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明娟 馮勤娜
數學給人的印象往往往是抽象的、枯燥的,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需要借助一些手段來激發他們的興趣,調動他們的認知情感,促進他們對數學問題的深入思考,于是,創設情境成為教學設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教師們已經充分認識到情境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并且積累了很多優秀案例和實踐經驗,小學階段所說的情境是寬泛的,對它的理解也是多元的。但只有與已有經驗聯系,與新的知識聯系,才可以稱為有意義的情境。
一、創設情境要有情趣。
基于數學知識的特點,數學有時顯得有些嚴肅,讓情境承擔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任務,喚起學生的積極情感,無疑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可以通過設計有趣的人物形象,講有趣的數學故事,做有趣的數學游戲的方式方式的選擇,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定要有情趣,在多年的實踐中,精心設計一個個有趣的情境,而且形式豐富多彩。
二、創設情境要有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許多學習內容和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基于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他們對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親切,容易產生研究的關注點,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實踐價值,教師有責任在教學的同時將數學知識和生活進行聯系,而這首先需要教師具備這樣的意識,并注意收集相關素材加以改造,為我所用。基于這些,我從孩子們的生活中提取數學學習素材,使他們感受到課堂教學是來自生活的,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課前的調查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體驗,生活中他們可能沒有刻意做過這樣的事,如今親自感受一下物體的輕重、多少,帶著這種感受回到課堂教學,有了具體的情景作為載體,此時的數學是真正“活”的數學,他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善于利用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情境,發掘其數學內涵,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數學,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以信手拈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數學一日生活的密切聯系。正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數學和現實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的、現實的情境中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自主體會學習數學的過程。在小學階段,受學生年齡和知識經驗的影響,創設情境有時需要適當對現實生活進行再加工!
三、創設情境要有問題
創設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情境,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學生總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中不斷思考,而這一系列問題,往往來源于教師精心創設的有思想的數學情境。例如,“能安全過河嗎?”在講授平均數時,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小明身高155厘米,他要過一條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河,會有危險嗎?這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全班同學立刻分成兩大陣營,一組認為沒有危險,一組認為有危險。老師沒有急于肯定,更沒有否定,而是請各組派出代表闡述理由。一場精彩的辯論開始了!
甲方:“我們認為小明不會有危險,因為小明身高155厘米,而平均水深只有110厘米,小明站在河里時水不會沒過他的頭。”
乙方:“請問甲方,什么叫平均水深110厘米?”
甲方同學撓撓頭說:“平均水深110厘米,就是深水和淺水勻乎勻乎,中間的那個數。”
乙方緊追不舍:“如果小明站在了深水的地方呢?”
甲方同學支支吾吾,很不好意思地站在了乙方。
多么有價值的爭論!在爭論中大家對于平均數的概念有了本質的理解,這才是創設情境的真正目的。情境要有鮮明的學科特點,學生能從中自然地提出數學問題,這就要求情境富有挑戰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從情境中尋找數學問題,而利用情境解決問題,實現數學理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情景要由數學的味道!
四、創設情境要有互動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向交流的活動,情境的創設應促使這種交流更加有效。為此,要讓學生以情境主人的身份參與其中。角色扮演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經歷整個過程,通過角色扮演感受、學習數學,這就是師生互動的課堂。例如,方程是什么?
一提到在“方程”一課中應該滲透哪種數學思想方法,老師會不約而同的說出模型思想,但如何讓五年級的學生感受到模型思想,體會到每個方程式都是一個模型,又是一道難題。
當學生們經歷了操作、分類等一系列活動,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出了“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時,老師并沒有就此寫出課題,而是指著20+x=100這個式子說:“大家已經知道了什么叫方程,誰能結合這個式子來說一件事,這件事能用這個方程來表示。”一個男孩子打破了短暫的沉寂,“媽媽帶了100塊錢去超市,花了一些錢后,兜里還有20塊,這件事就能用這個方程來表示。”“桌上有20塊巧克力,把盒子里的一些巧克力倒在桌上后,桌上就有100塊巧克力了。”“原來有20張紙,又拿了一些,就是100張紙了。”學生們說得頭頭是道,聽得津津有味,他們講得一個個小故事都可以用同一個方程式來表示。
在這節課上,學生們不僅能夠用語言描述方程的意義,而且認識到只要數量關系相同,同一個方程式能夠嵌入不同的情境中,感受了方程式既簡單又強大。模型思想的種子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在學生幼小的心田里扎根了。
情境創設的方式是多樣的。強調學生主體參與的情境創設有助于促進學生調動多種感官特別是思維的參與,從而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生成智慧。
總之,創設情境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精心準備,請進內容的選擇,要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而且是學生感興趣的,還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比如低年級的情境內容主要以激發興趣為主,卡通人物可以多一些,到了高年級要逐步過渡到以突出數學的本質為主。另外,情景內容有時要經過加工,特別是一些關于生活實際問題的,要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適當加以改造。比如是教師講故事還是以動畫形式呈現,是教師的直觀演示還是讓學生親自實踐,無論以什么樣的形式,在整個小學階段都要突出生動、有趣、形象的特點,同時,以學生是否能夠從中發現數學問題為評判情境優劣的標準,還要注重平靜創設的效率,不能占用過多的時間。情境創設已經成為教學環節不可缺少的內容,將數學的思想方法蘊含在情境之中,可以引導學生從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嘗試驗證等外在活動,向內在的方法歸納、思想概括、規律形成等數學思維的發展邁進。在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的同時,感受數學的力量是創設情境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