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才 張嬌嬌
急性軟組織損傷是指發生在人體運動系統、皮膚以下,骨骼之外的組織所發生的一系列急性挫傷。是指患者肌肉、滑膜、脂肪、周圍神經等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急性損傷,主要是由于外在或內在的不同因素所作用而成,導致組織出現急性破壞和組織生理功能的暫時紊亂而產生損傷[1]。在臨床治療中,針灸和中藥聯合治療是常見的治療方式,是針灸的傳統適應病癥之一[2]。和營止痛湯可用于治療患者四肢的急性軟組織損傷,具有化瘀通絡等功效,可幫助促進患者肢體功能康復[3]。對此,本次研究針對佳木斯市中醫院收治的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采用和營止痛湯聯合針灸進行治療,旨在分析其臨床價值,詳見下文所示。
1.1 一般資料將佳木斯市中醫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治療的54例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27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23~56歲,平均(32.5±2.1)歲。對照組患者27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23~53歲,平均(32.3±2.5)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所有患者皆符合《新編臨床骨科創傷疾病學》[4]中的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中中醫證候氣滯血瘀型診斷標準;患者皆出現嚴重程度不同的軟組織疼痛、紅腫以及功能障礙;2組患者皆知情本次研究并自愿簽署意向書。
1.3 排除標準其他關節功能障礙患者;精神疾病以及心理障礙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和營止痛湯加減治療。中藥方包括:赤芍9 g,川芎6 g,當歸尾9 g,烏藥9 g,蘇木6 g,甘草6 g,桃仁6 g,陳皮6 g,木通6 g,續斷12 g。加減劑量:對部分組織損傷較為嚴重患者可加熟地黃6 g,黃芪9 g,骨脂6 g。所有藥材皆采用水煎服的方式進行治療,每天3次,每次100 ml。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采用針灸治療,取阿是穴:視疼痛部位大小,取阿是穴3~6個,取1~1.5寸28號毫針快速刺入穴位,捻轉提插使針感擴散至整個疼痛部位,留針,然后將截成1寸長左右之艾條段點燃并插在針柄上(燃著端宜向下)。留針15~20 min,每日1次。下焦:患者取坐位或臥位,醫者左手指壓住眼球,并繃緊眼眶皮膚,右手持30號1寸毫針,輕輕刺入皮膚,用平刺或斜刺法進針0.5寸,以頻率為150次/min捻轉1~2 min,得氣后留針10~30 min,每隔5 min行針1次。每日一次,不計療程。
1.5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2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臨床癥狀緩解時間、關節活動受限程度以及SDS評分。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無不良反應發生;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無不良反應發生;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未得到顯著改善,同時出現不良反應;治療總有效為顯效以及有效總和。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包括軟組織疼痛消失時間、紅腫消失時間以及功能障礙消失時間。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2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例,
2.3 2組患者關節活動受限程度以及SDS評分對比觀察組患者關節活動受限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SD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2組患者關節活動受限程度以及SDS評分對比 (例,
急性軟組織損傷主要見于外傷,如撞擊、異物的鈍挫傷等導致,主要是出現軟組織局部的腫脹滲出,出血導致瘀青、瘀斑,或者是急性的炎癥感染導致炎性物質浸潤,出現腫脹、疼痛等不適。近年來,隨著群眾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導致急性軟組織損傷發病率逐年上升,下肢作為人體中主要的承重部位,相較于上肢等部位更容易出現急性軟組織損傷[5]。同樣,在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發生后,患者表現為患處疼痛難忍,無法正常行走,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針灸刺激治療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是近幾十年逐漸開始應用的,針灸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治療方式之一,針灸具有疏經通絡、理氣止血等功效,可幫助刺激患者患處對應穴位,幫助促進患者患病部位康復。利用中取對應點、運動刺法等方式幫助提高臨床療效,安全性較高。針灸中選用的阿是穴以及下焦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恢復患者患處血運,促進血液微循環,而針刺阿是穴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減輕患者患處疼痛,使患者活動障礙情況恢復正常,減少患者關節活動受限程度[6]。和營止痛湯主要用于治療骨傷患者中期的治療,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同時也可幫助祛瘀生新、通經行氣[7]。方中包含的當歸等中藥具有和營止痛、養血活血的功效;赤芍、川芎、桃仁等具有活血散瘀、生新止痛的功效;烏藥、陳皮等中藥可幫助行氣止痛;對癥狀嚴重患者加用續斷可補腎健骨、療傷續折;木通具有利血脈、通關節的功效;甘草可幫助調和諸藥,提高療效[8]。利用2種治療方式聯合治療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可從不同程度對患者進行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患處血瘀等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患處功能康復[9]。
本次研究針對佳木斯市中醫院收治的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采用和營止痛湯聯合針灸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之間臨床療效對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可見,在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的治療中采用和營止痛湯聯合針灸治療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療效,促進患者康復;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可見,相較于單獨使用中藥治療,聯合針灸治療更有利于縮短患者治療時間,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觀察組患者關節活動受限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SD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梢?,和營止痛湯聯合針灸治療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可幫助改善患者關節活動受限程度,以促進患者肢體功能康復。
在陳賀等[10]的研究中,對其收治的120例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采用和營止痛湯進行治療,觀察其療效,該學者研究數據表明,采用和營止痛湯治療的治療組患者在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的改善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2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2組患者治療過程均未出現不良反應,由該學者研究數據表明,在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對患者采用和營止痛湯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幫助改善患者疼痛以及腫脹程度,幫助改善患者功能障礙,以促進患者身體康復,值得臨床借鑒。
綜上所述,在下肢急性軟組織損傷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針對患者采用和營止痛湯加減聯合針灸治療臨床效果顯著,相較于單獨采用針灸治療更有利于促進患者身體康復,值得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