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明勇
摘 ?要:教育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是我國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發展校際間互助交流是教育資源平衡發展的關鍵因素。校際間的互助有利于促進雙方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利于教育資源平衡發展,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促進雙方學校共同建設和諧文明的校園。
關鍵詞:校際間;互助發展;探索
我校是國建希望中學,目前貴州省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到我校幫扶,我校教師分批次到這個學校去跟崗學習,每次學習十天,主要學習教學經驗,班主任管理,以及學校的各方面管理。同時,我校還與貴州省義龍新區魯屯中學開展教育教學交流活動,促進雙方共同的發展。校際間通過互相交流和互相幫助,讓學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教育質量,學校與學校之間也能相互幫助,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基于通過校際間互助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如下幾點發展策略,為之后校際間互助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一、校際間互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辦學模式多元化,規模大小不一,教育資源優勢互補不足
在給予幫扶我校的幾個學校中,我發現他們的辦學模式各不相同,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尤其是在貴州,由于貴州少數名族較多,方言品類也比較繁雜,每個學校所收的學生可能來自好幾個民族,并且這些學校有大型學校,也有小村莊里面的學校,規模大小差距比較明顯,最主要的是在教育資源方面,各個學校在對接幫扶過程當中往往沒有目標和方向,不懂整合資源,了解自己教學資源哪些是比較好的,哪些還需要補充,因此導致了各個學校教育資源優勢互補不足的現象。
(二)教育資源豐富,但輻射區尚未形成
在校際間互助過程中,通常會有好幾家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的學校,他們擁有豐富的教學體系和課程內容,并且不管是在教學質量還是師資力量方面都是比較雄厚的,這也正是幫扶的意義所在,將豐富的教學資源分配到各個學校,但是由于信息溝通和環境條件的限制,這種校際間互助只是在一些市縣級學校進行,輻射區還未形成,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
(三)人才優勢明顯,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人才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重要了,在一二線城市中人才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各個中學師資力量比較雄厚,但是在六七線的小城市中往往缺乏人才,許多年輕人都不愿回鄉發展,因此在小縣城的師資力量是比較薄弱的,而正是因為這樣,教育資源的分配也會很不均勻,師資力量的分配不均也導致了學校教學質量普遍不高。
二、校際間互助發展的策略
(一)尋找每個學校的特色優勢資源,進行資源整合
在校際間互助發展過程中,我們應當通過相互幫扶幫助每個學校找出他們的辦學特色模式和特色的優勢資源,然后將每個學校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讓學生們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提高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水平。
例如,我校是國建希望中學,主要接受到了貴州省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和貴州省義龍新區魯屯中學的幫扶,貴州省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的優勢資源是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學校管理模式還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在受幫扶過程當中我們發現貴州省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中他們民族種類繁多,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各不相同,而正是因為他們這種不同的民族文化使得其成為了該校的一大特色。因此在被幫扶過程中可以讓我校學生了解和學習他們的民族文化,擴展學生的認知范圍。而貴州省義龍新區魯屯中學在幫扶我校時發現他們的老師創新性比較高,善于和學生溝通,他們學校中學生和老師關系比較親密,而這也是他們學校的一大特色優勢。我校教師應當向他們學習,在教學和生活過程中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促進師生關系的友好發展。
(二)擴大教育資源輻射范圍
教育資源是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校際互助過程中我們發現雖然學校教學資源比較豐富,但是輻射范圍比較小,受益群體也是比較小的,因此各大學校應當擴大教育資源的輻射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例如,雖然我校只受到了兩所中學的幫扶,,且在幫扶時大多都是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學生很少進行,雖然其他兩所學校教育教學資源比較豐富,但覆蓋范圍是比較小的,因此應當提倡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且在幫扶時提倡被幫扶的學校向下一級進行交流幫扶,以此來擴大教育資源的輻射范圍。
(三)將線下資源向線上資源轉換,縮小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帶來的影響
在進行校際間發展過程中,各個學校基本都是在線下到各大中學去學習參觀,它比較受時間和地區的限制,且由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在互助發展過程中教育教學資源的研究也容易受限,因此各大學校應當將線下教育資源與線上教育相結合,利用互聯網和智慧課堂,將優質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展現給每一個需要學習的教師和學生,減小由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而帶來的影響。
結束語:交際間互助發展過程中雖然存在許多問題,但是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并探討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互幫互助,推動了不同學校、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教學資源進行相互交流,使學生能夠享受到豐富的教學資源,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和知識層面,推動學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薛金.初中音樂學科校際互助研修探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3):52-53.
[2]許開紅.城鄉校際互助備課的有效實施——以江蘇省東海縣為例[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4(0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