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雋平 木子
2020年12月22 日,“德厚流光——顏家龍先生書法對聯展”開幕前夕,我們來到長沙圭塘河畔的雅藏藝術館。在這里,數十幅已故著名書法家顏家龍先生的對聯已經布置完畢。經常在長沙的風景區、畫廊、拍賣會看到顏家龍先生的書法作品,但是他的對聯專題展覽卻是頭一回舉行,對于為什么舉辦這樣一場專門的對聯展覽,顏老的女兒顏正正在展覽的前言中有完整的解答:
“家父生前就期待能舉辦一次書法對聯展,各種原因,未能如愿。此次恰逢雅藏公益藝術館已開放,該館是傳統藝術文化傳播的窗口,也是一個助學、扶貧幫困的公益組織基地,大愛之人的藝術平臺。為推動書法藝術的健康發展,更好的服務于廣大的書法愛好者,我與劉館長商議,由顏家龍書畫研究院與雅藏公益藝術館共同舉辦顏家龍先生書法對聯品鑒會,旨在給大家帶來藝術視覺盛宴的同時,既完成父親的遺愿,也傳遞我們的愛心。父親常常教誨我們要多回饋社會,多做公益。這些年我們全家身體力行,積極參與了各項愛心公益活動。這次品鑒會意義深遠,將文化與公益慈善事業有機結合,激發了公眾參與公益事業的激情,為藝術家、收藏家、社會愛心人士搭建愛心橋梁,實現善與美的完美結合,希望更多人士加入到愛心事業中來。”
正逢暖陽天,來往的人不少,走進展館后就像穿越了時空,喧囂被擋在門外,有種大隱于世的靜謐感。雅藏藝術館館長劉雄和顏老的女兒顏正正、女婿周亞平先生接待了我們。
此次展覽雖說是顏老的對聯書法展,卻也有一個例外,在展廳的進門處平攤著一幅竹刻書法,上面鐫刻的是顏老書寫的《禮運大同篇》。時間回到1998年,衡陽竹刻家文新學難掩仰慕之情,寄來了他多年在竹子上刻的顏老書法作品。因為被文新學的真誠打動,顏老給文新學寄去了他創作的《禮運大同篇》。文新學接到作品如獲至寶,又耗時數月刻出來。此竹刻作品雖刻猶寫,不僅形神畢肖地再現了顏老書法的筆法和結體,而且作者以刀代筆,升華了顏老書法蒼勁老辣的氣韻。這是兩位藝術家的惺惺相惜、深厚情誼的見證,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展廳左側一幅《新作》的國畫吸引了我們,這是顏老1979年的獲獎作品。畫中人左手撐案,右手持章,正要給剛完成的作品鈐印。畫家雖兩鬢斑白,卻抱有猶如壯年郎的精氣神。旁邊配了一副對聯,是顏家龍先生少有的隸書聯“開卷有益,唯德是尊”,端莊厚重,氣勢開張。顏老創作這幅國畫時還在湖南日報工作,1958年湖南文藝學院(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身)成立,顏老是第一位被調入的教員,1964年調任湖南日報任美術組長,1983年重新調回原湖南師范學院美術系任教。
顏老出身書香世家,飽讀詩書,除了書法繪畫,他還擅長詩、聯創作。展廳中對聯多為八尺或六尺巨幅作品,其中“大鵬奮翮摶云漢,翠柏翹枝傲雪霜”、為岳麓山東大門題聯“麓山云擁千重翠,湘水波浮萬里銀”均為顏老的自撰聯,而自作聯“襟懷坦蕩,筆墨縱橫”,正是其胸襟和書風的寫照。顏老又擅作“集句聯”,集句聯是一種特殊的創作手法。“集”在這里做“聚集”“集合”解。集句聯的范圍很廣,可以集詩、集詞、集駢文、集碑、集帖、集宗教經典,甚至連成語、白話、俗語。這對撰聯者知識儲備的要求非常高,顏老集句聯的創作可謂爐火純青,他喜歡用毛澤東的詞句集聯,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原馳蠟象山舞銀蛇”就分別取自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和《沁園春·雪》。這些巨聯氣勢磅礴,撼人心魄。
展出的對聯中,還有不少是顏老左手書寫的。2007年,79歲的顏老因中風入院,出院后,他的右手已無法正常寫字。但是作為一個終生癡迷書法的人,哪里經得住“筆癮”的誘惑。一天晚上,他要女婿周亞平為他鋪紙,正當全家人疑惑之際,只見他左手提筆,緩蘸墨汁,幾個大字一氣呵成。還沒等大伙兒回過神來,顏老像個孩童般轉頭嘿嘿一笑“沒想到吧,我可是留了一手的!”在家人的追問下,顏老才緩緩道出左手神功的來源:上世紀80年代,為了進一步提升功力,他曾用左手練過幾年書法,沒想到還真派上用場了。但是左手作品流入市場后,家人不斷接到“舉報”電話,原來是左右手所寫的字面貌略有不同,讓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哪個膽大包天的毛小子冒充他。對顏老的左手書法,他的學生——著名畫家朱訓德說:“老師右手寫的字太完美了,挑不出毛病,反倒是這左手寫的字,有一種生澀自然的美,有一種少見的趣味……”
步出展廳已是下午六點,顏老的對聯,如同緩緩西下的夕陽,深沉而博大,印入我們的腦海,久久不曾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