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嬌
傳統的幼兒教育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枯燥,幼兒容易對其產生厭倦感,無法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與幼兒進行有效互動,增添了幼兒教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促進幼兒教育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培養幼兒對美術的愛好
幼兒的年齡較小,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對世界的認知有限,不能與成年人一樣以客觀的角度看待事物、描述事物。幼兒通常會使用繪畫、手工、拼圖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幼兒階段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會比其他年齡段更具優勢。同時,幼兒階段也是培養幼兒美術興趣,提高幼兒美術能力的關鍵時期。
(二)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幼兒天性愛玩,活潑好動,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要抓住幼兒這一特點,以游戲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從而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而幼兒美術活動通常是以畫畫、手工、剪紙等具有趣味性和游戲性的活動為主,既能滿足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能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幫助幼兒認識事物
幼兒對世界的認識還處于萌芽階段,讓幼兒逐漸認識世界的構成也是幼兒教育的教學內容,例如帶孩子認識動物、植物、汽車等。但是通過文字、語言描述并不能讓幼兒理解事物的具體形象,而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形象、生動地將事物呈現在幼兒面前,例如畫汽車、制作動物剪紙等美術活動可以讓幼兒對汽車、動物的概念產生具體的印象。

(一)開拓幼兒的思維
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都是依據自己內心的想法來定義的。因此使用以圖片、圖書為主的傳統教學形式,會讓幼兒對某一件事物產生刻板的單一認知,例如汽車只有小型汽車、動物只有老虎和獅子、鳥類只生活在天上等。這不利于培養幼兒的世界觀。而信息技術則能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幼兒探索世界的興趣,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世界,拓展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可以從多個方面了解事物的多樣性。例如在主題為“魚”的美術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先從互聯網上下載各種魚類的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在課堂上播放,通過視頻向幼兒講述各種魚在海底生活的畫面。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長相奇特的魚向幼兒介紹這些魚類的生活習性和奇特技能,激發幼兒對魚類的興趣,幫助幼兒了解各類魚的特征。通過信息技術開展美術教學活動,不僅能幫助幼兒擺脫對某一事物的刻板認知,還可以讓幼兒對美術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幼兒美術教學的效率。
(二)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
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美術教學活動,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通過繪畫、音樂、手工的方式將幼兒帶入想象的空間,促使幼兒創作出內容豐富、情感飽滿的作品。例如教師可以將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喜羊羊的角色運用到美術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播放某一段動畫片并向幼兒提問:“你們想不想和喜羊羊一起玩啊?”讓幼兒通過繪畫作品將自己的想象表現在畫紙上。教師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促進幼兒的良性發展。
(三)拓展幼兒教學的內容
將信息技術融入美術課堂,可以有效拓展教學內容,豐富幼兒的美術知識,讓幼兒在學習中長時間保持專注,為幼兒教師的工作提供幫助。例如,在主題為“向日葵”的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使用互聯網向幼兒展示多個角度、多個種類的向日葵,還可以向幼兒科普向日葵的生長習性。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相應的藝術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以提高幼兒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信息技術延伸了教學內容,豐富了幼兒的知識儲備,通過多元的表現形式,利用童趣的畫面、方便的操作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力,為幼兒創造了一個有色彩的想象空間,讓幼兒能積極主動地投入美術活動中。
(四)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主要是由教師示范,幼兒模仿制作手工制品或繪畫。教師示范后,幼兒會因為看不見或沒注意到教師的細微操作而導致自己制作作品時容易出錯。教師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投影儀將自己示范的動作放大播放在屏幕上,在做細微操作時提醒幼兒注意。教師也可以將示范動作提前錄制下來,在教學時一邊播放一邊講解,還可以重復多次播放,以加深幼兒的記憶。對于一些手工制品,教師可能只會其中一種制作方法,這就導致幼兒對這一手工制品的印象較為單一。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下載這一手工制品的多種制作方式,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手工制作。例如在開展“折紙船”美術手工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下載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雙層帆船、菱形帆船的折紙方法。在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幼兒在自己的小帆船上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記,然后放在水盆里比賽,看誰的帆船能浮在水面上,以此增加手工制作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在美術活動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豐富教學內容,以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處于培養藝術鑒賞能力的最佳時期,通過信息技術可以讓幼兒在教室中觀看到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體會藝術作品中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幼兒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激發幼兒對藝術作品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學習《跪羊圖》時,教師可以講解小羊懂得感恩的故事,通過賞析藝術作品向幼兒傳達感恩父母的品質。教師還可以通過講解藝術作品,讓幼兒回想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幫助,加深幼兒感恩父母的概念。教師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藝術鑒賞能力,讓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一些優秀的繪畫作品、雕塑作品等展示給幼兒,為幼兒的成長環境增添藝術色彩,從而培養幼兒在生活中細心觀察事物、評價事物的能力。
信息技術對幼兒美術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向幼兒展示美術作品,讓幼兒從美術作品中感受美術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幼兒對藝術創作的興趣;還可以讓幼兒能更方便、直觀、生動地了解藝術作品,啟發幼兒的思考,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尚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