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形勢下,各高校愈加關注本校學生傳統文化課程的受教育質量。為幫助大學生學習、掌握傳統文化課程,授課教師應該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水平,對自身傳統文化授課方式、授課內容加以完善。本文以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為中心展開探討,并從多角度對其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時代;傳統文化;高校學生;教學策略
前言:傳統文化的有效學習,能夠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其能夠向著正確方向不斷發展、進步。基于這一情況,各高校教師應該安排專業課程輔助教育。并在講解其他課程時,合理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內容,使大學生能夠在優質條件下,全面接觸、學習傳統文化。現如今,上述教育工作已然得到有效落實,各高校傳統文化課程授課水平也大幅提升。
一、創建優質的傳統文化教學環境
傳統文化是高校教育、社會發展的基石。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水平不斷提升,能夠為其未來學習、發展打下基礎,直接影響大學生長遠發展。經實踐發現,教師參考課程需要,在校園內創建優質的傳統文化學習環境,對大學生傳統文化的有效學習十分有利。當校園內充滿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氣息時,大學生對相關課程的學習興趣也將大幅提升。當大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傳統文化時,其學習效率、學習質量將顯著提高。這就要求各校教師積極組織、開展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實踐活動,以營造優質的學習氛圍。
比如,教師可以參考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在校園內組織社團活動。大學生本身業余時間較多,教師借助社團活動,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授課效果十分理想。為保證社團活動的開展質量,教師還應該發揚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對此,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學生感興趣的社團,并鼓勵學生自主創建、經營社團。隨著武術社團、書法社團的順利組建,傳統文化逐漸融入大學生學習生活當中。大學生在這一優質環境下,將自主參與傳統文化學習活動,且能夠基于個人興趣,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除上述社團活動之外,各高校還可以組建文化長廊、開展知識競賽等。這些活動均需與傳統文化課程相關。經實踐發現,大學生長期處于傳統文化環境下,將受到良性影響,且將更加自主、樂于參與相關學習活動。筆者認為,文化氛圍對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有重大影響。各校教師應該主動創建優質的學習環境,確保上述教育工作能夠得到全面落實。
二、對傳統文化授課方式加以創新
當代社會,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已然被人們應用在各個領域。經實踐發現,教師合理借助網絡優勢,開展傳統文化教學活動,能夠使其授課質量大幅提升。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提升自身計算機應用水平,并合理借助網絡技術,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授課活動。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考本校社團需要,創建相應的公眾號。經實踐發現,學生將各自社團的公眾號宣揚出去,并借此吸納新社員,其工作落實效果將顯著改善。在日常活動中,學生應該發揮自身主體作用,編輯與社團相關、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并發布在公眾號當中。尤其是在傳統節日時,各社團應該大力宣揚傳統文化。在節日氣氛、相關文章的影響下,大學生對傳統文化了解地更多,且更愿意探索傳統文化相關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優勢輔助授課。經實踐發現,教師借助網絡優勢,對自身傳統文化課程授課方式加以改進,能夠使其授課方式愈加精彩。這一變化,將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自主參與傳統文化學習活動。
三、對傳統文化授課內容加以優化
傳統文化教育工作已然成為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在新形勢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明顯提升,且能夠自主完成預習、復習等學習任務。在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開展期間,相關教師應該明確這一點,合理借助課上時間,向班級學生介紹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對此,教師可以結合課程需要,編訂相應的電子課件輔助授課。課件中應該涉及傳統文化基礎內容、延伸內容,確保相關內容能夠將傳統文化的哲學意義展示出來。哲學社會科學等課程的順利開展,能夠幫助大學生獲知更多的傳統文化內容。除理論教學之外,各高校還應該結合傳統文化課程教育需要,安排相應的實踐課程輔助教學。
比如,高校教師在講解傳統美德相關課程時,即可以借助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輔助授課。授課期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班級學生展示“孔融讓梨”等故事內容,并借此介紹傳統美德。為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相關內容,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深入社會,在實踐中驗證所學知識。經實踐發現,大學生積極參與志愿者實踐活動,主動去往傳統文化氣息濃郁的地區參與實踐,能夠使其傳統文化課程學習效率大幅提升。各高校傳統文化教學水平也將因此不斷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教師結合時代發展形勢、傳統文化課程教學需要等展開授課,能夠使當代大學生得到優質的傳統文化教育。對此,各校應該安排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輔助授課。并主動為班級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踐機會,使其能夠在親身參與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真正掌握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在教師、高校學生的日益努力下,傳統文化授課形式愈加豐富。各高校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質量也明顯改善。
參考文獻:
[1] 魏素敏,韓潔.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傳統文化教育淺議[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 2020(05)
[2] 呂延,司舒璠. 高校傳統文化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路徑[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01)
[3] 陶國立.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新時代大學的重要使命[J].現代教育管理. 2020(08)
[4謝志勇. ]文學經典在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特征及其實現路徑[J].宜春學院學報. 2020(10)
[5] 肖亦聰. 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現狀與對策初探[J].海峽科學. 2019(04)
[6] 盧坡,方勝. 當前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4)
[7] 王新光,高翔. 網絡對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 2019(17)
[8] 思齊. 傳統文化教育研討會在鄭州召開[J].中州學刊. 2018(07)
作者簡介:
王俊雷(1985.10—),男,漢族,籍貫: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哲學、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