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風影(山東省安泰化工壓力容器檢驗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4)
承壓類特種設備是石化企業的主要裝置,近年來,特種設備事故較多,直接威脅到人身安全和經濟運行,影響較為惡劣。在特種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特種設備的檢驗尤為重要,它可以及時發現設備的使用狀況,預測設備缺陷的發展趨勢,為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1]。截至到2020年底,全國共有特種設備綜合性檢驗機構447家,包括內檢機構、行業檢驗機構和企業自檢機構,各機構承接的工作范圍不同。這就導致不同機構間的管理理念和質量體系不同,工作流程存在差異,檢驗報告的模板不互通。而特檢企業的運營情況直接關系到為石化企業服務的水平。
特種設備檢驗工作的開展包括業務洽談、工程確定、資料審查、方案制定、檢驗工作開展、設備返修確認、檢驗記錄生成、檢驗報告出具、檢驗人員簽字蓋章,以及最后檢驗報告的郵寄和費用結算等環節,這個過程可能持續一到兩年,涉及人員較多。如果沒有一個可靠、明確的管理程序,可能會存在檢驗報告或者記錄的丟失,工作開展中責任不清,銜接不暢等問題,影響工作的開展,損壞企業的形象,造成人員和客戶的流失。
21世紀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各種軟件使得人們的衣食住行更加便捷,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企業來說,其生產管理信息化水平已經逐漸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何開發適應企業自身的軟件,讓軟件有針對性地輔助企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已經成為各行業較為關注的問題。
中小型企業一般人員規模不大,缺乏專業的信息化人才,對軟件的應用、維護、開發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面對生存問題,中小型企業很難投入大筆資金完成“先信息化,再做業務”的要求[2-4]。這就要求信息管理軟件的開發要具備以下要求:(1)充分結合企業現有的信息管理程序,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管理機制。(2)軟件開發平臺比較簡單,開發周期短,實用性強。(3)數據便于導出分析,與企業的匹配性強。
本軟件采用C/S架構(客戶端/服務器端),可以保證檢驗結果信息的安全性,并可方便應用于局域網內。客戶端安裝軟件,用戶可以登入系統,根據權限對信息進行錄入、查詢、導出等工作,還可以根據檢驗結果數量查看各工作的進度。對數據庫的各項操作是通過結構化查詢語言(SQL)。服務器端安裝數據庫,用來存儲所有數據信息,管理員對該數據庫設置定期備份,防止信息丟失或者其他人員誤操作。
某小型特檢企業原工程管理流程包括業務洽談,開展檢驗工程,到檢驗報告錄入,再到發放、存檔報告。其中最為關鍵、持續時間最長的便是開展檢驗工程,但是原管理體系中這項工作完成僅由一個人承擔,包括任務分配,人員調派,最后檢驗人員出差和工作量的統計。至于實際完成效率,檢驗記錄上交等情況全憑自覺,缺少有效的監督機制。
目前,企業已經開發了檢驗報告錄入系統,但是具體工程開展仍延續著一人負責的情況。檢驗工程的開展涉及到的人員多、工作時間長,經常出現具體檢驗工程誰負責不清晰,檢驗記錄誰出具不清晰,檢驗記錄丟失,以及檢驗記錄出具拖沓,年底人員工作量統計繁雜的情況。
為此,將檢驗部工作劃分為三個部分,如圖1所示,明確分工。同時,將創建工程編號提到檢驗任務開始,實現一個工程編號的全周期使用,便于工程進展的監督和后期檢驗報告或者記錄的查找;將檢驗記錄編號的編寫提到資料審查之前,并分配給具體的檢驗人員,由具體檢驗人員負責后續的完成和上交,最后匯總到審核人員處,審核人員可以根據前期檢驗組長索要的記錄編號來核實某一個工程檢驗記錄是否上交完畢,具體誰負責的任務沒有完成,從而實現檢驗工程的全過程全人員監督工作。

圖1 工程開展流程圖
最終,將檢驗部每個人錄入的檢驗記錄和檢驗組長錄入的檢驗人員調動情況導出,匯總每個檢驗人員一年的工作量和出差情況。
系統中采用分級負責,層層監督的結構,在工程管理中分設了三個層次:創建工程,如圖2所示;錄入工程,如圖3所示;人員選擇,如圖4所示。由檢驗部負責人進行工程的創建,之后工程負責人負責具體工程的錄入和調度,由每個工程檢驗人員去完善和補充自己的具體檢驗工作情況。

圖2 工程創建

圖3 具體工程信息錄入

圖4 檢驗人員完成情況
程序設計中主要選用了ComboBox、 Edit、 DateTimePicker等控件搭建界面,在檢驗人員錄入具體信息中,軟件采用單次輸入統一存儲的方式。
將Microsoft Off ice Access Database作為后臺數據庫,Access是Off ice自帶軟件,使用方便。數據庫中設置了工程人員信息、工程信息、檢驗結果等多張表,并合理設置了表間關系。考慮到查看信息和企業各部門之間信息傳遞的便利性,本軟件提供了自動生成Excel報表的功能,可以將數據庫中各表方便地導出為Excel,主要代碼如下:

開展特種設備的檢驗,完善石化企業特種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對于監控設備安全運行具有重大意義。同時,特種設備每次的檢驗情況、同類設備使用過程中的缺陷情況等這些大數據對于定期檢驗也是至關重要的,既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檢驗方案,還可以對同類設備容易出現缺陷的位置和性質進行一定的指引,對分析缺陷出現的原因也有一定輔助作用。目前,由于數據庫尚未建立,各個特檢企業對于檢驗設備的數據收集情況參差不齊,各企業之間信息不互通,造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信息分散,不便于管理。特檢行業可以開發一個大的數據信息平臺,將不同檢驗機構的檢驗情況匯總到一個平臺,便于該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便于各個檢驗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