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軍事報道》披露,第80集團軍某旅近日組織遠火分隊,在渤海灣畔展開海上實彈射擊演練,檢驗遠程火箭炮對不同類型海上目標的毀傷效能。媒體指出,這不僅是03式遠火首次展示攻擊海上移動靶標的能力,這也是解放軍近期密集展現的反艦能力之一。
根據央視節目披露,第80集團軍某旅遠火分隊經過100多公里的遠程機動,裝備了PHL-03式遠程多管火箭炮(03式遠火)的遠火分隊抵達作戰地域。官兵們裝填彈藥、測定氣象,并對目標區域實施遠程偵察。
受海上風浪影響,射擊目標不易發現且坐標不穩,官兵們依托無人機自行推算目標位置。針對海面目標的不穩定性,官兵們采取單炮多發同時著彈的射擊方式以高強度的火力對目標進行壓制。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火箭炮從陸地接連發射,而后位于海上的多個移動船靶應聲被摧毀。有的船靶一擊即中,有的則是在多枚火箭炮彈覆蓋攻擊中被摧毀。
03式遠火由發射車搭載,機動性強。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其火箭彈射程超過150公里,可針對不同目標裝載多種戰斗部。
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近些年,通過遠程制導技術的發展,火箭彈的命中精度不斷提高。而在相關的技術開發過程中,解放軍無疑是非常領先的。 通過慣性制導、衛星制導、激光制導或是采用末敏彈藥等技術手段,解放軍的遠火力量除了具備“面”殺傷能力,無疑也具備了“點”殺傷能力。
解放軍已經擁有技術更為先進、毀傷能力更高的反艦彈道導彈,為何還要開發遠火反艦這種新戰法?宋忠平說,相比反艦彈道導彈以及反艦巡航導彈,火箭彈的成本要低得多,更劃算也更適合多波次齊射。更重要的是,上述不同反艦方式所應用的場景并不重疊,各有所長。
宋忠平認為,遠火反艦所針對的目標應當是中小型艦艇,或是防護能力較低的目標。由于遠火的射程所限,其覆蓋范圍集中在近岸的海上目標。而像航母這樣的大型水面艦只,交戰時不會駛入近岸。顯然,射程遠在火箭彈之上的彈道導彈,所瞄準的才是航母、兩棲攻擊艦這樣的戰略目標。
(據“政知見”微信公號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