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萍
摘 要:2015 年 習總書記提出“以勞動夢托起中國夢”,勞動教育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中學的教育水平對比市中心地區的中學的教育水平,相對落后,但是農村地區中學教育在進行勞動教育滲透,有更好的空間。本文將通過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的方式,對樹立初中學生的勞動素養的重要性和方法進行探析。
關鍵詞:語文教學;勞動素養
前言
2019 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進一步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在教學水平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通過語文核心素養教學,應該如何滲透勞動的教育思想,下文將進行分析。
一、語文核心素養教學滲透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一)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的核心素養可以分解為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通過語文基礎知識點學習、課文賞析、教師為學生進行拓展教學等方式,語文課上課下都結合,幫助學生養成語文的核心素養。在語文的核心素養中,文化修養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的重要內容。
(二)勞動教育
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指人類進步的基礎。勞動是創造一切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必要實踐活動。勞動在社會發展進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國的互聯網,娛樂平臺發展逐漸把勞動的含義曲解,初中生對社會理解不深,很容易對勞動觀念產生誤解。為了培養出新一代的優質勞動力,勞動教育勢在必行。
勞動教育指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意識,讓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并且掌握一定的勞動的方法,達到培養一批有正確的勞動觀并且會勞動的人才的目標。
(三)語文核心素養教學滲透勞動教育的可能性
初中也有開設專業的勞動教育課程,傳授學生勞動技巧和方法。但是在專門勞動課程中,對學生講述勞動的重要性等,樹立勞動觀念的內容學生往往不感興趣。加之專業勞動課程受到重視的程度不深,所以很難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和人文性,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修養,滲透學生良好的勞動觀念。
二、農村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教學滲透勞動教育方法探析
(一)基于語文課本人文素養滲透勞動教育方法
教師單純說教灌輸學生熱愛勞動的思想,學生會存在戒備心理,并且不容易也沒有興趣接受老師的理念。所以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講授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受到課文中先進的勞動模范的榜樣的影響。例如:讓·喬治的《植樹的牧羊人》文中,五十多歲到了退休年齡的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的主人公,在阿爾卑斯山的荒原有雙手和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了綠洲,給村莊帶來富強。在講授此篇文章時,教學針對主人公的分析,讓學生走進課本,了解人物內心。并且傳輸文章內涵中,應該重點講解用雙手勞動創造美好未來的理念,借此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二)趣味性教學,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加入尊重勞動內容
初中的語文課堂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大部分初中學校的教學方式依舊是以老師講授為主。并且農村地區師資力量薄弱,知識教育更新更慢,造成教學方式墨守成規。初中階段的學生比較活潑。過于枯燥的學習方式很難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所以語文素養培養教學需要開展趣味性教學。
語文課堂中,通過小游戲,如:成語接龍、知識點接力等形式學習語文知識點。在此過程中,開設與勞動相關的專題。比如:在進行知識點接力時,可以以你知道的贊美勞動的句子,成語為題目進行接力游戲,允許學生自主創作贊美勞動的句子和詞語。通過此種形式的教學,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活力和創造力。還能幫助他們形成勞動是值得贊美和尊重的觀念。
(三)項目教學法學習語文過程中滲透勞動知識
教師針對某一個專題學習,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滲透勞動光榮的觀念。例如:語文學習寫作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互助小組,每個小組對一個語文題目進行討論,并且寫出大家討論之后的文章。在此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進行腦力勞動,并且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見解,寫出文章,最終得到他們的勞動成果。教師鼓勵學習小組對自己的成果進行分享,給與評價以及正面的鼓勵。讓小組推選最優秀的小組,并且各個小組成員推舉出本組的優秀成員,教師給予表揚并且可以適當給予鼓勵。如:一塊糖,一個紙質的獎狀等。
進行項目教學,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為目的,在學生們分組寫作過程中,暗中鍛煉了學生的勞動能力。教師給予學生作品以點評,正面的評價,可以讓學生認為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從而更加熱愛勞動。此外教師給予優秀小組獎勵,優秀小組成員獎勵,就會樹立崇尚努力勞動的班級氛圍,在此種氛圍下的學生會更加熱愛學習,并且喜歡共同勞動,尊重勞動。
結語
勞動教育重要的是勞動觀念的養成,語文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自身修養。語文教學借助課本知識聯系實踐、趣味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為新時代培養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肖仕佳.部編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中的勞動人物形象研究[D].西南大學,2020.
[2]李琦. 語文教學中實施勞動教育的路徑探析[J]. 現代職業教育,2021(09):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