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前提要擺脫貧窮。只有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才能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目標,脫貧攻堅戰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鄉村振興則為攻堅脫貧提供了發展動力和前提保障,兩者有效銜接,才能從整體上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互相促進。只有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進行有機銜接,才能提振農村積極,促進農業發展。
1加強農村的產業建設,實現農業產業振興
只有實現農業產業振興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經濟發展落后的問題,也是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關鍵因素。農業產業的振興發展,為鄉村的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強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方向發展。首先需考慮產業扶貧,同時也要考慮產業振興后的發展趨勢,實現農業經濟的綜合發展。首先,做好精準扶貧,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例如,一些地區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就可因地制宜發展旅游業,將獨有的生態優勢發揮出最大作用。另外,有些地區發展養殖業,可通過優越資源,擴大養殖規模,促進畜牧養殖業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收益,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目標[1]。
2培育生態農業,實現生態產業振興
要想切實做好產業扶貧工作,培育生態農業非常重要。生態農業的振興發展,能夠有效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和精神面貌,從而加快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另外,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對于鄉村環境也具有一定的建設要求。因此,在培育生態農業的背景下,加強對農村的環境建設也十分關鍵。例如,鼓勵干部下鄉檢查農村環境并進行評比,評選出最美鄉村,以此增強村民愛護環境的積極性;另外,對于一些臟亂的村子要給予警示,此種賞罰制度有利于激發農民愛護環境的積極性,從根本上減少農村環境的污染問題。最后,在建設農村生態環境過程中,要讓農民占據主導地位,只有讓農民了解到生活環境質量對于人類的身體健康的影響,才能鼓勵村民參與到生態農業的建設中來,讓農民從被動接受轉換到主動接受,有利于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2]。
3培養農業人才,實現人才振興
要想培養農業人才,首先就需開展培訓課程。采用合適的培訓方式,加強對農業人員的培訓與指導工作,根據時代創新和城市建設的發展需要,適當開展培訓課程,有效提高農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培養出高素質、能力強的農業技術人才。其次,要完善人才的評價機制,樹立起正確的人才觀念,培養出符合地區特性的農業科技人才,轉變農業經濟的增長方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例如,可在培訓課程過后進行隨堂測試,檢查培訓人員對課程的接受程度,設置獎勵制度,激勵培訓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另外,要建設相應的人才激勵機制,結合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激勵方式,進而實現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有利于提高農業技術人才的技術水平,使農業人才更能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3]。
4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實現有效銜接
隨著城鄉發展差異的加大,一系列政策隨之提出以緩解城鄉發展差異。首先,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改善貧困地區的交通、電力、水利設施。但是,由于一些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緩慢,基礎建設老化嚴重,甚至存在供給不足的現象。相關部門可根據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補貼政策,爭取對每個地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工作。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更加有利于促進攻堅脫貧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實現脫貧致富[4]。
綜上所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戰略思想具有一定的關聯,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奠定基礎,鄉村振興為脫貧攻堅提供保障。因此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既有利于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由此可見,只有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縮小城鄉發展差異,更有利于加快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實現農村的綜合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明顯現象,從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王長松,朱述斌,周波.財政支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關鍵環節及其政策建議[J].江西農業學報, 2020, 32(12):149-154.
[2]黃昕,張振國,向華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機銜接的內在邏輯與實現路徑[J].農業工程技術, 2020, 4(6):51-54.
[3]郭亞坤,楊琛華.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路徑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20, 43(3):55-58.
[4]張志勝,李麗敏.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統籌銜接:必然,實然與應然[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 150(6):12-18.
(重慶市武隆區火爐鎮農業服務中心代祖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