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呂藝鎮屯田學區中心校幼兒園 周素敏
繪本是幼兒除教師、家長之外的第三個引導者,繪本的教育作用不亞于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作用。基于繪本生動形象、簡單易懂的特點,幼兒更容易從繪本中獲取自身對某一事物的認知,并提升對生活的理解。在幼兒教育中,繪本教學已經成為一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同時眾多教師的研究也給繪本教學在幼兒園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提升幼兒園教育教學效果的目的,本文對如何提升繪本教學的成效進行探討。

繪本教學是一種與語言教學沒有沖突,并能對幼兒教育進行有效補充和拓展的重要途徑。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和圖片展示,繪本讓幼兒的識字過程變得具有趣味性,讓圖片也具有教育性。繪本教學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是幼兒教學的有效輔助和補充。繪本的形式可分為手偶書、觸摸書、有聲音樂書、翻翻書、3D立體書、貼紙書、異形場景書、角色扮演書等。
繪本對于幼兒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從繪本的模式就能看出繪本教學的優勢性。
繪本由大量的圖片組成。3~6歲幼兒對圖片的敏感度更高,而對文字的敏感程度略低,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涉及過多的文字,幼兒的興趣就會降低,其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也會降低;但如果教師能將豐富的圖片與教學活動有效結合起來,活動的有效性會大幅提高。
繪本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幼兒繪本之所以能在全球風靡,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因為其確實能對幼兒產生一定的教育引導和啟發作用——很多繪本都有一個或淺顯或深刻的道理,能讓幼兒獲得一定的生活技能、經驗或人生啟示。

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的時候應當明確該活動是培養語言、文化、性格塑造還是其他,只有明確了活動方向才能準確選擇繪本,并確定繪本的使用方式和時機,并在實施過程中做出合理的評價。
繪本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活動的實際開展情況確定合適的繪本素材。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繪本閱讀和其他活動結合在一起,將繪本的教育價值發揮到最大。以《逃家小兔》繪本閱讀為例,在閱讀完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編故事、演故事的活動,讓幼兒演繹逃家小兔中講述的故事,并講給自己的小伙伴聽,以此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以《一根羽毛不能動》繪本閱讀為例,在活動結束之后,師幼可以玩一玩“123木頭人”小游戲,深化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并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在實際的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采用豐富多樣、多種教學活動結合的方式,充分將繪本的教育價值發揮出來。
實際上,每本繪本都可以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并通過趣味的方式展現出來,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繪本的內容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通過有效引導和繪本圖畫局部展現,讓幼兒對繪本有更加深刻的認知,讓課堂更具趣味性和互動性。
在做一些小游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如音樂的播放、圖片的展示等讓幼兒更加積極有效地參與到游戲中來。
但是教師在繪本閱讀中借用多媒體時需要確定多媒體參與繪本教育的時機合適。例如用繪本中的故事和圖片來讓幼兒了解大自然中“雨”的概念,教師可以在幼兒了解雨的成因及相關詞匯后播放一部童謠片或歌曲來引導幼兒唱歌,讓幼兒把雨與自己的生活關聯起來。
幼兒會對自己喜歡的書產生好奇心并激發自己的學習動機,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當循序漸進開展繪本閱讀相關的活動,讓幼兒自己選繪本、自己表演,例如“我最喜歡的繪本”“有聲有色繪本表演”等。
同時,幼兒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在進行繪本閱讀的時候,教師應當盡量減少或不用量化的評價;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體會到快樂而不是考核條件,避免繪本教學過于貼近小學化教育。
另外,也要引導幼兒家長充分理解、認可并支持繪本,利用繪本提升幼兒閱讀的興趣。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繪本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兩大優勢,并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引導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話題。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引導、有趣的活動設計讓幼兒更主動參與其中,充分發揮繪本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