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楊柳, 李書平
(1.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心內科, 四川 成都 610500;2.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胸心外科, 四川 成都 610500)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年)指出,當前我國的心血管病患病人數快速增長[1],提高冠心病等心血管人群的診斷、治療及預防是當前公共衛生醫療的熱點問題。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發生的主要病理基礎,炎癥、內皮損傷、氧化應激、脂質反應等均涉及其中,分析這一過程中的效應分子或可為臨床診斷、病情評估提供一定參考[2-3]。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一種血管炎癥因子,與傳統炎癥因子相比,其與血管炎癥的相關度更高,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存在更為密切的聯系[4-5]。可溶性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是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P)的可溶形式,后者是多種炎癥細胞的效應分子,可在炎癥刺激下脫落形成suPAP,可一定程度反映機體炎癥活化程度[6-7]。載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apoM)是一種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載脂蛋白,可與血漿脂蛋白相結合,調節機體脂質代謝過程。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探討了心血管疾病中Lp-PLA2、suPAR、apoM等指標的變化[8-9],但其與疾病嚴重程度及評估價值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本研究通過觀察不同病變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suPAR、apoM的變化,初步探討其單獨或聯合對冠心病病情評估的價值,為冠心病的早期診斷、評估提供參考。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86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病例組,其中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73例作為ACS組,穩定性心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113例作為SAP組;根據冠脈病變支數將患者分為單支病變組(n=66),雙支病變組(n=65),多支病變組(n=55);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輕度組(n=78),中度組(n=68),重度(n=40)。納入標準:符合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心臟病學會制定的冠心病診斷指南[10],經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至少存在一支冠脈狹窄≥50%,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及惡性腫瘤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結締組織病者,既往已接受介入治療、藥物治療者。186例患者中男96例、女90例,年齡60~75歲、平均(66.52±5.82)歲。另擇100例年齡、性別與病例組相匹配的健康查體者作為對照,對照組受試者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及病史詢問,行CAG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對照組男55例、女45例,年齡59~77歲、平均(68.02±4.96)歲。病例組及對照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血清學指標 于入院或體檢當日,采集受試者外周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Lp-PLA2、suPAR及apoM水平,其中Lp-PLA2試劑盒購自奇特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uPAR試劑盒購自名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oM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病例均由同一名檢驗人員完成檢測,實驗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
1.2.2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數字血管造影機,經股動脈或橈動脈穿刺,觀測冠脈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情況,目測直徑法觀測狹窄程度、冠脈狹窄≥50%視為該血管狹窄。
1.2.3病變程度 采用Gensini評分系統[11]進行評估,血管分支系數與血管狹窄處分值為該血管的積分,全部血管積分的總和為Gensini總評分,0分<~<20分為輕度,20分≦~<40分為中度,≥40分為重度。
比較SAP組和ACS組患者與對照組、不同冠脈病變支數患者與對照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與對照組的血清Lp-PLA2、suPAR及apoM水平,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血清學指標與冠脈病變支數的相關性,Pearson相關性分析血清學指標與Gensini評分的相關性,用相關系數(r)表示;繪制受試者特征工作曲線(ROC),采用ROC下面積(AUC)分析上述各指標對冠脈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價值。

2.1.1SAP組和ACS組與對照組 結果顯示,3組受試者血清Lp-PLA2、suPAR水平比較,ACS組>SAP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組受試者血清apoM水平比較,ACS組 表1 各組受試者血清Lp-PLA2、suPAR及apoM水平Tab.1 Levels of serum Lp-PLA2,suPAR, and apoM in patients of each group 2.1.2不同冠脈病變支數患者與對照組 4組受試者血清Lp-PLA2、suPAR水平比較,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4組受試者血清apoM水平比較,多支病變組<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不同冠脈病變支數患者與對照組血清Lp-PLA2、suPAR及apoM水平Tab.2 Levels of serum Lp-PLA2,suPAR, and apoM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ronary diseased vessels 2.1.3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與對照組 4組受試者血清Lp-PLA2、suPAR水平比較,重度組>中度組>輕度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4組受試者血清apoM水平比較,重度組<中度組<輕度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與對照組被檢者血清Lp-PLA2、suPAR及apoM水平Tab.3 Levels of serum Lp-PLA2,suPAR, and apoM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severity and control group subjects 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清Lp-PLA2、suPAR與冠脈病變支數呈正相關,apoM與冠脈病變支數呈負相關(P<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清Lp-PLA2、suPAR與Gensini評分呈正相關,apoM與Gensini評分呈負相關(P<0.05)。見表4。 表4 血清學指標與冠脈病變支數、Gensini評分的相關性Tab.4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indicators and the number of coronary diseased vessels, and Gensini score ROC結果顯示,血清Lp-PLA2、suPAR、apoM診斷ACS的AUC分別為0.727、0.689、0.681,三者聯合評估的AUC為0.762;血清Lp-PLA2、suPAR、apoM評估中重度冠心病患者的AUC分別為0.814、0.779、0.792,3者聯合評估的AUC為0.904。見表5、表6、圖1、圖2。 表5 血清Lp-PLA2、suPAR、apoM診斷ACS的價值Tab.5 Value of serum indicators in the diagnosis of ACS 表6 血清Lp-PLA2、suPAR、apoM評估中高危患者的價值Tab.6 Value of serum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value of high-risk patients 圖1 血清Lp-PLA2、suPAR、apoM診斷ACS的ROC曲線Fig.1 ROC curve of serum Lp-PLA2,suPAR, and apoM for diagnosing ACS 圖2 血清Lp-PLA2、suPAR、apoM診斷高危患者的ROC曲線Fig.2 ROC curve of serum Lp-PLA2, suPAR, and apoM in the diagnosis of high-risk patients 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及發展過程復雜,脂質堆積引起的血管炎癥貫穿其中,Lp-PLA2、suPAR、apoM是幾種與血管炎癥、脂質代謝密切相關的因子,分析其水平可能可明確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及嚴重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suPAR水平升高,apoM水平降低,且在不穩定型冠心病、病變支數較多、病情程度越高的患者中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提示血清Lp-PLA2、suPAR、apoM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冠心病患者病變程度。目前已有部分研究針對心血管患者血清Lp-PLA2、suPAR、apoM水平進行了研究,Luo等[12]開展的一項針對420例冠心病患者的研究顯示,冠心病患者人群血清Lp-PLA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且Gensini評分越高,Lp-PLA2的濃度越高;李永超等[13]開展的一項研究證實,冠心病患者血清suPAR水平顯著高于健康體檢者,且其水平與患者左室射血分數等參數存在一定相關關系;本研究與前人研究結果類似。分析各指標與冠心病發生、發展的具體作用關系,Lp-PLA2由巨噬細胞產生,可依附并表達于巨噬細胞、易損斑塊、富含脂質的病灶周圍,其病理作為主要為水解氯化磷脂,產生促炎因子及游離脂肪酸發揮因子趨向效應,誘導單核細胞向動脈管壁周圍聚集,促使巨噬細胞吞噬調節氧化修飾型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起始因子,因此其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14-15]。suPAR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斑塊穩定之間的關系仍尚未明確,uPAP主要表達于炎癥性細胞表明,這些細胞均為參與粥樣斑塊炎癥反應的重要效應細胞,在這一過程中uPAP表達上調,炎癥因子也可促使uPAP從細胞表面脫落形成suPAP,導致血清內水平升高[16-17];另外也有研究表明,uPAP在干擾基質合成、降解纖維帽方面也有一定調節作用,這些因素同樣可引起斑塊不穩定[18]。脂質代謝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及發展過程也發揮重要作用,HDL是機體重要的脂蛋白,其對動脈血管壁有直接保護效應,可逆向轉運膽固醇,引導膽固醇外流,引起巨噬細胞凋亡,增加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降低疾病進展,apoM是轉運HDL的重要載脂蛋白,可對前體HDL進行調節、轉運,因此其水平也可決定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19-20]。 盡管目前已有研究明確了Lp-PLA2、suPAR、apoM這些指標與冠心病的關系[21-22],但其對冠心病嚴重程度、危險性方面的評估價值仍有待研究探討。本研究以不穩定冠脈綜合征、中高危患者作為篩選評估的目標,結果顯示,血清Lp-PLA2、suPAR、apoM診斷ACS的AUC分別為0.727、0.689、0.681,3者聯合評估的AUC為0.762;血清Lp-PLA2、suPAR、apoM評估中重度冠心病患者的AUC分別為0.814、0.779、0.792,3者聯合評估的AUC為0.904,各指標篩選ACS、中高危患者的AUC>0.5,提示各指標對于冠心病危險性的評估均有一定價值,其中多個指標聯合價值更高,臨床上宜在經濟允許范圍情況下選擇多個指標進行評估。 綜上,冠心病患者存在血清Lp-PLA2、suPAR、apoM水平的變化,且其水平與病變嚴重程度相關,臨床上可通過檢測這些指標早期明確病情及嚴重程度,為后續治療提供一定參考。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未來仍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驗證。


2.2 血清Lp-PLA2、suPAR、apoM與冠脈病變支數、Gensini評分的相關性

2.3 血清Lp-PLA2、suPAR、apoM評估冠心病嚴重程度的價值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