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劼
詞語溯源:“泰斗”
現在人們通常把學問、道德被人景仰的人稱為“泰斗”。泰斗,是泰山和北斗的簡稱。泰山在五岳中其高度只居第三。也許是古人無法測量出山峰的準確高度,也許是泰山在山東,面臨平原又與大海相近,便把它視為高山并舉行封禪大典。尤其漢武帝贊泰山“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泰山成了“五岳之首”或“五岳獨尊”,成了群山中的“珠穆朗瑪峰”。夜空之下,我們北望群星,有七顆較明亮的星,這就是北斗七星,其中的北極星又可以定方向。
據《新唐書·韓愈傳贊》記載:“自愈沒,其有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說的就是唐朝的文學家韓愈,擅長寫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廣為流傳,當時的學者將其喻為泰山、北斗,非常敬仰他。起初,人們把韓愈比作泰山、北斗,是表示對這位文學家的推崇、敬仰之情。后來,人們就把某一方面成就卓越,在社會上有名望、有影響的人稱為“泰斗”。
古人防竊趣事
盜竊這個“職業”讓人十分痛恨,但古時一些名人防竊的趣事,讀起來不禁讓人莞爾。
竊賊“沒奈何”
宋人洪邁的《夷堅志》里記載了一則當時之人防盜的故事。張循王家境富裕,府中藏銀頗多,便日日擔心竊賊盜取,茶飯不香,后突然想到一妙法:他把家中所有的銀子每千兩熔成一個大銀球。這銀球重達半噸,放在家中就算來了竊賊一時也無法搬走,張循王得意地稱之為“沒奈何”,從此高枕無憂。今天看來,這個辦法“笨”得可以,但據說當時還是很有效的,不乏紛紛效仿者。
鄭板橋作詩羞賊
鄭板橋為官清正廉潔,辭官回家后,身邊只有一條黃狗做伴,閑暇只種植蘭花一盆。有天深夜,一個小偷乘小雨之機,溜進了鄭板橋的屋子里準備行竊。鄭板橋發現后裝作熟睡的樣子,任由小偷選擇拿取。等小偷找得差不多了,鄭板橋就吟誦:“細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進上門。”小偷一聽大吃一驚!又聽一聲:“腹內藏詩上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一聽明白這家人也是個窮苦人家,還是溜之大吉為妙。剛要轉身只聽一句:“出門休驚黃毛犬。”小偷一聽趕忙沿墻壁踮起腳尖走,正要越墻跳過圍墻時,又聽得一聲:“越墻莫傷蘭花盆。”小偷一看墻上果然有一盆蘭花,于是小心避開,又聽得:“天寒不及披衣送,君子雨夜趕豪門!”小偷聽了甚覺慚愧,飛也似的逃走了。
曾國藩因竊賊發奮
晚清名臣曾國藩,少年時期十分愚笨。盛夏的一個晚上,他書房來了小偷,正在翻箱倒柜找東西,恰好曾國藩從私塾回來,小偷聽見腳步聲,趕緊藏到床底下。曾國藩推門進來,開始復習當天學過的內容,其中有一篇文章,雖然不長,但是他怎么也背不下來。曾國藩很執著,已經學到了后半夜,還是沒有睡覺的意思,反復地洗臉然后回到座位上接著背那篇文章。這可苦了床底下的小偷,他本想等曾國藩學一會兒睡覺后,出來再拿一點東西,然后就走。但是,聽曾國藩讀文章的勁頭,好像這晚不睡了。炎熱的夏天,他在床底下滿頭是汗。小偷耐著性子,聽曾國藩又讀那篇文章幾百遍,還是背不下來之后,實在控制不住自己了,從床底下爬出來,來到曾國藩面前,拿過曾國藩手中的書摔在地上,吼道:“就你這么笨,還讀什么書?我在床底下聽都聽會了。”說完很流利地把曾國藩背了大半夜還沒有背下來的文章,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然后揚長而去,曾國藩直直地看著小偷,羞愧難當。從此以后,曾國藩更加努力學習,勤能補拙,終于成就了自己的偉業。
語序趣話
我國的語言文字極有特色,組詞造句十分靈活。有的字詞順序調換,前后意思基本不變,如“演講”與“講演”,“開展”與“展開”;有的順序調換后,前后意思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上海”和“海上”。更為有趣的是,在具體的語言交際中,有時語序調換一下,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回味無窮。
例如,在一輛旅游車上,前排坐著一位老伯,一位姑娘與他同坐,而姑娘的男友坐在后一排。那位老伯風趣幽默,一路上與姑娘談笑風生。姑娘的男友見狀,在姑娘的耳邊小聲說:“小心點,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姑娘安慰他說:“放心好了,我是醉酒之意不在翁。”誰知,他倆的話被老伯聽見,老伯自我解嘲道:“我是醉酒之翁不在意啊!”
一句古語,并未增減字詞,只是調換語序,三個人的不同感受,就表現得趣味盎然,情理相融。
有趣的是,語序變換,也有人弄巧成拙。明人的筆記小說《五雜俎》中就記載了一個故事:唐玄宗時,節度使安祿山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制造了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有一天,安祿山給周贄和被封為懷王的兒子送了一盒櫻桃,并附了一首詩:
櫻桃一籃子,半青一半黃。
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贄。
有位大臣讀了這首詩,覺得不順口,就提意見說:“大作寫得高妙,但如果能改為‘一半與周贄,一半與懷王,那就押韻了。”安祿山一聽,不僅不接受意見,反而發怒說:“混賬!我兒的名字怎能排在周贄之后?”
詩歌應該押韻,安祿山硬是將“懷王”放在前面,專橫跋扈,只會招人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