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喬楠
播音員主持人是電視廣播的門面所在,他們所代表不是個人,而是電視媒體或者廣播媒體,然而隨著全媒體的發展,媒介傳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而且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者,在網絡上也涌現出了各種各樣的“主播”,為此,在全媒體的傳播格局下,播音員主持人也需要加快自身轉型,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并結合時代發展,擁抱新媒體,進而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
媒介環境的變化也給播音員主持人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新媒體的出現也使得新聞傳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化,過去人們主要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來獲取信息,然而如今演變成“全民手機”的時代,人們通過手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內容,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電視或者廣播的收視率、收聽率,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認可度也就相對較低。同時,在多元化的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絡主播”進入大眾視野,而由于電視或者廣播的收視率較低,播音員主持人的認知也相對較弱,這些明星、主播反而比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更受歡迎。此外,在新媒體傳播格局下播音員主持人的創新性也相對較弱,很難突顯自己的特色。由于播音員主持人是黨的喉舌、代表的是媒體甚至是國家政府的形象,對專業而言要求字正腔圓、準確無誤、表達流暢、形象端莊秀麗,而在如今的多元化社會中,這樣的表現形式對人而言是比較枯燥、刻板的。同時,受外在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傳統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都比較類型化,個人特色不突出。因此,在新的媒體傳播格局下播音員主持人需要不斷改進自身發展,緊跟時代潮流,這樣才能在新的媒體環境下更好地生存與發展。
在傳統媒體中播音員主持人都是單向的傳播,他們所面對的是機器,而并非觀眾,因此,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更多的是考慮新聞播報的準確性,雖然一直以來要求語言要有對象感、眼神交流,但受到現實條件制約,仍有部分從業人員無法真正以內部技巧實現對象感的完美展現。不過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對新聞的互動性要求是比較高的,往往傳播者和受眾是處在同一傳播空間內,這就要求播音員主持人除了準確進行新聞播報之外,還需要考慮受眾的感受,并和受眾進行實時的互動,但同時也要堅守媒體正確的輿論導向,而不能事事迎合受眾。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要適應這種傳播方式及環境的改變。
在傳統的電視媒體中,播音員主持人的分類是比較固定的,有文藝節目主持人、新聞節目主持人、廣播節目主持人等具體的劃分,而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身份應該是多元的,既要能夠播報新聞,也要能夠主持文藝節目,還要能夠借助新媒體進行直播,或者錄制短視頻。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應該是全能型的,對此,播音員主持人還需要朝著這方面努力。
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都是提前備稿,并且按照稿件內容來進行播放,而在新媒體環境下主持人要做到無稿主持,在節目錄制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播音員主持人不僅需提前備稿,還要具備較強的臨場發揮能力,從而快速解決節目錄制中出現的問題。全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如今很多的節目都是直播,出現問題后屏幕前的觀眾都可以看到,作為播音員主持人如果不能輕松地應對解決,那不僅會影響節目的聲譽,也會影響自身名譽,對此,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必須具備較強的臨場發揮能力。
過去播音員主持人是以“播”為主的,而在全媒體環境下“說”才是最關鍵的,在說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意內容的真實性,而且還要有獨到的見解,同時,還要注重語言的詼諧與風趣幽默。而這些都離不開播音員主持人自身的知識儲備,只有自身知識儲備豐富,才能做到出口成章。新媒體環境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想要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實現更好地發展,播音員主持人需要不斷強化自身水平,提升自身綜合實力,這樣才可以在多元的傳播環境中尋求更好的發展。
過硬的專業能力是應對媒介環境改變的基礎,在全媒體環境下如果播音員主持人不具備過硬的專業基礎,而僅僅是在形式上做出改變,那也很難迎合時代發展。為此,播音員主持人在轉型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做好精準定位,播音員主持人與節目往往是互利共生的關系,主持人個人特色鮮明可以有效帶動節目的發展,但主持人的個性特色是基于對節目理解和定位之上的,為此,主持人要充分了解節目的特點以及受眾群體,并結合受眾的需求為受眾打造一個風格鮮明的節目。同時,播音員主持人還要根據節目的特點,認清自己在節目中的定位。二是加強創新能力,電視節目的同質化現象是比較嚴重的,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人們的選擇是非常多元化的,如果節目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那觀眾的觀看度也會明顯較低,為此,播音員主持人還需要不斷進行開拓創新,這樣在各種突發狀況不至于在多元化的競爭中被淘汰。三是敢于應用新事物,播音員主持人還要善于應用新媒體平臺,進而拓寬節目的傳播渠道。
強化個人素養和修為也是播音員主持人轉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個人的良好修為和素養給信息傳播能夠起到一個良好的加持作用,相反如果播音員主持人的個人修養較差,也很容易給節目帶來負面影響。為此,在轉型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還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修養。想要加強個人修養,首先還需要不斷學習并積累經驗,除了自身知識的學習之外,還需要向老一輩的藝術家學習,他們在播音員主持人方面所積累的心得和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只有自身知識儲備豐富,看問題才會更加深入,也就更容易發掘出新聞的內涵價值,從而提升新聞傳播的深度。其次,播音員主持人還要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在節目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不影響節目的順利進行,播音員主持人在遇到問題時要能夠隨機應變,但隨機應變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常的學習與積累中逐漸磨練出來的。在節目準備階段對可能會發生的問題要提前做到預設,這樣在遇到突發事件就不至于手忙腳亂。最后還要不斷強化個人素養。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不僅是信息的傳遞者,同時也是信息傳播的參與者,過去主持人都是進行信息的單項傳遞,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交流是非常少的,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新聞參與性也越來越強,為此,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也是尤為必要的,通過互動不僅可以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而且還可以充分了解受眾的想法,進而更好地引導輿論。播音員主持人要適應自身角色的轉變,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下,播音員主持人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并轉化自身角色,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應對時代的變化與發展。在全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身份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某個節目播音員主持人的身份,而是緊跟社會發展潮流,以更多的身份和形式來進行信息傳播。通過自身角色的轉變,不僅可以使播音員主持人更加平易近人,而且還可以更好地進行輿論引導。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也更加傾向于個性、獨特、新穎的節目內容以及語言表達,為此,播音員主持人還要塑造鮮明的個人風格,提升節目的不可取代性,這樣才可以在全媒體傳媒格局下更具吸引力。個性鮮明的主持風格更容易加深觀眾的印象,而且也可以在全媒體傳播格局中保持獨樹一幟。在新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面臨著各種外在的誘惑和挑戰,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想要更好地謀求生存與發展,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另辟蹊徑,塑造鮮明的個人風格。
總而言之,在全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要結合時代發展,進行開拓轉型,只有不斷迎合時代發展趨勢,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播音員主持人在轉型過程中除了要學會利用新媒體平臺外,還需要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素養,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從而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