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娜
在部編教材使用中,我們需要研究教材特點,吃透教材編寫的理念和意圖,在注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中合理有效使用教材,達成素質教育的落實與推進。就部編教材而言,單元教學是建立在主題閱讀基礎上的,教材的使用不能孤立篇章教學,而是在單元全局觀下的主題式閱讀教學。
一、主題閱讀的認識和價值思考
在部編高中語文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必修教材的單元所選文章都具有同一主題,可以運用主題閱讀的教學策略。主題閱讀教學是讓學生在主題相同或相似的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分析、理解中掌握文本知識,拓寬閱讀視野,獲得閱讀技巧,形成閱讀能力和素養。
這里我們不妨看看部編教材上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是圍繞“青春”這一主題進行選文的,所選的七篇詩文抒發的都是青春情懷。《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致云雀》這五首詩歌都是中外名篇,但其形式、內容迥異,且表達形式多樣,如《沁園春·長沙》突出了煉字選詞,意象的選擇和意境的渲染等,《紅燭》則賦予“紅燭”時代新含義,運用象征、回環等藝術手法,錯落不一的句式也具有詩歌的形式美。而《百合花》《哦,香雪》兩篇小說主題都表現“感人的青春情懷”,小說的時代背景雖然不同、表達的情感和思想也有差異,但整體上還是青春情懷的抒發;就手法而言都有細節描寫、人物形象刻畫,但《哦,香雪》的“細節描寫”更側重的是心理描寫。如此,就部編教材上冊第一單元而言,學生主題閱讀的重點是主題,即青春生活、青春認知和青春情懷。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就每一篇的重點進行認識、理解,進行深度閱讀;還可就不同文體、形式與表現方式等進行比較閱讀;從而在篇章與群文閱讀的整合中學會總結與歸納,獲得對不同文本在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以及情感表現等方面的認識和異同點分析。進行主題閱讀,會獲得不同文本的閱讀分析方法,不僅獲得同一主題的不同寫作方法的認知,還可以提高寫作技巧的感知,提升閱讀技巧和文學素養等綜合素質和能力,獲得情感的吸納和心靈的滋養。
二、主題閱讀的開展和推進策略
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在體例上進行了創新,單元設計都是在同一主題下選文。因此,單元教學中要有群文閱讀、單元學習任務,注重主題閱讀的開展。我們在主題閱讀活動開展中,要有單元的全局觀、整體意識。在單元主題閱讀開展和閱讀教學推進中要有一定的策略。
1.確定主題,研究篇章教學側重
因為單元所選課文是圍繞同一主題,因此,教師在教材研究和教學研究時要確定主題。如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第一單元的教學,我們可以通過單元提示和單元學習任務,明確單元群文閱讀的共性,即主題。這一單元的主題是“青春”,青春是懷有美好的夢想、純真感情的花樣年華;正值青春的學生對人生、未來有著一定的思考。如此,就這一主題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感受到青春的美好,還要有對社會、理想、責任等的思考。就篇章的學習,要讓學生從感時憂國、抒發情懷、或感悟人生、思考未來等角度來認識青春、體悟青春的價值;還要能從“文”的角度,認識具體篇章中的特色的文學表達,理解詩歌運用意象抒發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說敘事和抒情的特點;能從語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賞詩歌和小說,獲得情感和文學藝術的審美體驗。
如此,我們在主題閱讀教學中,首先要確定主題。在單元教材的使用中關注每篇課文的學習與教學的側重,可采用“拼盤式閱讀”,注重量的豐厚,或是“互補式閱讀”突出知識與能力整合的閱讀,或是“遞進式閱讀”,以由淺入深的問題引領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閱讀。
2.以生為本,有效整合閱讀文本
就教材單元教學而言,我們以往是重視精讀課文,輕視自讀課文,而且多是篇章教學,較少進行比較和群文閱讀活動。而在主題閱讀推進中,我們要著眼于單元整體,開展整合閱讀活動。就部編教材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而言,我們要學習詞《沁園春·長沙》與近代詩《立在地球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之間的創作特色上的異同,讓學生了解詞的特點和近代史藝術三美;還要指導學生能從詩歌意象的選擇、表現手法的藝術特點等去欣賞。如在第二課時的四首現代詩歌學習中,我們基于“青春情懷”的主題,讓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通過知人論世、意象鑒賞,手法分析,在歌以詠志中品味每一首詩的藝術特色和思想意蘊。還要設計任務和活動,讓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合作性,以整合閱讀、群文閱讀的形式,在誦讀和探究并用下理解和感受作品中表達的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從而理解青春的價值。
有效整合的角度要鮮明,就這一單元的詩歌整合而言,我們的重點是詩歌的共同主題——青春情懷是如何表現的,在表現中有什么藝術之美。
3.加強設計,在比較閱讀中提升
主題閱讀不僅讓學生對某一主題有深刻的認知,更在通過不同的文體、寫作藝術來獲得情感的共鳴和閱讀、寫作素養的提升。部編教材上冊第一單元的幾首現代詩歌的學習,我們在學生大致理解詩歌內容,掌握詩歌寫作藝術和思想情感的基礎上,設計比較閱讀的任務,讓學生“品讀青春詩歌,詮釋青春內涵”。可先和學生一起閱讀和分析同主題的顧城《一代人》,并按照“簡介+詩句+青春關鍵詞”進行閱讀歸納。如:郭沫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一文寫在五四運動之后,是其新詩代表作之一(簡介)。“不斷地毀壞,不斷地創造,不斷地努力喲”。(引用詩句)詩人鼓勵青年解放思想,打破束縛,“毀壞”舊世界、舊文化來創造一個新世界,新文化。(以青春關鍵處為線索,完整表達詩歌主旨大意),如此,在詩歌中欣賞和青春有關的關鍵詞句,我們明白了從多種角度歌詠青春,如《紅燭》中“紅燭啊!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以自比紅燭來表達對家國的深情熱愛以及默默奉獻的情感,《峨日朵雪峰之側》中表達要“征服”青春就要積極進取,超越自我以及默享自然賜予的情感,等等。
在《百合花》和《哦,香雪》兩篇小說的比較閱讀中,我們可以先研習《百合花》,以主題為中心,談談小說中的人物、情節和環境,突出人物形象塑造中的細節描寫的方法,之后,讓學生進行合作,對《哦,香雪》中的人物、情節和環境等進行閱讀分析,并與《百合花》的寫作藝術進行比照,最后在主題的比較中感受不同時代人物的青春意蘊和價值。
另外,還要注意讀寫結合的運行。這一單元的學習任務是“學些詩歌”,我們可以再次就 “青春的價值”這一主題聯系自己的閱讀、生活進行討論,并結合具體的詩歌,圍繞“意象”和“詩歌語言”等談談詩歌創作,進一步學習詩歌的“三美”,指導學生結合本單元詩作和能夠引發你思考的其他作品,發揮想象寫一首詩,抒寫你的青春歲月,給未來留下寶貴的記憶,進行現代詩的寫作訓練。
總之,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特點適合進行主題閱讀教學的開展,但是我們要認識到主題閱讀教學不止情感主題一種,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地確定主題,如四首詩歌的群文閱讀、比較閱讀,我們也可以將寫作藝術作為主題進行閱讀學習,在主題引領下,獲得不同文本的閱讀分析方法,獲得閱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