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山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在洞察歷史中揭示規律,在把握時代中昭示未來,全面回顧了我們黨100年來走過的輝煌歷程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杰出貢獻,深刻總結了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寶貴經驗,發出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時代強音。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上,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將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創歷史、奠定基業、開辟未來,答好新時代加快推動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答卷,為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作貢獻。
感悟信仰的力量,筑牢思想之基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黨的百年光輝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是一部無數共產黨人堅定信仰并為之奮斗的歷史。實踐充分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我們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更加自覺地用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堅定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要時刻牢記“黨員第一身份”,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愛黨、在黨為黨,一心向黨、一心為黨、對黨忠誠,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汲取奮進動力,強化擔當作為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的百年光輝歷史,就是一部百折不撓、一往無前、不斷創新的奮斗史。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戰略機遇,緊抓新時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政策機遇,緊抓大數據智能化率先實踐的歷史機遇,緊扣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主攻方向,堅持壯大新興產業和鞏固支柱產業并舉、提升能級和增強品質并重,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支柱產業提質、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供應鏈提升“三大工程”,全面落實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大力推動綠色轉型、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五大舉措”,以改革創新舉措攻堅痛點堵點、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提高發展質量,努力以新氣象開啟新征程、以新作為創造新業績,奮力譜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賡續為民情懷,弘揚優良作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的百年光輝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有力昭示并且還將繼續昭示: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爬不過的坡、越不過的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黨的百年發展史根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是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的一百年。我們要圍繞企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堅持“點上聯系”與“面上幫扶”、“減輕負擔”與“解憂紓困”、“專題調研”與“重點破解”、“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作風建設”與“業務工作”五個結合,持續深入開展“服務區縣、服務園區、服務企業”3個服務專項行動,并將此作為統籌推進經濟和信息化各項工作的總引擎,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錘煉清廉作風,永葆政治本色
百年來,共產黨人以堅定的理想信念、赤誠的初心使命,帶領中國人民從苦難重重的過去,走到日新月異的現在。我們要真情實意地感知老一輩革命家舍小家、為大家的犧牲奉獻精神,講政治、講正氣、講原則,公事公辦、公正無私。要懷有敬畏之心,做到敬畏法紀、敬畏組織、敬畏權力;要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一心為公,兩袖清風,當好清正廉潔的人民公仆;要增強責任心,強化責任意識,熱愛本職工作,用心用情干事。要堅持“溯本求源”,做到初心如磐、對黨忠誠,表里如一;堅持“固本強基”,做好黨建引領、發展為要的結合文章;堅持“正本清源”,增強不踩紅線、筑牢防線的政治自覺。要時時處處把黨的事業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把致力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當作一項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始終做到心中有責不懈怠、履職盡責顯擔當。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守正創新抓住機遇,銳意進取開辟新局,為譜寫新時代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增色添彩。
(作者系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