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

微軟近日宣布,將從2022年6月15日起全面停止對IE瀏覽器的支持。IE這款曾讓微軟風光無限的瀏覽器,即將正式謝幕。
在全球商業史上,IE瀏覽器是一個傳奇,但它締造傳奇的過程卻頗具爭議。
IE是為狙擊一款叫做網景導航者(Netscape Navigator)的瀏覽器而誕生的。網景自1994年面世起,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就占據了全球瀏覽器市場70%以上的份額。為此,比爾·蓋茨聚集了微軟的一眾工程師,在“抄小路”買下Spyglass Mosaic源代碼的基礎上,在幾個月時間里推出了初代IE瀏覽器,并宣布將IE瀏覽器和Windows操作系統捆綁銷售,免費提供給用戶。
瀏覽器大戰的形勢陡然改變,網景節節敗退,被迫在1998年5月向法院發起了針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微軟因為不正當的捆綁行為而背負了欺凌者、壟斷者的罵名,但它終究如愿主宰了瀏覽器市場。到2003年,IE瀏覽器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達到了驚人的95%。
可以說,在全球商業史上,第一個搞“二選一”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不是2010年“3Q大戰”中的騰訊,也不是這幾年的淘寶,而是1996年的微軟。
缺少對手的微軟放慢了對IE瀏覽器進行改良和升級的腳步。IE的諸多漏洞和微軟的遲緩動作給競爭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在IE6誕生后的十年內,Mozilla火狐、谷歌Chrome、蘋果Safari等諸多強勁的競爭對手接踵而至。
2012年,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首次被Chrome超越。2015年,IE的市場占有率首次跌破20%。到今天微軟宣布要終止IE瀏覽器服務的時候,它的市場份額只剩下不到2%。
這是不是意味著微軟的末日到了?還真不是如此。微軟的市值在過去的兩年里翻了一番多,達到近2萬億美元,位居全球公司市值前三。
微軟憑什么?微軟選擇了“刷新自己”。刷新是指在不完全拋棄舊東西的基礎上,把新東西刷出來。這是微軟正在做的事——沒有與過去完全決裂,但力求在新的頁面上有所突破。
微軟所謂的“刷新戰略”并不是開發一個比Chrome更先進的瀏覽器,而是進行重大的戰略轉移,把微軟的戰略核心轉移到新的戰場上,那就是對云計算、混合現實、量子計算等等關鍵技術的研發。
在更具有未來性的技術上,微軟嘗試借助混合現實技術構建這樣一種計算體驗——數字世界和你所在的物理空間合二為一,你的視野本身就是一個計算面,你需要的數據和應用可以出現在你希望的任何地方。
它也在嘗試通過量子計算來超越摩爾定律的限制,從而在計算能力上獲得革命性的突破。
微軟宣告了IE的謝幕,但它正在書寫激動人心的重生故事。
所以今天微軟對IE瀏覽器的徹底拋棄,就好像一個人脫下了一件完全陳舊和不必要的戰袍。
沒有一種戰略是永葆青春的,沒有一場勝利是永久的,沒有一個產品是不朽的,沒有一支團隊是戰無不勝的,有的只是刷新、刷新、不斷地刷新。
IE即將謝幕,但微軟正在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