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近日引述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的話做出上述表態。他重申阿根廷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要求,稱英國定期在該群島演習,有“不合理和不相稱的軍事存在”。他說:“近40年來,英國一直拒絕與阿根廷恢復談判,拒絕根據聯合國大會的規定和平解決雙邊主權爭端。阿政府愿繼續不懈地尋求和平解決爭端的辦法。”同時,索拉也對包括中國在內為解決這一爭端發言的國家表示感謝。
此前,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聯大非殖特委會關于馬島問題的發言中呼吁,國際社會應采取必要措施,繼續推動包括馬島在內的17個聯合國非自治領土的非殖民化進程。
索拉感謝耿爽在聯合國發聲支持阿根廷對馬島的主權要求。
1982年英阿馬島沖突中的英軍。
俄國防部稱,英海軍“保衛者”號驅逐艦近日在黑海西北區域活動時越過俄邊界,俄邊防軍艦隨后開火警告,派飛機向英國驅逐艦航行方向投擲航空炸彈警告。英艦駛離相關水域。扎哈羅娃說,英方行動的政治動因是北約國家針對俄羅斯展開的挑釁行動,而英國是長期向俄羅斯邊界靠近的北約成員國,其無休止地挑釁,目的是在西方國家的信息和政治空間進一步樹立所謂俄羅斯的不可預測性、所謂俄羅斯是西方世界的威脅這種無稽之談。
贊比亞前總統卡翁達6月17日因病去世,享年97歲。他被譽為贊比亞“國父”,是國際知名的老一輩非洲獨立運動領導人、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曾為贊比亞國家獨立和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作出歷史性貢獻,并長期致力于贊中友好事業。根哥布宣布,全國為卡翁達哀悼7天,并且在這7天時間里降半旗。
菲舍爾近日撰文指出,將西方和中國的關系類比為冷戰時期的美蘇關系具有誤導性,而且很危險。考慮到中國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以及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依存,那些認為可以孤立中國的想法是荒謬的。他認為,21世紀將不再被大國政治博弈所主導,全球性挑戰將迫使大國合作,這當中不應計較“誰才是第一”。
菲舍爾是德國綠黨著名政治人物,曾于1998年至2005年擔任德國副總理兼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