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珍
作為語文教師都有著這樣的同感:作文,老師難教,學生難學,尤其是對于鄉鎮的小學生來說,知識面窄,可以提供的寫作素材較少,加上農村家庭的文化氛圍本來就不濃,其父母又不能提供這方面的幫助,因此寫作文成了小學生的一大難題,經常是提筆難下、無話可寫。有些學生為了應付作業甚至抄襲例文,有些學生雖然不抄襲,但胡編亂造,內容失去真實性。而有些學生雖能寫身邊的真人真事,但抓不住重點,詳略不當,平鋪直敘。如何才能讓學生把作文寫得真實、具體呢?通過反復的對比和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著手:
一、從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好玩是兒童的天性,快樂的事情學生都喜歡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是最有趣的。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是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寫作興趣能調動起來,寫作的積極性就高,作文的水平也就提高得快。因此,我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如參加大課間活動是學生最快樂的事情,是激發寫作興趣的最好方法。我抓住學生此方面的愛好,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游戲活動(如盲人找朋友、搶椅子、龜兔賽跑、兩人三足等),并以比賽的形式進行,設立獎項。在比賽前,讓學生明白比賽的規則,然后進行比賽。結束后讓學生把比賽的過程、場面、心情、感受寫下來。這樣讓學生去寫自己親身經歷的有趣味、有意義的事情,就感到寫作不困難,并且能把自己的感情真實地表達出來。
二、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留心身邊事物
觀察是獲取寫作素材的主要途徑,是作文寫真實、具體的前提條件?!墩Z文課程標準》提到:“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思考等多種途徑去搜集生活中的寫作題材”,為把作文寫真實、具體打好基礎。
觀察的方法主要有按順序觀察法、全面觀察法、細微觀察法、比較觀察法、多角度觀察法等。但在觀察前,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進行觀察,懂得主要觀察什么,使學生事前做到心中有數,把注意力集中在必須觀察的方面。觀察時,要讓學生掌握好觀察的方法,做到有順序地進行觀察。如,觀察植物“絲瓜”,我首先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去觀察,即按:莖——葉——花——果的順序去觀察。在觀察中學生知道了絲瓜的葉子長在莖上,花兒開在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瓜兒沒長大的時候尾端還帶有小花兒。隨著長大的過程小花兒慢慢地消失。學生通過這樣觀察寫出來的文章有順序、有條理。
注意了觀察的順序,還要教學生學會從多角度進行細微的觀察。如觀察“小狗”,我先抓住小狗的外形特點指導學生觀察。小狗的眼睛像什么?毛的顏色怎樣?尾巴的樣子如何?接著再從小狗的生活習性進行觀察。小狗喜歡吃什么?是怎樣吃、怎樣活動的?通過細微的觀察,從中發現小狗的可愛。這樣寫出的文章才真實、吸引讀者。
三、教會學生精心選材,確定詳寫和略寫的內容
學生通過對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頭腦中已積累了不少的生活素材,在寫作時要做到內容具體就必須精心選材,并確定好詳寫和略寫的內容,對詳寫的內容多動筆墨,進行具體寫作?!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這樣的素材才是最佳選材,所寫作文內容才會具體明確。
選好了素材,接下來的重點是教學生確定哪個部分才是重點“加工”,即要詳細具體寫的內容。我覺得最能突出中心的部分就要具體寫,這也是指導學生作文的重點所在。比如,寫《學打羽毛球》一文,我指導學生詳寫的內容應該放在“我”怎樣在別人的指導下學會了打羽毛球,并感悟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至于交代學打羽毛球的環境、天氣狀況等就應該是略寫的內容,決不能面面俱到。
四、指導學生學會細節描寫
學生學會選材并不夠,還須要學會細節描寫。在寫作時抓住“細節”才能使人物生動形象,在描寫細節時教師要作具體安排、細微引導。例如,在一次上語文課,天色昏暗,我走到講臺旁邊,把教室的光管開了,我就讓學生觀察這個細節后口述,當提問第一個學生回答是這樣的:“老師開著了光管。”我對他的回答表示肯定。然后指出這句話不夠具體,沒有把老師的動作、神態以及開光管后的情景表達清楚。接著我又示范了一次,這次學生觀察到的內容就豐富了,描述起來也就具體多了。有的學生不僅把我開光管時的神態、動作描述出來。還把開光管后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有個學生這樣說道:老師笑瞇瞇地走到講臺旁邊的開關前,伸出手輕輕地按了一下開關,只聽“嗒”的一聲,教室的光管著了,整間教室馬上亮了起來。這樣,學生就把要描述的內容生動具體地寫下來。
五、教給學生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
要把文章內容真正寫具體、生動,關鍵是如何靈活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比如,我指導學生寫杜鵑花。先確定了描寫杜鵑花的不同方面,除了寫其顏色、形狀、數量外,還應該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例如,遠看杜鵑花像燃燒著的一團團熊熊的火焰,近看朵朵張開盈盈的美笑臉,微風拂過,嬌嫩的花瓣們翩翩起舞……這樣把靜止的杜鵑花寫活,動靜結合,突出了杜鵑花的美麗可愛。有位學生把枯燥乏味的雨寫得有聲有色,他這樣寫道:“調皮的雨娃娃嘻嘻哈哈地來到校園的綠化帶,她像一位化妝師,把樹哥哥的衣服擦洗得油亮干凈,把花兒姐姐的臉蛋粉裝得嬌美動人,把小草妹妹的秀發梳理得井井有條……又比如,指導學生寫敘事的作文時,我教他們如何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這些要素的寫作技巧,怎樣運用各種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才能使文章的語言優美生動、逼真。學生學以致用,有位學生在寫《踩滑板》這么一件事的文章時,竟能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把滑板由坡頂向底部沖去的那扣人心弦的一幕寫得栩栩如生,讀后讓人身臨其境。
此外,要使學生把作文寫具體生動,還要求學生要多讀、多思、多寫、多改,特別是多寫作文、多修改作文,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
總之,要教會學生把作文寫真實、具體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善于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教給學生選材的方法和寫作技巧。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作文就能寫真實、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