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業界不少讀者發郵件來,希望本刊對“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的成立以及相關情況作一介紹。該論壇暨學術年會是國內疫情爆發前一年年底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成立和召開的?!罢搲背闪h上,再制造領域國家部委主管部門領導、再制造領域的專家學者、國家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再制造試點企業負責人及中、外長期從事再制造研究、生產、管理的資深人士,以及國內再制造企業代表共200多人參加了會議。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循環經濟處、商務部市場建設司政策處領導分別到會發言,對論壇今后推動中國再制造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建議。隨后舉行了“論壇”學術年會-“中國再制造對話世界500強”。由中國再制造領域的相關專家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代表圍繞再制造熱門主題進行高峰對話,并深入交換了推動再制造發展的意見。本期摘錄論壇專家謝建軍的報告核心要點,推薦給讀者。

專 家 簡 介
謝建軍,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發起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秘書長。他在“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成立大會暨學術年會上作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市場分析”主旨報告。報告從再制造的內涵、汽車后市場的重要選擇、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現狀三個方面系統介紹、分析了汽車零部件的再制造市場,對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循環經濟“再利用”的最佳形式,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產品質量達到新品標準,售后服務和新品一樣,價格是新品的一半。
消費者享受質優價廉的產品,最經濟、最環保的生活方式。
產業鏈條長,創造更多的商業機遇和就業機會。
促進消費理念和經營模式改變與創新,互聯網發展,共享經濟的普及,使消費者從購買產品所有權向購買產品使用功能轉變,為再制造創造更多商業機會。
再制造過程對原制造企業是產品質量改進和設計改進的過程。
再制造成為服務業和制造業的交叉點,在汽車后市場已有近百年歷史,在歐洲汽車再制造產品已經成為汽車維修服務的主要選擇,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電子產品再制造成為再制造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再制造給傳統維修行業帶來的影響:實現快速維修、維修質量提高、配件價格降低、售后服務保證、維修利潤增加。
中國汽車后市場的基本情況:截至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億4千萬輛,其中商用車的保有量超過2500萬輛;中國的在用車平均車齡約4.5年,根據國際后市場經驗,車齡超過5年后將迎來維修保養高峰期,是再制造產品的需求增長期;2018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超過萬億規模。整個汽車產業發展重點開始由生產制造向汽車后市場轉移。
行業基本情況:
局部情況:傷口敷料滲出,呈淡紅色血漬印,更換敷料加壓包扎后短時間內仍出現上述癥狀。有些患者傷口敷料雖清潔干燥,但傷口周圍皮膚出現隆起,觸及有波動感,提示皮下有腦脊液滲出。脊柱手術后24 h傷口引流量增多,有時多至1 000 ml以上,顏色呈淡紅色或清亮液體(正常<300 ml,呈血清樣混濁液)。
(1)行業規模:截至2018年底,中汽協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分會有會員企業接近100家,以國家試點企業為骨干,另有經常參加協會活動的再制造企業、包括舊件回收、技術服務、設備供應等再制造產業鏈中的企業300~400家。估計全國具備再制造產業基礎的企業超過2000家。

(2)產量、產值:(估算)2018年再制造發動機10萬臺,自動變速箱20萬臺,發電機、起動機1500萬臺,轉向機200萬只。另外,空調泵、車燈、鋁制車門、ECU/TCU、各類傳感器、各種閥體等再制造產品也形成批量生產。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行業交易額估計超過300億元(包括舊件交易)。
(3)生產基地:再制造企業形成以4個國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和廣西梧州、廣州周邊地區集聚發展。廣州周邊、河北河間、江蘇東海等地區成了汽車舊件回收市場,全國80%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原材料交易來自這些地區。
行業特點:
(1)經營模式:OE再制造企業和獨立再制造企業
OE再制造企業,主要是整車生產企業或者原始配件供應商直接投資或控股,企業產品以原制造產品為主,再制造生產與原制造企業共用同一套備件供應和服務體系,銷售渠道是共同的銷售網絡。企業質量體系完善,技術要求完全執行原廠標準,更換原廠配件,再制造產品可以完全達到原型新品的要求。這類企業產品型號單一、產銷量少、銷售價格高、銷售渠道單一,市場接受度不好。
另一類是獨立再制造企業,專注于再制造零部件生產,不依附于原制造廠,完全根據汽車維修市場的需求生產再制造產品,只對所生產的再制造產品質量負責,這類企業目前在國內數量眾多,發展勢頭較好,以其自身品牌優勢逐步擴展,再制造產品進入汽配交易市場或直接與各地的汽車維修、4S店等下游渠道商合作。企業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好的企業建立了嚴格的企業標準,通過技術研發和創新形成了完善的技術體系,產品質量達到甚至超過了原型新品的標準,產品性價比合理,市場接受度高,有些企業得到原制造企業的認可并形成合作關系。而差的企業,產品質量停留在維修水平,只能通過低價競爭進入市場。
(2)社會認知度不高
再制造作為一個新的理念還沒有被我國公眾廣泛認識,大多數消費者甚至將其視為現在的汽車維修和翻新,社會各方面對發展再制造產業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受傳統消費觀念的影響,消費者一般都認為新品比再制造產品好,陳舊的消費觀念限制了再制造產品的應用和市場占有。
(3)體系建設不完整
首先我國還沒有形成再制造產品專業銷售網絡,消費者對再制造產品的需求與再制造產品的供應之間不能保證平衡。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參與企業數量少,規模小,還不能支撐市場的需求。其次,再制造舊件回收體系不健全,回收企業普遍存在小、散、亂的特點,還沒有形成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在全國范圍內沒有可靠、高效運行的回收網絡和信息管理系統,只是自發形成區域性的回收交易市場,再制造企業和舊件回收企業信息不對稱、不透明,使再制造企業得到需要的原材料存在困難。
(4)政策法規待完善
當前財稅政策不利于再制造企業的正規化、規?;l展,再制造原材料很難取得增值稅發票,造成無法合理進項抵扣,使再制造產品成本增大,企業效益、規?;l展受到限制。其次,行業發展缺少指導性政策,再制造企業認證、市場監管、產品檢測等方面缺乏實施細則,再制造企業和準備開展再制造業務的企業很難做出合適的發展規劃。
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市場預期: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增加、在用車平均車齡的增長、汽車后市場需求增大、社會各界對再制造認知度提高,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市場一定是巨大的需求市場。未來5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預計到2025年對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的市場需求將達到2000億元規模。
行業期待:國家能繼續實施對消費者購買再制造產品的激勵政策;加大有關再制造的宣傳力度;制定適合再制造行業的財稅政策;鼓勵OE再制造企業發展;支持保險公司在車險理賠中優先使用再制造產品;開展行業自律和制訂團體標準。
環境污染和資源匱乏是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再制造可使廢舊汽車零部件產品中蘊含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是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首選途徑。再制造是汽車后市場轉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后市場戰略的重要舉措,將會對傳統的配件和維修業務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再制造產品也將成為汽車后市場的重要選擇。
相關鏈接:“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簡介
“中國再制造50人論壇”是由國內再制造領域的資深人士共同發起組成的非營利性獨立研究平臺,匯聚了國內再制造領域的權威專家,致力于成為中國再制造產業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引擎和國家相關部門再制造領域的第三方獨立高端智庫,重點開展行業與政策趨勢分析,提出戰略發展思路,研究解決中國再制造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促進政、產、學、研、金、企的融合發展,創新再制造商業模式,開拓中國再制造產業發展道路。2019年10月,京津冀再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秘書處在廣州承辦了成立大會。論壇邀請了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中國再制造“首倡者”徐濱士院士、機械工業部原部長何光遠、國務院參事林毅夫教授、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楊興富、中咨公司總經理王安院士等多位重量級專家擔任顧問,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原副司長馬榮女士擔任論壇總召集人,相關成員涵蓋了國內外再制造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行業領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