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瓊
近年來媒體融合的發展非常迅速,各個地方都選擇了“兩微一端”的媒體發展方式,逐步形成新媒體矩陣,在主導和引領媒體輿論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與其他的多元化社交媒體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首要選擇,媒體新聞客戶端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與微博、微信相比,它更加具有全媒體的特性,包括視頻、文字、語音、圖片等多種形式,傳播的內容更加豐富,更新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新聞媒體客戶端一方面可以進行信息的發布,另一方面也可以和用戶進行互動,因此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發展是當前時代背景下的必然選擇。
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和其他的社會新媒體存在著非常大的區別,它是媒體行業中極具系統化、規模化且存在時間最長的媒體,它在大眾眼里是較為具有公信力和權威性的,這些優勢是其他新媒體難以相比的。它所擁有的品牌影響力和號召力是非常寶貴的資源。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通常情況下與黨和政府存在天然的聯系,它所擁有的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以及數十年來的辛勤耕耘所積累的經驗是其他媒體難以相比的資源,將這些大量的資源充分用好,結合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優質服務和內容,以較為貼近廣大受眾的話語方式,實現更高效率的、面向大眾的信息定向傳播,為廣大人民群眾匹配更加實用的內容,通過新內容、新方式以及新媒體來滿足當前人們越來越高的信息需求,滿足廣大觀眾的收視需求,讓自己所發布的各種媒體新聞信息更具有價值。在我國的媒體格局中,過去通常有四個行政級別的劃分,包括中央級媒體、省級媒體、市級媒體、縣級媒體,在當前新媒體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打破了過去種種限制,使得沒有地域差別和等級差別的互動式多向傳播得以形成,突破了過去媒體傳播的局限。從全國來看,很多做得比較好的縣級媒體客戶端都是結合互聯網思維開拓了一些新的出路,比如廣西的“美麗天下”這一媒體新聞客戶端,不僅將自己的節目資源進行了優化和延伸,并且結合扶貧幫困使各種農產品銷售以及鄉村旅游得到突出的發展;又比如山東廣電的“輕快”客戶端,成功地實現了信息傳播平臺的打造,全方位地面向全國的用戶。從傳統媒體到新興媒體的轉型,一方面考核的是媒體人的態度,另外一方面考核的是他們對新媒體的認知。


在當前互聯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用戶手中的手機已經不再僅僅是通話的工具,移動互聯網以及各種智能化的APP應用使得社會運作方式產生了極大的改變。過去的主流媒體客戶端不再僅僅擔當信息集散地以及消息發布平臺這一角色,更多時候它成為了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從過去的單向傳播迅速發展到多元化的互動式傳播,以服務型和綜合性為主要特征,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服務。在當代社會,互聯網的革新速度非常快,這就使得媒體新聞客戶端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創新,5G商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新模式、新技術、新機遇迅速出現,媒介生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新舊媒體所展開的博弈越來越激烈。這個時代是一個極具變動的時代,各種問題和解決辦法多種多樣,傳統媒體必須要與時俱進,進行不斷的革新,必須對過去缺乏服務、內容單調、缺乏競爭力、不接地氣的狀態進行轉變。對于傳統媒體來說,要想實現快速崛起,就必須確保自身的產品具有服務性、領先性以及獨特性等特點,能夠廣泛地吸引用戶眼球,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奮勇直前。
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是一個媒體的主力陣營,要想做強做大,可以選擇的方法和途徑是非常多的。當前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面臨著非常難得的發展機遇,需要找準發力點,對自身的發展思路進行拓展,結合數字化思維開拓自身發展的空間,結合產品思維提高媒體運營能力,以服務思維對自身的項目設置進行強化。2018年,中宣部召開會議,對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建設作出部署。縣級媒體是我國媒體架構的基層單位,在當前形勢下擁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存在實力弱、規模小的弱點,在經營收入、人力資源以及技術保障方面難以和其他級別的媒體相比。因此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可以與省級媒體新聞客戶端開展同步建設,從而促進自身更快地發展,形成由省級單位統領,多元發布、一次策劃、多種生成、一次采集的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發展大格局,服務用戶,加強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交流和溝通,關注民生,服務三農,通過多種途徑對內容產業鏈進行延伸,實現多方共贏。
縣級媒體新聞客戶端要想提升用戶粘性,必須和省級新聞媒體的發展結合起來,立足于縣域特色,構建包括服務、新聞以及政務的大發展格局。轉變過去影響弱、規模小、資金少、碎片化的發展狀況,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達,將服務延伸到基層,提升用戶對媒體客戶端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