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佩東,屈 妍,侯逸華
(天津慧醫谷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椎間盤及椎體骨質退變或病理性改變引發的一類綜合性疾病,其病變涉及骨、神經、血管、脊髓等多系統,因此臨床癥狀復雜,隨著電子產品的高頻使用,頸椎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年輕化趨勢明顯,嚴重影響患者工作、生活[1]。其中,神經根型頸椎?。╟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占60%~70%,現代醫學目前主要以藥物及手術治療為主,術后部分患者仍有復發[2]。在臨床實踐積累過程中,頸椎病的中醫治療體系日益完善,包括中藥、針灸、穴位按摩等多途徑綠色療法,為頸椎病的預防及治療提供了保障。耳穴作為中醫外治法的一種,臨床應用范圍廣、病種多,而其在疼痛及神經-內分泌領域的應用居于前列[3],不少臨床研究表明耳穴對頸椎病的診斷及治療均有顯著的臨床參考價值[4]。為進一步精確指導臨床應用耳穴診治頸椎病,本文將基于MT-JX-01型中醫經絡穴位檢測儀,通過采集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耳穴陽性反應點,研究并分析所采集耳穴陽性反應點與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臨床癥狀的相關性,以進一步探討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耳穴治療策略。
本研究通過隨機收集天津武清大孟莊醫院2021年3月—4月就診的7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37例,年齡在20~60歲,平均年齡(48.32±7.62)歲,病程3~24個月。
1.2.1 西醫診斷標準 根據中華外科雜志編輯部2018年組織外科專家制定的《頸椎病的分型、診斷及非手術治療》[5]中有關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內容進行診斷:(1)具備神經根的典型癥狀,上肢麻木、疼痛等,且麻木疼痛范圍符合頸部脊神經支配區域;(2)臨床表現與影像學結果一致;(3)除外肩周炎、胸廓出口綜合征、網球肘、肱二頭肌腱鞘炎、腫瘤及腕管綜合征等原因所致的頸椎以外病變產生的上肢疼痛為主的疾病。
1.2.2 中醫體質分型標準 參考中華中醫藥學會2009年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的體質分類及分型標準[6]?;颊呋卮鸨碇兴械膯栴},計算原始分及轉化分(原始分:各個條目分值相加;轉化分數:[(原始分-條目數)/(條目數×4)]×100),進而根據標準判定體質類型。平和質為正常體質,其他八種體質為偏頗體質。判定標準:平和質轉化分≥60分,且其他八種偏頗體質轉化分均<30分時,判定為:是;平和質轉化分≥60分,且其他八種偏頗體質轉化分均<40分時,判定為:基本是;否則判定為:否。偏頗體質轉化分≥40分,判定為:是;偏頗體質轉化分30~39分,判定為:傾向是;偏頗體質轉化分<30分,判定為:否。
(1)符合上述西醫診斷及中醫證型診斷標準;(2)20≤年齡≤60歲,3≤病程≤24月,性別不限;(3)入組前1個月未采取任何治療方法;(4)自愿參加本項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因外傷、占位等原因引起的神經根受壓導致的頸椎??;(2)其他類型的頸椎病患者;(3)孕婦、哺乳期女性、認知功能障礙及精神病患者;(4)合并周圍神經損傷、骨折、嚴重心、肝、腎、肺疾病的患者。
(1)采用天津慧醫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MT-JX-01型中醫經絡穴位檢測儀,此檢測儀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可測量人體耳穴的電阻值(電流)的數據,并根據耳穴的不同阻抗值對重點耳穴、異常耳穴及對應系統進行測試;(2)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對受試者人群進行體質判定;(3)計算所測陽性耳穴(包含左右耳)的頻次及耳穴所歸系統的頻次。
應用SPSS 2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試驗測得與CSR相關的陽性耳穴頻次頸椎、頸>肩>肝>脾、膀胱>腎>指>三焦>額>皮質下>交感,其具體頻次見圖1。

圖1 所測陽性耳穴頻次圖
本試驗結果與CSR相關陽性耳穴按系統進行歸類,其中,外科系統包括頸椎、頸、肩、指、額5穴,共計465次;神經系統包括皮質下、交感2穴,共計101次;消化系統包括肝、脾、三焦3穴,共計201次;泌尿系統包括腎、膀胱2穴,共計130次,其分布情況見圖2。

圖2 陽性耳穴頻所歸系統頻次分布圖
7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中氣郁質23例(33%)、血瘀質20例(29%)、氣虛質12例(17%)、痰濕質10例(14%)、平和質5例(7%)。
氣郁質人群左右兩側耳穴的肝穴檢測值明顯高于平和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瘀質人群左側耳穴的三焦穴檢測值明顯高于平和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氣虛質人群左右兩側耳穴的腎穴及左側的脾穴檢測值明顯低于平和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痰濕質的左側耳穴的脾穴檢測值明顯高于平和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體質與陽性耳穴對比(±s)

表1 體質與陽性耳穴對比(±s)
注:與平和質相比較,*P<0.05。
耳穴平和質氣郁質左右左右三焦2 460±76.17 2 410±67.21 2 541±69.32 2 552±68.62腎 2 479±72.31 2 420±72.79 2 621±74.71 2 643±65.34膀胱2 409±77.31 2 389±66.31 2 501±71.23 2 461±77.32脾 2 390±79.21 2 380±68.39 2 412±77.21 2 511±76.88肝 2 388±78.43 2 399±68.41 3 032±77.79*2 951±58.10*耳穴血瘀質氣虛左右左右三焦3 089±67.32*2 560±66.81 2 350±73.43 2 332±73.41腎 2 456±74.31 2 501±73.65 1 798±76.71*1 511±75.21*膀胱2 431±76.21 2 498±76.71 2 301±68.31 2 431±70.32脾 2 101±68.11 2 098±68.35 1 732±74.38*2 420±75.42肝 2 301±67.65 2 421±67.56 2 321±74.31 2 345±77.24耳穴 痰濕質左右三焦 2 431±70.41 2 410±68.47腎2 356±69.32 2 380±70.43膀胱 2 476±67.75 2 459±72.32脾2 831±72.11* 2 419±67.34肝2 411±73.41 2 421±67.26
《黃帝內經》中載有“頸項強痛”“肩背手臂痛”,均與頸椎病癥狀相關,頸椎病屬中醫學的“痹病”范疇,臨床上稱其為項痹?!端貑枴け园Y論》言“重感于風寒濕之氣”可形成痹癥,《靈樞·五邪》提出了痹癥的發生本于肝腎虧虛,遂邪湊、阻塞氣血運行而為病。目前,中醫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有內治及外治兩種,其中,外治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范圍廣、療效好,多被廣大患者接受[7]。耳穴作為臨床廣泛使用的輔助治療手段,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天津慧醫谷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MT-JX-01型中醫經絡穴位檢測儀,通過檢測耳穴皮膚電阻抗值,進而判斷人體可能的病變系統,從而起到指導患者未病先防的作用。
本試驗結果陽性耳穴出現頻次中,頸椎、頸、肩、額、指均屬于外科系統,與CSR發病癥狀區域相對應。其次,CSR還涉及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其中,神經系統中皮質下、交感兩穴與疼痛、自主神經功能、睡眠及情緒有關,這與臨床中“因痛致郁”的特征密切聯系,且根據結果分析此兩穴對應患者癥狀,發現其結果相一致,充分反應了CSR患者神經壓迫癥狀引起的麻木、疼痛引起患者在睡眠、情緒及自主神經根功能方面可能存在失調,也提示臨床工作者在治療CSR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情緒的疏導。消化系統中的肝、脾、三焦與CSR的關系也呈顯著關聯,肝與眩暈、精神緊張等相關,脾與眩暈、腹脹等癥狀相關,三焦除反應便秘、腹脹等癥狀外,同時與上肢外側疼痛相關,以上三穴,雖屬于現代醫學消化系統范疇,但從中醫角度思考,肝、與皮質下、交感均與情緒和精神狀態相聯系,三者均反應了CSR患者發病的情緒問題,《素問·金匱真言論》云“肝之俞在頸項”,根據中醫臟腑反應區,肝與頸項的關系密不可分,提示臨床中治療CSR可采用疏肝法,針刺可選用肝經穴位進行治療,肝氣通于木,肝氣不疏,脾土受伐,因此,CSR可見耳穴-脾的異常,三焦經循行于上肢外側,CSR患者可出現上肢放射痛,但不僅僅局限于三焦經,臨床中亦可見其他手三陽經、三陰經循行麻木及疼痛的臨床表現,本結果或因樣本量不足,導致其他經絡的相關耳穴未呈陽性。表明分別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癥狀以頸項部、肩臂、手指放射性疼痛、麻木為主,風善行數變,放射性疼痛的性質屬風邪為病范疇,膀胱經為人體衛外之藩籬,風邪犯于人體,多以膀胱經為始,其經絡運行亦過頸項,為頸椎病治療的重點經絡,《靈樞》記載膀胱經“是動則病沖頭痛、項似拔……是主筋所生病……項、臂、腰、尻、腘、踹、腳皆痛,小指不用”,耳穴雖按現代醫學各系統分類,耳穴-膀胱屬泌尿系統,但根據本試驗結果,膀胱穴與CSR的關聯性推斷耳穴-膀胱實則與中醫經絡有密切關系。耳穴-腎臨床可與耳鳴等癥狀相關,CSR患者若出現耳部相關神經受壓,亦可表現為耳鳴,且根據“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理論,頸椎病的發生與患者氣血不足有關,提示臨床治療本病可培補肝腎,以充氣血。
此外,本研究中CSR患者體質分型中有平和質、氣郁質、血瘀質、氣虛質、痰濕質5種,其中氣郁質與肝具有相關性,血瘀質與三焦相關,痰濕質與脾相關,氣虛質與脾、腎相關。耳穴-肝與氣郁質的相關性與上述提出的CSR影響人體精神情緒相一致,符合中醫理論中肝主疏泄,疏泄調則氣得以行,氣行則通,通則不痛的理論;“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瘀血屬實邪,亦可因虛成實,脾、腎不足,則氣血不充,經脈不得養可產生疼痛、麻木,久病入絡,氣血不足則水道淤堵,形成血瘀、痰濕。根據臟腑相關耳穴與CSR患者體質的相關性,提示臨床中治療頸椎病除局部選穴外,需扶正、祛邪相輔相成以提高臨床療效。
上述研究表明,臨床中可以通過該系統檢測耳穴阻抗值,與耳穴望診相結合對CSR進行輔助診斷,并根據陽性反應點選擇耳穴進行精準治療,且CSR的中醫治療應面面俱到,辨證論治,根據臟腑虛實、邪氣類型進行施治。限于本研究樣本量有限,部分結果或存在偏差,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