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食品安全關乎民眾生命健康安全,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棟梁,幼兒能否健康茁壯成長,對食品安全的把關顯得意義重大。5~6歲幼兒在學齡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對其生長發育、智力成長、身心健康及日后學習生活都有深遠影響。研究其在學校和家庭中獲得的食品安全教育,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食品安全 5~6歲幼兒 食品安全教育
一、研究現狀
經過對國內外研究資料進行對比,筆者發現,幼兒安全類的文獻著作碩果累累,涵蓋幼兒交通安全、游戲安全、家庭生活安全等諸多方面,范圍廣、跨度大、研究多元化,而針對某一年齡段的幼兒安全教育的研究,尤其是某一年齡段的幼兒食品安全教育的探究更是少之又少。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幼兒的食品安全管理上,往往只是在孩子可能遇見危險前限制孩子的行動,甚至大聲呵斥,橫加干涉,而不是告訴孩子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這種限制代替教育的方式不僅阻礙幼兒對世界的探究欲望,打擊孩子的好奇心,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
二、研究對象
此次研究主要以自己園內5~6歲的幼兒為研究分析對象,大多數5~6歲的幼兒在本園內為大班的幼兒(共4個班,190人),該年齡段的幼兒有以下特點:
(一)生理方面
與0~4歲的嬰幼兒相比,此時期的兒童生長發育的速度相對減慢,腦神經及主要神經網絡發育持續并逐漸發展成熟。與成年人相比,他們仍然增長迅速,并且隨著活動的持續活躍,他們的身體需要攝取更多的營養。
(二)心理方面
5~6歲在幼兒園是大班年齡段,也是即將開始進入小學的一個年齡段。5~6歲是幼兒年齡新特點不斷鞏固和發展的階段,心理活動的泛化和意向性在這一年齡階段更加明顯。
1.學齡前的兒童都很好奇,但是5歲以后幼兒的好奇心和以前明顯不一樣。他不僅僅只是滿足于了解事情的表面,而是要弄清事情的真相。5歲兒童的活躍主要問題不是停留在自己身體的活動上,而是表現在發展智力的積極性方面上。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認識學習的興趣。
2.5~6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活動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體系。也就是說,自身個性的形成過程已經開始發展。兒童的各種心理活動是密切相關的,而先前的心理活動,也就是先前形成的態度,影響著隨后發展的心理活動和對待事物的態度。
(三)認知方面
5~6歲幼兒在認知發展方面,開始出現了有意識的自學控制和自身進行心理活動調節的方法,在認知學習活動方面,無論是通過觀察、注意、記憶的過程,或是思維認知和想象過程,都有了方法。
三、研究內容及評析
根據以上的研究和結合本園教學工作實際,出于對研究的可操作性以及現實意義的追求,我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對本園大班兒童食品安全教育的研究:
(一)對食品分類的認知能力
為了與專業的食品分類系統區別開來,在此,只研究孩子們初步的食品分類能力,即首先能否區分食物,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其次,能否對食品進行簡單的分類,如:固體食物與液體食物,干貨與鮮貨,雜糧與細糧,肉類與蔬菜等。
在各班設置生活模擬區,充分利用他們的好奇心與活潑好動,以圖片、模型或者實物為道具,將他們帶入超市或者廚房等情境中,寓教于樂,培養他們認識食物及區分食物的能力。有82.33%以上的孩子能區分出食品,而在進一步的食品分類研究當中,有54.64% 的孩子能完成食品的簡單分類。
(二)識別安全的健康食品的能力
如果說區分食品,完成簡單的食品分類是初級考驗,對大班兒童的更大的挑戰則是能識別健康食品。小賣部、小區商店、學校周邊的零食店、大型超市食品種類繁多、五花八門,在給孩子提供豐富營養的可能的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良誘惑甚至是致命危險。因此,孩子們能自己辨別健康食品尤為重要。
研究當中,以常見的辣條、熱狗、薯條、口香糖、卷粉、蔬菜、牛肉、時令水果等八種東西(前四種為零食,后四種為健康食品)為例,讓孩子們自主選擇,能完全挑出后四種食物的有42.73%的孩子,比預期的60%要少17.27%,而認為前四種為健康食品的孩子達到了75.61%。
可見,此期兒童對健康安全食品的認識能力上有待提高,同時也折射出我們在幼兒食品安全教育上的不足,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
(三)獲取食品的動機
此小項研究本意是研究孩子能否無需老師和家長的幫助,自食其力,自己獲取食品(包括偷吃零食)的能力。而研究過程中發現,他們獲取食品的動機更加有趣。在學校,因為都是統一安排午餐,孩子們都沒有自主選擇的可能性,所以,側重研究他們在家里獲取食品的動機。
有39.25%的孩子是因為的確肚子餓了而主動選擇吃的;有58.66%是純粹是因為嘴饞嘗鮮,這離不開廣告食品外包裝的誘惑;有12.73%的孩子僅僅是因為看見其他小朋友有而自己沒有,出于虛榮心央求家長買,這和撒嬌求玩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們家長都應該正視孩子的真正需求,懂得取舍,要有選擇性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四、食品安全影響深遠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關乎民眾生命健康,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棟梁,幼兒能否健康茁壯成長,對食品安全的把關顯得意義重大。5~6歲幼兒在學齡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對其生長發育、智力成長、身心健康及日后學習生活都有深遠影響。
(一)自律的可貴
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一樣,食品安全教育也只是此期兒童的一個教學內容,是平凡教育工作中的一環。但在食品安全教育當中,更多的是教會孩子能夠自律,在滿足幼兒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同時,使其懂得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二)他律的珍貴
歷來,幼兒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家庭、幼兒園、社會三方共同的責任,各司其職,責任不分輕重,缺一不可。5~6歲的孩童,處于學齡過渡期,心智未成熟,在選擇食品時,仍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這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幼兒園和家庭一起共同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對市場的監管力度,狠抓食品企業質量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嚴厲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用宏觀的巨手,為他們撐起食品安全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