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立,張曉嬌,孫志海,李德懷,王新濤,張桂玲
(1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骨外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6)(2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外科六病區B<脊柱外科>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閉合性脛腓骨中下段骨折因其解剖的位置與踝關節鄰近,固定的范圍比較小而且沒有穩定性,患者小腿的前內側的軟組織的覆蓋較薄,容易產生骨折難愈合的現象,從而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1]。如今,臨床上以微創手術進行治療,鎖定鋼板微創內固定治療術具有內固定比較穩定、切口比較小等優點,應用在骨折患者的治療中效果比較好[2]。為分析脛骨遠端內側鎖定鋼板微創內固定治療效果,本文主要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療的60例閉合性脛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資料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療的60例閉合性脛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納入標準:確診是閉合脛腓骨中下段骨折,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其他骨折疾病,手術禁忌證,肝腎功能疾病,心理、認知障礙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2~66歲,平均年齡(44.23±4.38)歲;研究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0~65歲,其平均(44.50±4.5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的X線對其骨折檢查,術前以臨時的跟骨牽引進行固定,且抬高防止活動,軟組織受損的情況緩解后再實施手術。研究組給予脛骨遠端內側鎖定鋼板微創內固定進行治療,給予患者全身麻醉、鋪巾、常規的消毒。若骨折位置在近踝關節內則需對其腓骨進行固定,確保脛骨保持穩定,在踝尖下的0.5 cm部位作一個3 cm的弧形切口,使內踝顯露出來,然后通過骨剝離器從脛骨的方向將軟組織推開,且建立相應的隧道,再從切口按照軟組織的隧道將鎖定鋼板插入,遠端需與內踝尖相距0.5~1.0 cm,與脛骨的內側面相貼服,鋼板的長度是骨折線的2倍以上。再將一枚螺釘置入鋼板的遠端,通過C型壁X線機進行透視,對骨折端進行手法復位,如果骨折位置的情況比較復雜,作小切口進行輔助復位,使骨折部位鋼板的位置得到保證,鎖定螺釘交替使用,對近端、遠端的釘孔進行固定,完成手術之后確定骨折的復位情況良好后,進行沖洗并縫合切口,做好加壓包扎工作。
對照組患者以脛骨遠端前外側切開復位內固定進行治療,實施全麻后,骨折端作為中心點,與脛骨嵴的外側相離0.5~1 cm,在脛骨的前外側作一個8~15 cm的切口,將患處皮膚和組織切開,且將骨折端剝離,再以拉力螺釘進行固定,且以L型的縮短鋼板對前外側進行固定,如果斷端有缺損的情況,需將同種的異體骨粒植入,然后將普通的螺釘置入骨折端并固定好,確定骨折位置固定良好之后,做好引流管的放置工作,再進行縫合包扎。
(1)觀察兩組臨床效果,優:踝關節沒有腫痛,可以正常活動;良:踝關節有輕微的疼痛感,活動度有一定的影響;差:踝關節疼痛感明顯,不能進行正常活動。(2)記錄兩組手術情況(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的時間)。(3)對比兩組并發癥(皮膚出現壞死、傷口有感染、骨折愈合延遲、鋼板外露)情況[3]。
所得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研究組優良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n(%)]
治療后,研究組手術的時間、出血量、骨折愈合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相關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相關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月研究組30 70.14±8.23 74.41±13.52 3.86±1.25對照組30 84.35±10.12 130.35±20.76 4.53±1.07 t 5.9668 12.3675 2.2303 P<0.05 <0.05 <0.05
治療后,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6.67%低于對照組的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脛腓骨中下段骨折屬于一種比較多見的長骨骨折,因為中下段解剖位置較特殊,常常會出現局部腫脹的情況,且小腿肌肉的血管比較多,其評分的伸展性也相對較差,患者軟組織嚴重受損,可能會有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情況產生,術后還會產生各種并發癥[4-5]。髓內固定是治療長骨骨干骨折的主要方法,但對于脛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而言,由于遠端髓腔比較寬大,易導致骨折部位不穩定或骨不連的情況,且患者骨折的位置是在脛骨遠端的近關節面發生骨折,所以不能給予其髓內固定法進行治療,需采取鋼板固定手術[6-7]。為探討脛骨遠端內側鎖定鋼板微創內固定治療效果,對到本院治療的60例閉合性脛腓骨中下段骨折資料分析。本文結果表明:治療后,研究組優良率93.33%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手術的時間、出血量、骨折愈合少于對照組;研究組并發癥6.67%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脛骨遠端內側鎖定鋼板微創內固定治療患者療效較好,可有效改善的手術情況,降低并發癥的產生,具有較好的預后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脛骨遠端內側鎖定鋼板微創進行治療能幫助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愈合骨折部位,可促進踝關節的功能恢復正常[8]。且該治療方法的手術切口比較小,且手術是以前內側的鋼板通過MIPPO技術將其插入,不會給患者的脛骨遠端的血管神經造成較大的損害,還可以降低產生并發癥的概率。此外,通過皮下潛行分離術將鋼板置入可降低骨膜大量剝離的程度,降低二次損害到骨折部位、軟組織的概率,給骨折的快速愈合提供良好、穩定的環境[9]。同時,因脛骨內側是小腿張力側,給予其鋼板內固定與生物力學的原則更相符。
綜上所述,采用脛骨遠端內側鎖定鋼板微創內固定治療閉合性脛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較好,且不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還能有效縮短患者骨折愈合的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產生,提升患者的預后,幫助患者盡早離床活動鍛煉,進而可提升患者活動、生活的質量,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