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陳鵬 侯汶利

傘球化背景下,計算機輔助翻譯是目前最流行的翻譯趨勢,普及并應用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是目前高校外語專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學師生為研究對象,對成都理工大學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通過分析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的實踐價值,提出了輔助翻譯技術教學改進策略,旨在為有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意見。
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實踐價值
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可以幫助譯者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翻譯工具,借助文字識別轉換軟件,把傳統的紙質文檔識別成電子文檔,再借助格式轉換軟件把文檔轉化成與翻譯軟件的兼容格式,避免重復勞動。總體來說,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的實踐價值可以分成以下幾點:①上課模式設定為一半教師講授,一半上機練習,在上機訓練環節引導學生了解翻譯行業中計算機輔助翻譯的實際應用,更加熟練地掌握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使用方法與數據分析方法;②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是一種具備交互性質的教學模式,是在校園網、多媒體教室與互聯網創建的共同教學環境中開展的教學環節,使學生在更加直觀、立體及生動的環境中拓寬自身信息資源庫與知識結構;③可以讓學生更加及時地接受信息與反饋,發現自己的不足,分析多種譯法存在的不同與優勢,主動解決問題,養成勇于創新、互相協作的良好品質。
成都理工大學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教學現狀
通過調查成都理工大學擔任翻譯課程的17位教師、60名接觸過CAT技術的翻譯學習者,了解到80%調查對象對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持肯定態度,但需要改進。60%的學生認為相關專業軟件使用受限,未能達到效益最大化。60%學生認為該課程過于枯燥單一,應該更進一步接軌職業翻譯、面向翻譯巾‘場,承接一些翻譯項目。另外,絕大部分師生也認為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達到1+1>2的效果。
成都理工大學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教學改進策略
設備和資金的投入
采購相對專業的計算機輔助軟件,為師生主體搭建良好的虛擬平臺,實現知識架構的拓展。比如,就筆者班級來說,教師會把部分軟件下載到班級QQ群里,由學生自己下載。
“職業翻譯”課程開設
成都理工大學針對計算機輔助翻譯,創設傘新的“職業翻譯”系列課程,具體覆蓋商務翻譯和利技翻譯進階、質量控制、項目管理及軟件使用等諸多內容,同時依據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教學方法、課程設置及評價體系等。
校企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是當前較為熱門的合作方式,通過教育機構與翻譯公司之間的結合,豐富教學課程,實現培訓認證合作,提升翻譯領域資源的共享程度。另外,采取校企合作,更能夠促進“雙導師”制的形成。
大型筆譯項目承接
針對實驗室的應用功能,能夠完成多元化的合作筆譯項目,并且依托所具備的技術優勢,為大型會議活動提供譯稿處理服務,在深化社會效益的同時提升經濟效益,這對于成都理工大學翻譯教學的影響力提升大有裨益。
社會培訓與考試
在完成實驗室建設并投入運行后,可以針對Trados培訓內容,面向社會開展SDLTrados認證考試培訓業務,同時立足自身積極申請成為SDLCertification全球認證考試考點,不斷提升自身的影響力與專業性。
計算機輔助翻譯可以對傳統模式的翻譯教學起到拓展以及輔助作用。社會在不斷發展,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將會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其推廣價值也會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