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進入了不一樣的課堂,經歷了許多不一樣的事。請以“不一樣的______”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請把題目填寫完整,寫真實的人與事,不得套作、抄襲。②除詩歌外,不限文體。③不少于600字。
這是一道半命題的作文題,我們在審題時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題目中的“不一樣”三個字,它意味著不同、超越平凡。看似簡單,卻要求同學們在新穎獨特、別出心裁上下功夫。首先,要選擇“不一樣”的題材,但又要合情合理,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其次,在構思時要從不同的角度,把熟悉的題材寫出新意來,給讀者眼前一亮的獨特感;最后,在寫作手法上還要善于運用對比的寫法,不管是“明對比”還是“暗對比”,都要凸顯出“不一樣”。
“不一樣”意味著獨一無二。同學們可以在空白處填寫事件,如旅行、考試、節日、比賽等;可以填寫人物,如老人、同學、親朋,甚至是路上偶遇的人;可以填寫景物,如街景、公園、旅途中的風光等;可以填寫物件,如媽媽的首飾盒、爸爸的自行車、爺爺的工具箱、我的書包、收到的禮物,以及其他有紀念意義的物件等;還可以填寫一種情感,如感激、愛、慚愧、內疚、后悔等,內容較為豐富。
不一樣的自己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第二中學九年級何藝靈
指導教師劉仁遠
我來到這個世界的過程并不順利,因此童年的我體質“異于常人”。發燒、過敏、胃疼,打針、吃藥,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我的整個童年都蒙著一層蒼白的底色。
我好像是上天制造的“半成品”,永遠無法參加別的同學喜愛的體育運動。每次體育課自由活動時間,大家都會興奮地沖向操場,我卻只能慢吞吞地跟在后面,坐在樹蔭下望著他們肆意奔跑的身影,看著他們將汗水揮灑在跑道上,我的心中泛起一絲酸楚!
我嘗試著站上跑道奔跑,不過一會兒就汗如雨下,雙腿酸軟。可以大口呼吸、大把流汗的感覺真好……
回到家,我故作輕松地向媽媽提起:“體育也是中考項目喲。”媽媽削蘋果的手微微一頓,良久,她才緩緩開口:“是不是可以申請免考?”
“媽———”我笑著說,“我想試一試。”
之后,我開始日復一日地堅持練習。清晨,我在操場上追逐朝陽,時間在腳下流逝;傍晚,我迎著地平線的夕陽奔跑,擁抱著深沉的晚風。
王爾德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里,但總有人仰望星空。”我不想被命運限定,既然選擇奮力奔跑,便只顧風雨兼程。
從開始的二百米到四百米再到八百米,我跑得一次比一次快。校運動會上,我鼓足勇氣報名參加了長跑比賽,一路奮力奔跑。沖過終點線的那一刻,我只覺得疲憊遍布全身。
我做到了!
陽光傾瀉在身上,我感覺全世界都在為我鼓掌,我成就了不一樣的自己!陽光傾瀉,汗水滴落,付出終會有回報,命運一定能逆轉!
我深以為然!
教師點評
對于有的人來說,要達到“普通”“正常”卻要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與代價。本文的作者因先天體弱,奔跑成為“奢侈”的事。但“我”并沒有因此自怨自艾,而是通過自己“汗如雨下”的努力終于變成了“普通人”。文章告訴我們: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你便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世界會為你鼓掌!(黃琬雅)
不一樣的故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第二中學九年級徐瑜晴
指導教師劉仁遠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我的故鄉是一座大山深處的小山村,如今,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幼時的故鄉一眼望去全是黃泥墻與土瓦房,村里只有一條“稀泥”大道供人們日常出行,其余都是靠無數個腳印踩出的小路,既難走又危險。大家的生活都很拮據,家里連買包白糖都會猶豫許久。
上小學后,我跟著爸爸媽媽回故鄉探望奶奶。火車轉客車再轉電三輪,我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好不容易走完進村的土路,一進村,一股刺鼻的家禽氣味撲面而來,左鄰右舍的雞鴨叫聲此起彼伏———村民們在農業技術專家的帶領下開始養殖家禽創業了!我在奶奶的帶領下,去看我們家養的小雞。好像是知道客人來了,躲在雞媽媽身后的雞崽都探出了頭,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你好呀,小朋友。我很喜歡它們,跟它們玩了整整一下午,還給它們取了名字:阿黃、跳跳、小秋香……
看著故鄉生機勃勃、熱火朝天的創業景象,我喜不自勝,“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就是我那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今年春節回家,我又有了新發現———往年雜草叢生,如今一棵棵大樹站在道路兩旁,像警衛一樣護送著我們回鄉———道路?當然是水泥路了!我們一家賞著藍天白云,哼著小曲兒,駕車在蜿蜒的山間公路上行駛著,一路暢通無阻地進了村。故鄉又會給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我一路好奇地想著。
下了車,腳踩在干凈平坦的水泥路上,我環顧四周,不由得嘖嘖稱奇:黃泥瓦房已蕩然無存,綠水青山襯托著拔地而起、高大堅固的樓房。養殖場寬敞整潔,雞鴨牛羊在里面“談天說地”,街邊集市熱鬧繁華,這一切如同一幅美麗的油畫。
“脫貧攻堅”讓我的故鄉煥發出不一樣的美。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故鄉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強!
教師點評
這篇文章寫得充滿溫情,原因是小作者運用了大量現實生活中的細節展現過去的貧困偏僻與現在的繁榮熱鬧,對比鮮明。2020年是廣西的“脫貧攻堅”年,隆林作為重點扶貧地區之一在這一年脫貧“摘帽”。小作者把時代大背景放在具體的生活細節中,以小見大,非親歷其間不能真情流露也。(黃琬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