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種子專項工作的不斷推進,相關部門需加強種子質量管理工作,將其作為農業健康發展的核心內容,種子高質量管理需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和檢查,保證農業的健康生產。
1新時期種子質量管理的新表現
1.1監管內容更為細化
隨著分子育種的技術提出及發展,明確了種子管理的基本要求,強調了“寬進、嚴管”的管理要點,但是將未經審定的種子與已經審定合格的種子進行替換的現象時有發生,會導致種子整體活力水平下降及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的反復出現[1]。隨著此類違法行為的不斷增加,種子質量管理工作難度也越來越大,需加強播種監管。
1.2監管范圍不斷擴大
為了保證種子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也在同步應用,進行農作物種子審定時除了要完善主要的農作物種子管理辦法外,還需要對非主要農作物種子質量進行監督,保證監管工作質量及監管范圍的不斷擴大[2]。過去種子管理主要以糧食作物生產為主,隨著糧食生產水平的不斷提升及農產業多樣化的發展,種子管理也逐漸擴大到經濟作物、園藝作物及特色作物領域,整體種植結構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市場作物種類越來越豐富,種子質量監管范圍也在持續擴大。
1.3監管難度不斷加大
就監管工作開展情況來看,種子質量整體監管難度也在不斷增加,首先是缺少相應的種子質量專家;其次缺乏種子質量檢驗標準及檢驗設備,大部分的檢驗設備對經濟作物的檢驗效果較差。因此,需不斷健全及提高檢驗標準,完善檢驗結構。
1.4監管要求不斷提高
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之后,三產融合發展效果明顯提升,產業發展形勢變化較大,家庭農場、合作社及龍頭企業等各類農業組織的發展建設將傳統分散化的農業經營模式轉變為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形式,而規模化農產業發展中對于節本增效的重視程度更高,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種子質量的管理。另外,“種子質量年”要求整體種子質量合格率達到96%以上,可見進行種子品質控制的重要性[3]。要想達到這一效果,需要提升整體種子質量管控水平。
2加強種子質量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健全種子質量檢測體系
各級政府為種子的質量管理工作進行了更為細化的分配,設立了專門的種子管理部門,以此來加強對種子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保證種子檢驗工作的有效開展。
2.2擴大質量監督管理規模
2.2.1提高技術水平
種子質量檢測標準主要包括檢測種子的純度及品種,推進DNA分子標記技術及蛋白質凝膠電泳技術的應用,此類技術的推廣能夠有效提升種子檢測水平,DNA分子標記技術能夠對種子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微觀變化進行統一記錄以便實驗研究,同時能夠在對種子內部微觀結構不做調整的基礎上保證種子的保存質量,有效減少傳統檢測中受種植周期、氣候等因素影響導致的檢測異常情況[4]。隨著種子質量檢測技術的應用,對于種子純度控制的效果也有明顯提升,且高精度儀器設備可有效解決種子前期處理問題,有助于降低實驗誤差,進而提升檢測速度,縮短檢測周期,降低檢測成本。
2.2.2重視作物檢驗
隨著種子管理體系的不斷建立健全,管理結構也更為細化完善,早期種子質量檢測主要分析種子水分、濃度、凈度等物理指標,通過人工操作的方式進行檢測,但很容易因操作不當等出現檢測結果失誤等情況。為了進一步提升種子監測的準確性及全面性,對于種子檢測的內容也在不斷拓寬,增加了效益、外觀等檢測指標[5]。種子DNA檢驗及蛋白質檢測內容的豐富能夠從內外兩個方面對種子的綜合質量進行考察分析,以此來建立相對應的種子數據庫。隨著種子交易范圍的不斷擴大,不同地區的種子交易數量均有明顯提升,相應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保證種子產業的健康發展,需提高檢測技術水平,通過引入先進檢測技術及設施設備,保證種子質量。
2.2.3注重轉基因作物鑒定
轉基因技術主要是將新的基因片段添加到原本的生物體中,從而實現對基因的提取,也可以通過人工合成的DNA片段進行操作,基因片段在載體中的有效導入能夠促進生物體自身的基因重組,之后通過人工選育的方式來獲得更為優質高產、遺傳性狀穩定的個體。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對于糧食短缺情況的緩解效果顯著,有效解決了居民溫飽問題,提升種子質量的控制效果。
2.3提升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高技能、高素質、高水平的種子質量管理隊伍也是保障種子質量控制的關鍵,在選拔種子質量管理人員時,必須符合相關規定標準,既要有高超的技術水平及專業能力,還需要具備責任心及嚴謹的工作態度,在日常工作中能夠獨立完成種子管理工作,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不斷進行自我知識儲備的豐富和強化,實事求是的完成種子管理工作,同時需加強管理力度,定期組織相關管理人員參與培訓及考核,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提升種子管理水平。
綜上可知,隨著糧食產量的不斷提升,種子質量也不容忽視,種子發展速度與種子質量控制息息相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種子的質量管理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效,但仍然需要進一步創新檢測技術,提高檢測水平。
參考文獻
[1]尚國欣.分析當前種子市場現狀和加強種子管理的對策[J].農家參謀,2020,645(3):63-64.
[2]張田,忽瑞,安萌.強化種子質量監督檢驗的對策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8):128,131.
[3]范新玖.關于農業種子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對策簡析[J].農民致富之友,2020(7):117:.
[4]沈雄麗,楊光利,馮洋星.新形勢下農業種子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J].新農民,2019(34):13-14.
[5]呂群星.加強種子市場監管的措施研究[J].鄉村科技,2019(16):38-39.
(1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種子管理站,徐貴昌;2云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新平縣分校,周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