一位享受服務的個體都能夠感受到自己所享受服務的智慧化特性,真切感受到這些智慧化服務所帶來的安全感以及便利性。
新型智慧城市在建設的過程中有兩個最注意的努力目標,一方面是要幫助提升城市公共服務的效率,另一方面則是幫助城市的管理水平可以變得更高。這兩個主要目標要想順利實現,必須對當前的各項制度,技術等進行創新,將智能化的技術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進行深入融合,從而形成以數字化以及網絡化為代表的更加智能化運轉的城市基本框架。
在進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所能發揮的作用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需要地方企業的密切配合,最大程度上發揮其在創新技能發面的優勢,在市場以及更大經濟利益的推動之下,將各種智能化的技術與措施應用得更加極致。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這些并不是依靠政府就能獲得好的發展成果的,而是要有企業去不斷進行開發,最終將其應用于市場中。因此在進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政府應該引導對城市的商業模式進行創新,將企業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應用到城市的建設中去,加深企業與城市建設之間的關聯性,智慧城市的發展才能更安穩。
三、借助智能化技術幫助城市的服務能力獲得提升
以創新力量不斷驅動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并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其應用。對與任何領域的發展來講,科技始終代表著最為先進的生產力量,因此智能化技術是能夠幫助現代智慧服務與應用的水準變得更高的[4]。如果說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最初始階段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是還僅僅停留在戰略決策層面的暢想,那么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使得這種暢想有了真正變為現實的能力。
(一)關于智能化技術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應用
(1)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主要方向是全面提升城市的運行管理水準,將其與新一代的信息通訊技術進行更深入的融合,具體表現在多個技術領域,其中就包含了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為城市的運行管理打造更加開放的體系架構,借助于傳感器,物體表示等技術來幫助城市的運轉速度變得更快。
(2)大數據技術的應用
大數據技術主要用于各項數據的獲取,只有獲得以數據為依托的各種信息反饋,城市管理過程中的各項應對才能更及時。通過大數據挖掘,視頻,音頻的智能分析來進行各種數據信息的采集,再通過數據的批量處理,三維信息處理等技術來幫助對數據進行更高效的利用。
(3)網絡技術的應用
網絡技術幫助各種信息的傳遞與交互變得更加便捷,并逐漸滲入到了城市個體的衣食住行中,手機,計算機,各種電子設備都依托于網絡技術來實現自身的各種功能,進而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種類的日常服務。
(4)安全技術的應用
智能化技術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應用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各種便利,其中也包含了安全保障方面。通過智慧化的視頻監測,音頻分析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如地震,火災等進行監測預警,借助于云計算以及大數據來幫助對各種監測信息進行分析,從而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除此之外還有網絡安全,工業生產控制方面的安全等都可以通過更高水準的安全技術的應用來幫助使之安全保障效果可以變得更好。
(二)智能建筑與IT技術的融合探索
無論是我們文中所講述的智慧城市建設,還是與之有著極大關聯性的智慧園區,智慧小鎮建設,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都需要將不同業態的建筑物通過合理的布局組合在一起。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包含了智能建筑的建設,所謂的智能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建設的過程中賦予其更多的智慧特征,使其能夠擁有更強大的服務功能。新的智能建筑要能夠對生命體進行全面的感知,其自身的控制系統要像是人體的大腦一般對其下被控制模塊進行自動化的指揮,人與機器,物體進行深度融合,打造更開放的生態系統,幫助建筑物像具有生命力一般可以不斷進行信息的更新與進化。
智慧建筑是智能建筑的進一步升級,首先是在技術上對其進行創新,將最為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等應用在智能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幫助建筑內的居住者可以與他人,其他的物品,或者建筑內部的物品與物品之間可以進行暢通無阻的互相聯通[5]。而除了技術上的創新之外,還需要對平臺進行更進一步的融合,需要以建筑用戶的最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將不同的服務平臺融合在一起,從而打造更便利的體系,幫助用戶的服務獲取變得更智慧化。
最后的智慧建筑物建設是進行建筑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將與建筑物關聯最為緊密的BIM技術應用其中,打破設計與實際施工,用戶與建設團隊等之間的隔閡,再借助于互聯網+的技術幫助時間與空間進行完美融合,全方位地提升建筑物所能夠提升的個性化服務水準,讓建筑產業鏈與城市生態圈有更進一步的合作,促進二者的和諧共處,共同為城市的智慧化發展貢獻其自有力量。
四、結束語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與傳統智慧城市之間是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的,不再僅僅拘泥于各項技術的最大化應用,而是站在城市本身發展的角度,以城市居民的實際需求為標準,對整座城市的未來發展進行更全局化的規劃。立足于為城市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多元,智慧化的服務,在此基礎之上才是借助于各項智能化技術來幫助這些建設目標逐一實現。智能化技術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最主要應用體現在城市的日常運轉管理過程中,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技術有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網絡技術,安全技術,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如認知計算技術等。這些技術共同構成了智慧城市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體,極大地提升了城市服務水準,幫助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而除了這些技術的應用之外,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還有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對建筑物進行智慧化升級,將已經發展到智能階段的建筑物進行進一步的智慧升級,借助于BIM技術,互聯網+技術等來幫助建筑物對于居住者的個性化需求有更全面的感知,并能夠根據這種感知對相應的功能服務進行自動化控制,達到人與建筑的和諧統一,幫助居住者在這座城市中獲得更加智慧化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徐逸飛.淺談人臉識別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應用[J].新商務周刊,2017,000(011):227.
[2]劉棠麗,彭革非,劉文,等.新型智慧城市實踐推動智慧社會可持續發展[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19(8).
[3]李華,儲昭節,廖小琴.一體化融合甬現新型智慧城市[J].信息化建設,2020, No.257(02):34-36.
[4]劉棠麗,張紅衛,張大鵬,等.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大眾標準化,2018,290(09):14-17.
[5]孫淑芳.淺談大數據時代下的智慧城市建設[J].中國房地產業,2019,000(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