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昆山市以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探索建立高素質農民制度”試驗任務為依托,健全培育制度、強化體系建設、配套扶持政策,扎實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昆山市職業農民培育指導站(農廣校)作為高素質農民培育專門機構,推動高素質農民培育向兩頭延伸,實現高素質農民培育前端有政策引導,后續有制度保障,探索形成一體化、全網格培育路徑。
一、基本情況
昆山市職業農民培育指導站成立于2017年,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立足“產業有人才、養老有保障、農民有技能、服務有組織、經營有效益”的目標,系統制定教育培訓、認定管理、跟蹤服務等政策文件,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創新培養模式,通過定位委托培養、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把大學生培養成高素質農民、把高素質農民變成大學生,培養優秀農業農村人才;推動出臺金融信貸、保險補貼、社會保障等扶持政策,搭建產業對接、技能提升平臺,推動高素質農民全面發展,探索形成了全網格高素質農民培育路徑。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激勵型培育:評選鄉土人才。在省內率先開展鄉土人才評選,創新出臺《昆山市鄉土人才評選暫行辦法》《昆山鄉村振興人才(鄉村治理類)評選實施細則》,推選一批優秀鄉土人才成為勞動模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舉辦“昆農匠”技能比武,通過農業知識競賽、農業人才評選、職業技能比武、農產品評比,打造產業名人和品牌代言人,提升產業影響力和競爭力。
(二)互助性型培育:組建鄉土專家培訓團。選拔奉獻精神好、群眾基礎好、服務意識好、專業素養好、產業發展好“五好”的鄉土專家,組建專家團,按照服務時間不分白晝、服務地點不分遠近、服務對象不分親疏、服務場所不分內外、服務回報不分取舍的“五不分”標準,對農民進行互助幫扶。目前鄉土專家團已有專家25人。
(三)提升型培育:分級認定高素質農民。出臺《昆山市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細化認定標準,按照農民自愿原則,分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技能服務型認定高素質農民。已累計認定高素質農民1472人。制定《昆山市中高級高素質農民(生產經營型)評審細則》,按照文化程度、教育培訓情況、生產經營規模、輻射帶動能力和生產經營效益,分初、中、高三級認定高素質農民并建立名錄,分類開展培育。目前已認定高素質農民中級54人、高級16人。
(四)專業型培育: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農業農村部門聯合人社部門開展專門針對高素質農民的職稱評審,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原則,注重實際技能和業績,放寬評審條件,首次評出19名高素質農民獲助理農藝師和水產工程師等職稱。
(五)素能型培育:提升高素質農民學歷層次。出臺《昆山市農業專業人才定向培養實施細則》,聯合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定向培養農業委培生,學生畢業后在高素質農民崗位工作可享受2萬元學費補助。目前已經招生五屆、144人。制定《昆山市高素質農民成人學歷教育實施方案》,鼓勵高素質農民參加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函授本科及大專學歷教育,取得學歷證書后給予一次性100%學費補貼。目前已經招生3屆,學員272人。
(六)競技型培育:創業大賽和技能比武。舉辦農業農村創業創新大賽、十佳新型職業農民創業之星評比、插秧機技能競賽等,激發各類農業農村人才干事創業的熱情,形成以創新帶創業、創業帶就業、就業帶增收的良性互動局面。
(七)典范型培育:持續組織開展十佳高素質農民評選。通過選手路演、查閱申報材料、專家提問等環節,由專家及大眾評審進行綜合得分,根據得分情況評選出十佳高素質農民。十佳高素質農民每人獎勵10萬元。
(八)行規型培育:制定高素質農民守則。出臺《昆山市高素質農民守則》作為高素質農民職業操守準則,規范職業農民生產經營行為,提升職業道德素養,促進職業農民自覺履行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同時,建立懲戒機制,將開展非法營利活動、制造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破壞生態環境等失信人員列入黑名單。
(九)實戰型培育:建設田間學校。按照“科技引領、規模適中、效益顯著”的原則,選擇10個主體列為農民田間學校(實訓基地)。把培訓搬到農民田間學校,做到操作訓練有陣地、學習觀摩有場所。目前擁有國家級(省級)田間學校1所,蘇州市示范性田間學校3所,昆山市示范田間學校6所。
(十)扶持型培育:優化補貼政策。完善融資政策,出臺《城鄉居民創業小額貸款和種養業貸款發放工作操作辦法》,鼓勵高素質農民創新創業。設立“昆農貸”,資金池5000萬元,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提供低成本、較便利貸款服務。推出“昆味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授權159名高素質農民及經營主體特許使用,創建運營“昆味到”農產品網銷平臺。
三、啟示
昆山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作為全國百強縣之首,經濟實力雄厚,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4276.76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35億,占比1.24%。昆山市農民教育培訓呈現出經濟發達地區工業反哺農業的典型特征,近三年,財政累計投入高素質農民培育經費超千萬元,其中教育培訓經費304.8萬元、人才獎勵經費295萬元。昆山市依托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精準的扶持政策、優厚的財政補貼,走出了一條教育培訓、跟蹤服務、產業發展、金融信貸、社會保障相銜接的一體化培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