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在幼兒園中班教學過程中,自主游戲活動占據了教學內容的主要部分。教師應認識到自主游戲活動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探究自主游戲活動的應用策略,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戲的準備及實施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幼兒的主體地位。以情境導入為先,結合幼兒的興趣投放適合幼兒的材料,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活動。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應扮演觀察員的角色,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表現,及時調整游戲內容和材料。本文首先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幼兒園中班自主游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繼而在準備游戲材料、設定主題以及建構過程三個方面提出針對性的策略,以促進幼兒園中班自主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未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以教師意愿選擇游戲
目前,自主游戲活動的主要活動形式就是區域活動,幼兒教師通常將區域活動視為小組化的教學活動或個別化的學習活動。教師在創設游戲環境和投放游戲材料時,通常會將幼兒園劃分為科學區、表演區、美工區三個固定的區域,每個區域的學習材料均不同,具有強烈的目的性。比如在數學區,教師的預設目標是讓幼兒根據顏色分類或按數取物,一般會根據目標要求投放紐扣,幼兒只能在教師的要求下在數學區游戲,不能跨區活動。這種沒有根據幼兒興趣需求設計的游戲活動,只是由教師主導游戲過程,沒有以幼兒為活動主體,導致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二)教師觀察不細致,無法完全了解幼兒的需求
教師要想充分發揮自主游戲的作用,一方面要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還要有效地觀察、適宜地介入幼兒的自主游戲。目前,大部分幼兒教師在觀察幼兒自主游戲時,觀察的目的性不強,只是為了防止發生意外而進行觀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無法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過程把握住施教的時機,無法掌握幼兒的游戲需求,難以發揮自主游戲活動的教育功能。
(三)游戲分享形式單一,內容過于簡單
游戲分享相當于自主游戲活動后的一個總結。目前,大部分幼兒教師在游戲結束后,只是讓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游戲過程,一般包括在哪里做了游戲、玩了什么等內容。幼兒受限于自身的表達能力和發展水平,只能簡單描述游戲過程,無法領悟和總結在游戲中學到的知識,不利于發揮自主游戲活動的教育功能。
(一)材料準備策略
準備相關材料是建構游戲的基礎,教師應讓幼兒充分參與準備材料的全過程。首先,為保證幼兒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先向幼兒介紹游戲內容,讓幼兒各抒己見,說出自己認為所需要的材料和材料的來源。教師再結合游戲實際需求及幼兒的意見進行查漏補缺,將游戲材料準備齊全。其次,注重團隊合作。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樹立團隊合作意識。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讓幼兒分工合作,每個人負責準備游戲所需材料的一部分。教師還可以讓各個小組之間比賽,看哪個小組準備的材料又快又齊全。
(二)主題的確定策略
在材料準備階段,幼兒已經大致了解了自主游戲活動的內容。教師在確定游戲主題時應充分尊重幼兒的意見,更好地體現出游戲活動的自主性。在確定了游戲主題后,幼兒有了確定的發展方向,游戲的前期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三)過程的構建策略
游戲構建是設計自由游戲活動的主體部分。雖然幼兒是游戲活動的主體,但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經驗閱歷有限。需要教師在充分調動幼兒的游戲積極性之后,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保證家長能充分參與并積極引導幼兒的部分游戲活動。幼兒教育不能僅僅依靠幼兒園來完成,幼兒的部分自主游戲是需要家長陪同完成的,因此家長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完成幼兒園要求的游戲活動。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合理構建游戲。
1.合理投放材料,滿足幼兒需要。幼兒的發展水平具有差異性,教師在投放游戲材料時要考慮到材料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幼兒的游戲需求。首先,教師要保證幼兒的自主選擇性,充分尊重幼兒的需求和喜好,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區域。例如,在開展表演區域活動時,教師可以先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或繪本故事,然后根據幼兒的喜好準備相關的游戲材料。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涂涂畫畫,再將他們的作品貼到展示板上。再如,在開展繪畫區域活動時,教師可以先給幼兒布置尋找工具、材料的任務,讓幼兒收集家中的玩具、飲料瓶等,通過自由組合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材料和工具,以此激發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幼兒嘗試不同區域的游戲,堅持適度原則,積極引導。

2.鼓勵幼兒全面參與,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幼兒園中班的自主游戲活動是一種集體行為,可能會有一部分幼兒因為性格、游戲主題等原因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參加游戲。在游戲過程中無法與同伴積極交流,難以融入集體之中。教師應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游戲活動:第一,堅持鼓勵教育。鼓勵教育是最有效的方式。例如,一名幼兒因為對所有的區域游戲都不感興趣,不想參加游戲,此時教師可以告訴他參加游戲的幼兒均可以獲得小紅花作為獎勵,或者讓其他小朋友邀請他參加游戲。如果這名幼兒仍然堅持不肯參加游戲,教師也可以讓他以觀眾或監督者的身份參與游戲。第二,對癥下藥。教師應該以平等的身份跟幼兒進行交流,耐心傾聽幼兒內心的想法,了解幼兒不想參加游戲的原因,幫助幼兒解決問難,從而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游戲。
3.細心觀察游戲,適時支持。了解幼兒是實施幼兒教育的前提,而觀察幼兒則是了解幼兒最主要的途徑。在組織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游戲細心觀察幼兒,了解自己班級的幼兒,一方面,教師要認真觀察游戲中的幼兒,掌握并記錄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之間的關系、游戲持續的時間、游戲中所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式、是否能解決困難等各種表現。另一方面,教師要適時介入和指導幼兒的游戲過程。當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以觀察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積極詢問幼兒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幼兒的自主性發展。
總而言之,自主游戲活動在幼兒園中班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幼兒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教師,我們應不停地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深刻認識到當前自主游戲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方案,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以促進幼兒教育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單位:海安市明道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