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 革 王秀蘭
(甘肅中醫藥大學 甘肅·蘭州)
[提要]立足于我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經濟發展狀況,闡述我國線上經濟和線下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發展事實,并分析通過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對中國線上經濟和線下經濟的主要影響,展望線上經濟和線下經濟兩大經濟發展模式的未來發展,提出中國應加快線上經濟和線下經濟結合發展的論點。
COVID-19大流行首先是一場健康危機。然而,它也正在迅速成為一個經濟問題。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的世界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國際抗疫形勢依舊嚴峻,國際市場仍處于混亂狀態,國際經濟仍處于動蕩趨勢,困難的國際形勢給中國經濟的發展造成巨大的挑戰。現階段,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逐漸得到控制,各地復學復工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各種影響逐漸凸現,所以研究疫情對中國實體經濟和線下經濟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線下經濟的影響
1、疫情阻礙線下消費。2019年我國工業生產下降了約13.5%,經季節調整的零售額下降了21%。一些行業幾乎完全崩潰。汽車銷量下降了92%,餐館銷量下降了95%。由圖1可知,2019年我國市場上商品的堆積和滯銷造成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趨勢出現了負增長的現象,也就是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了斷崖式下跌。這是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消費者的急劇減少、社會流動人口數相比以前大幅下降所導致的。2020年3月份以來,線下行業雖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復工復產,但大部分行業仍持續虧損。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消費者消費信心不足、收入降低,消費被約束;二是部分扶持政策尚未落實,導致復工復產仍面臨很大的困難;三是疫情影響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而線下行業調價受限導致線下行業大幅度出現“少盈利、零盈利甚至虧損”的尷尬狀況。不僅僅是消費品零售有巨大虧損,餐飲行業、電影行業、旅游行業、快遞行業以及線下娛樂行業等也沒有躲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迫害”。(圖1)

圖1 我國人均消費支出、GDP指數、社會零售額積累增長率趨勢圖
2、疫情阻礙我國出口貿易。我國出口主要取決于國外居民的偏好和購買能力,也受外國外貿政策的影響。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逆全球化抬頭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我國的出口環境受到了巨大的威脅。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新冠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隨后很多國家對中國貨物實施了更嚴格的檢驗檢疫和管制措施,準入門檻提高,甚至關閉,不利于我國的出口貿易。疫情期間,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實行禁航禁運防控措施,導致中國無法有效出口,歐美等國無法有效進口,而其他經濟體為了應對疫情也相繼推出貿易限制政策。加上全球貿易活動在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下長期疲軟,結合多種因素,世界貿易活動在短期內出現了停滯狀態。
(二)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線上經濟的影響
1、疫情促進線上娛樂的發展。隔離在家,很多人為打發時間,緩解焦慮的心情,將生活重心由工作轉移至線上娛樂活動。2個多月的居家生活,教會了很多人包括老人使用互聯網、手機和各種APP,為網購和在線娛樂形式提供了條件。在這段時間,多家游戲公司旗下游戲產品新增下載量和收入流水都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疫情之下,用戶的消費娛樂需求被放大,同時也給其他中小企業帶來了不錯的流量。“線上經濟”加速替代“線下經濟”,以網絡游戲為代表的娛樂行業因勢增長,線上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疫情對消費的負面影響。
2、疫情推動我國銷售模式的轉變。2020年5月抖音平臺直播帶貨總成交額前十名中,包含了多位名人、明星以及央視新聞官方賬號。在疫情影響下,新銷售模式——“直播帶貨”廣泛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對于新鮮事,人們在聊賴的居家隔離期間不約而同地展現了格外的好奇心。受疫情助推而整體繁榮的線上銷售帶動主流媒體直播帶貨異軍突起,促進中國線上經濟的又一次騰飛。
3、疫情助力教育教學新模式。在疫情期間,各地教育單位停學修調,使得正常的教學進度和學節奏被打亂,為了確保“老師能教學,學生能上學”。線上教學的出現解決了學校教學難、學生上課難的問題。此次“停課不停學”期間,各地師生借助騰訊課堂、騰訊會議、在線教育作為提升教學效率的手段,突破了“教”與“學”之間存在的時空限制,有助于改變教育方式,更加關注學生本身的發展。
(一)線下經濟穩定中國經濟。從圖1可以看出,我國國內在2019年第三季度到2020年第四季度的生產總值指數呈“U”型的樣式,下降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這是一定的,但是出現上升筆者認為是開始復產復工的功勞,是線下經濟的功勞,但線下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復蘇更多的是起到一個穩定的作用,是對比了2019年如果沒有出現新冠肺炎疫情來說的,居民的報復性行為僅僅是對沒有疫情的2020年的一種補充,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說“沒有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是“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本,所以筆者認為線下經濟在疫情后充當更多的是穩定中國經濟的角色。
1、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消費的主體是廣大消費者,消費者擁有財富的多少是決定其消費水平的高低。所以,應該加大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實現收入公平,間接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自信。增加中等收入人群數量,減少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降低普通勞動者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提高普通勞動者的個人收入,稀釋高收入人群占總收入人群比重。政府多建保障房、公租房提供給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剛畢業的大學生等低收入人群,降低其住房成本,從而增加消費等方式也是調整初次分配的有效方式。
2、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改變。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優化調整產能布局,用深化改革的方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即時消費品和高端產品供給,減少長時消費品低端產品供給,使得供給結構對市場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一方面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另一方面加快城市、鄉鎮資源整合。利用“抱團”的方式做到資源合理配置、產業鏈優化與完善。
(二)線上經濟加速中國經濟
1、加快推進新基建使經濟高質量發展。COVID-19正常化了在線數字工作和學習方法,創造了新的就業方式,并加快了新的數字基礎設施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新的數字基礎設施為數字工作和學習帶來了新的體驗和可能性。線上經濟將不斷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推進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治理方法的全面數字化轉變,將改變整個時代,使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網絡經濟發展,為我國經濟注入新動力。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推進計算機、屏幕、感應器、仿真系統等硬件設施建設,開發個性化網頁、APP及相關軟件,構建逼真的3D仿真購物體驗平臺和快速客戶響應系統,強化網絡營銷模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2、加快發展線上營銷新模式,從手段上吸引消費。疫情期間,通過“短視頻+網紅+直播+電商”等組合形式進行產品銷售已成為一種新模式,我們把這種普遍存在的線上營銷模式稱作“網紅經濟”。網紅經濟是具備成為吸引線上消費的有效手段,為線上經濟增添更多的動力。網紅經濟既可以減少成本,也可以拉近銷售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提高交易效率。其出現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從而促進產品銷售,從手段上提高了產品的交易效率,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線上消費的發展。
3、加快構建良好的線上經濟發展環境。如今的線上經濟尚且處于年輕時期,是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新興產物,網絡在不同程度的浮躁功利、制度尚且還不太完善的背景下,線上經濟既可以讓現實變得更加美好,也可以帶來傷害與破壞。“孟母三遷”的故事時刻都在上演,政府在線上經濟建設中應該充當“孟母”的角色,完善線上經濟制度和加強線上經濟金融監管,是線上經濟能健康成長,助長中國經濟的重要前提。因此,建構良好的線上經濟發展環境是現階段線上經濟不可忽視的方面。
(三)線下線上結合提升中國經濟
1、找出線上經濟與線下經濟的矛盾。一是成本矛盾。網絡經濟依托于高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存在于物聯網的虛擬世界中。與線下門店的初期投資和后期維護成本相比,線上經營模式需要降低很大一部分運營成本。二是利益分配矛盾。在中國傳統的線下銷售體系中,經銷商通常依靠上下游產品的差價來獲取經濟利益。在網絡銷售中,商品的品牌能直接與沒有經銷商或經銷商的消費者對話或交易,使經銷商獲得的經濟利益直接轉移給普通消費者,這使得品牌利用網絡優勢和價格優勢變相攻擊線下門店。三是消費體驗的矛盾。消費的發送者總是消費者。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和人們收入的增加,人們越來越注重對消費過程的感受,享受摸得著的消費體驗。然而,這并不是網上購物所能給予的。以宜家家居為例,其吃喝玩樂一體化的購物體驗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高品質評價。
2、明確線上經濟與線下經濟的關系。很明顯,線上經濟并不是萬能的。這無助于國內工業、旅行等行業擺脫疫情。對房地產業和車產業的營銷動力也較弱。在防疫期間,雖然能有效地維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給,但不能保證人民充分就業。如果長期關注網絡經濟,勢必造成人們就業空間的收縮,影響社會和諧穩定。中國發展網絡經濟的重點應轉向線下經濟的融合發展,很是制造業的融合發展,不斷從消費型互聯網經濟轉向制造業的實體網絡經濟。因此,權宜之計仍是發展網絡經濟最重要的途徑。一旦疫情成功打贏,政府必須及時調整主線的經濟戰略,不可能繼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網絡經濟中去。如果是暫時的,就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經濟復蘇和穩定發展的方向上。由于市場的高光表現而盲目關注網絡經濟,勢必會刺激年輕人的成長而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鼓勵應該統籌經濟和線下發展,政府應該支持其經濟和線下發展。
3、減少線上經濟與線下經濟的沖突。以商品銷售為例,首先要統一同類商品的價格體系。在成本管理上,應重點控制線下營銷費的使用,并利用余額補貼網上銷售。在均衡線上線下同類商品多少錢的基礎上,以促銷回扣的形式激發消費群體的購買意愿。鞏固在線下經濟中的中間人或交易商地位,使線上與線下在協同發展的過程中共同成長。建立線上線下互動系統。比如,利用線上渠道宣傳產品短信,促銷動態和公司文化,利用線下活動向公眾展示實物,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在活動過程中通過互動向觀眾或參與者展示新品,從而達到宣傳的目的,縮短品牌與消費者的多遠。這是為利用在線活動來改善用戶體驗。
4、建立線上經濟與線下經濟的共享機制。首先建立線上倉庫與線下實體的資源分享機制,改變傳統供應鏈渠道單一的分銷模式,提升分享經濟的延伸和應用,并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特征,將線上倉庫與線下實體有機融合,實現品牌共享、產品共享、消費共享,為每個用戶提供充足的供應保障和品牌保障,降低低成本的業務成本。企業在形成自己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業務體系后,能考慮與物流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增強消費群體的購物體驗意識,整合自己的線上線下資源。在實施價格策略時,企業可以利用物流供應商推動線上銷售業績,而在非價格競爭策略,企業可以利用物流供應商提供逆向物流服務,方便消費者的退貨活動。企業與物流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加強營銷信息發布合作。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全資源分享的商業營運模式,將打破線上線下邊界、顧客群邊界、供應鏈邊界、有效期性邊界、平臺邊界和區域邊界,讓消費者真正做到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