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澎
摘要:加大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的力度,能夠確保農民有序用水,解決以往用水過程中產生的沖突問題,使農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農業生產中。本文主要對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根據農田水利工程現狀提出相應的管理優化對策,希望為實際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問題;對策
引言
雖然我國每年在水利設施方面的投資力度比較大,但多數資金用于水利工程治理、大型水利工程中,基層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由于資金匱乏,部分農田水利設施因年代久遠,設備已老化、荒廢,水利工程本身的價值被弱化。另外,部分處于山區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主體工程建設完成后,因資金籌措難,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無法進行,導致水資源被浪費。
一、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積極作用
其一,對于農民而言,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合理開展,在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的同時,使農民的負擔得以減輕,比如在開展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過程中,通過制定詳細的收費標準和制度,解決以往亂收費的問題,在滿足農業灌溉用水需求的同時,使農民從中受益。其二,以水資源有效利用的角度來說,有效開展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依據市場機制對以往農村用水水費計收制度進行調整和優化,比如以用水量作為繳費的標準,達到水資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二)存在的問題
其一,管理模式落后。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開展,依舊沿用傳統的管理體制、運行模式,防汛和抗旱、收繳水費等作為水管單位的主要工作內容,與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管理模式、手段等不相適應,抑制了水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另外,目前還存在多部門參與管水,一旦出現相關治理問題,容易出現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其二,管理制度方面。由于水利灌溉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完善,且部分制度不夠科學,部分灌區收費效率比較低,比如出現收費不及時或拖欠費用的現象,少數灌區所收取的費用用于其他項目。這些情況會阻礙水利灌溉長期發展,不能有效發揮各區域基層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效益。其三,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不夠。水利設施建設情況不僅會影響農田的灌溉效果,進而影響糧食的產量和農業的發展,而且會影響糧食生產的成本。
二、提高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能力的相關對策
(一)優化管理模式
針對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落后,與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農業發展不相適應的現狀,急需對這種管理模式進行優化,依據本地區農業發展現狀、地勢條件等來選擇具有實際操作性的水利灌溉方式,優化以往農田水利灌溉管理計劃,通過資源的整合建立新型灌溉管理模式。比如針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的農業生產單位,應圍繞“以人為本”理念設置相應的灌溉管理模式,增強相關人員灌溉管理的意識;對于處于發展階段的農業生產單位,應采取“過程式”管理模式,通過完善和補充灌溉管理相關制度,發揮農田水利工程的作用。此外,應針對不同地區農田水利管理情況制定差異化的管理政策,比如對于渠道體系龐大的灌區,局部容易老化、裝置失修的現狀,應建立相應的灌區管理計劃,解決以往農田水利灌溉存在的問題,促使水資源利用率提高。
(二)對現有的管理體制進行完善和細化
針對目前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體制不完善,未細化,部分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開展的現狀,應根據農田水利管理整體發展趨勢,制定相應的灌溉管理實施方案,比如在對農民經濟收入水平進行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用水價格,為了對用水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應根據農戶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選擇可行性的用水方法,并且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增強農民節約用水的意識,對以往不合理的灌溉行為進行改正。同時,對現有的關于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補充和細化,保證該項管理工作實施有據可依,確保該項工作有序、高效開展,比如嘗試建立節水、灌溉用水灌溉系統,對水量進行配額管理,促使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水平提高。此外,還需要對現有管理制度進行細化,明確責任劃分、用水設施損壞賠償等要求,使用水范圍內的村民對這些管理制度有所了解,認識到違反這類制度應受到的懲罰,能夠主動配合管理人員開展各類管理工作。
(三)應用新型數據技術
為了確保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開展灌溉管理工作時,可以合理選擇相應的灌溉技術,比如在應用作物預測灌溉技術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作物實際生長情況、當地水文、氣候等進行準確、全面分析,依據農作物生長需水量對后期供水量進行合理分析和預測,確保農田水利灌溉工作有效開展。同時,可以應用精準灌溉技術,對農作物實際生長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通過監測所獲取的數據來確定最佳的灌溉時間,滿足作物正常生長用水需求,促使農作物產量提高。此外,在選用灌溉技術之前,應對當地水資源分布情況有所了解,嘗試在水源豐富的地段開發新的灌溉區,或者將漫灌、滴灌等灌溉技術相結合,在滿足作物用水需求的同時,提高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針對以往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因資金不足而無法有效開展,弱化水利工程功能的現狀,應依據工程運行和維護成本、當地農民資金籌措情況,適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比如設立專門的款項用于貧困地區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運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維護工作。同時,對于管理部門而言,應嘗試從多渠道籌集資金,比如爭取政府部門的補貼,以銀卡貸款的方式促使灌溉工程建設、維護工作有效開展,或者向當地農民籌集資金,使其參與到灌溉工程建設和運行中,并由專門的人員開展監管工作,保證資金被合理利用。
三、結束語
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效果,受管理方式、理念、制度以及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為了充分挖掘基層農田水利工程的價值,應根據工程運行和維護實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計劃,并嘗試應用新的灌溉技術,促使水利灌溉管理效率提高,在滿足灌區作物生長用水需求的同時,實現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
參考文獻:
[1]盛斌國.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1(06):116-117.
[2]王鑫.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村實用技術,2021(03):181-182.
[3]楊彩虹.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農家參謀,2020(08):175.
[4]杜強.當前基層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機,2020,51(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