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洪,張曉旭,葉敬花(通訊作者)
(深圳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 廣東 深圳 518000)
小兒難治性癲癇是小兒中多發的病癥,屬于神經系統常見病,患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兒自身腦部神經元出現異常放電的現象,大量的放電導致患兒腦部功能出現異常。小兒癲癇疾病病程長,久治不愈,對患兒的生活質量影響較大,且會加重患兒家庭及社會負擔。目前,隨著各種抗癲癇藥物的不斷問世,約有80%左右的癲癇患兒經過系統化的診療,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而對于部分患兒來說,使用2種及以上抗癲癇藥物治療后,仍然難以抑制疾病的發展。疾病不斷進展,形成難治性癲癇。經醫學研究發現[1],對這類患兒采用生酮飲食治療的方式進行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生酮飲食是一種通過高脂肪、低蛋白及低糖飲食方案配合以一定比例攝入,尤其是以80%的脂肪以及20%的蛋白質及糖分的攝入,促使患兒體內產生酮體,形成慢性酮癥狀態而對驚厥產生抑制作用。對于患兒來說,生酮飲食需要得到專業的指導,因此,在治療期間,為了提升患兒治療依從性及科學性,需合理采用個性化護理方式,以此提高治療質量。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采用飲食治療方式進行生酮治療的小兒難治性癲癇78例患兒,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9例。實驗組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20例,年齡0.8~9歲,平均年齡(3.5±1.2)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96±2.42)年;對照組中,男患兒22例,女患兒17例,年齡為0.7~8.2歲,平均年齡(3.6±1.1)歲,病程1.6~4.8年,平均病程(2.87±2.15)年。納入標準:患兒均經臨床綜合檢查確診小兒癲癇,采用系統化治療效果欠佳;患兒及家屬對本次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器官或系統疾病者;存在心肺、肝腎異常者;存在血液系統疾病者;存在高脂血癥、泌尿系統疾病、結石等疾病者;脂肪、酮體代謝性疾病及線粒體疾患者兒。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患兒入院后,對其實施詳細檢查,進行全面評估。第1天完成血生化檢查及血常規、微量元素、左手腕骨片、泌尿系統B超及血藥濃度等測定,還要進行腦電圖、遺傳代謝指標等篩查。對于符合生酮飲食療法治療條件的患兒,于中午12:00點開始禁食,進行血糖和血酮監測,每6 h一次。對于血糖指標高于2.24 mmol/L者,或者血酮指標高于42.24 mmol/L者,指導患兒口服30 mL橙汁。對于血糖指標低于2.22.24 mmol/L或者血酮指標高于42.24 mmol/L者,指導患兒進食,以脂肪與蛋白質+糖比例4:1的方式進食,每天攝入熱量保持在60~80 kcal/kg,熱量逐漸增加,第1天為1/3,第2天增加1/3,第3天開始全量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碳酸鈣等營養。患兒治療4~5 d后進行血脂、尿酸及電解質等指標檢查,并對微量元素、膽囊、泌尿系統、血常規、尿常規等進行檢查,達標者可出院。患兒出院后繼續服用抗癲癇藥物,并每周復查。患兒出院后沿用生酮飲食,并將比例逐漸調整為3:1、2:1,直到疾病控制2~3年后停止治療。
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與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方式進行護理。對照組主要對患兒進行飲食指導,叮囑患兒用藥方法,及時告知患兒相關檢查的時間。實驗組護理方式如下。
1.3.1 個性化評估 在患兒入院接受治療之后,護理人員應首先對患兒的一般資料進行掌握,主要包括患兒的年齡、性別、特征、疾病史、家族史等,進而帶領患兒進行相關檢查,對患兒的疾病狀況進行了解,對患兒以往的治療藥物和治療周期等進行了解,以對患兒的狀態進行評估,便于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2]。
1.3.2 健康知識宣教 在對患兒進行個性化評估之后,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兒病癥和治療情況,合理為其制定護理目標,并對患兒進行健康知識宣教,針對患兒病癥,對難治性癲癇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治療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癥狀和反應進行告知,以減輕患兒和家屬的心理壓力,告知患兒正確的自我護理方法,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
1.3.3 心理護理 不同患兒的年齡不同,心理狀態也會不同,那么護理人員需要針對不同患兒,采取個性心理護理措施,比如年紀較小的患兒,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撫摸、逗笑等方式紓解患兒的心理,針對年紀稍大的患兒,護理人員可以利用玩具、圖畫或者音樂等新鮮事物吸引其注意力,減輕其痛苦感;針對年紀較大的患兒,護理人員可以告知其治療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以緩解患兒緊張恐懼的心理[3]。
1.3.4 生酮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在專業的營養師的指導之下,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病癥、不同體重和身高的患兒制定對應的飲食計劃,對患兒每日需要攝入的能量進行嚴格的計算,控制患兒脂肪、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以固定的營養值配置奶粉,降低患兒所攝入的熱能,以保證飲食的健康[4]。
1.3.5 感染護理 生酮飲食療法患兒有出現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的風險,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保持病房內定期通風、每天消毒清潔。出現高熱患兒,需要指導其臥床休息,并適量飲食,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還要保持呼吸道順暢,保證氣道濕潤,以預防口腔感染。為了預防胃腸道感染,還要指導患兒采取少量多次飲水方式,補充水電解質。并給予腹瀉患兒調節腸道藥物治療。
對護理后的效果進行分析,若是顯效,則證明患兒的癲癇發作次數減少4/5,患兒癲癇發作時間顯著降低;若是有效,則證明患兒癲癇發作次數減少1/2,患兒癲癇發作時間有所降低;若是無效,則證明患兒癲癇發作次數未見變化甚至增加,患兒癲癇發作時間沒有縮減[5]。
對兩組患兒護理后出現腹部疼痛、腹瀉、嘔吐或者低血糖等不良反應進行觀察記錄。
實驗組的護理總有效率97.44%,對照組為76.92%,兩組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例)
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7.69%,低于對照組的25.64%,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例)
當前我國癲癇發生的概率約為5%左右,其中大部分患兒使用藥物能夠對病情進行控制,而30%左右的患兒采用藥物治療無效,且應用藥物的時長超過2年,癲癇病癥并未好轉,患兒的癲癇病癥反復發作,在1周之內病情發作超過4次,這類患兒的病癥就被稱為難治性癲癇。對患兒采用生酮飲食治療過程中,患兒經常會出現多種不良反應,給患兒的身體造成嚴重痛苦,采用個性化護理措施對患兒進行護理,不僅能夠針對患兒的情況展開適合的護理,還能夠通過對患兒及家屬進行知識教育,提高患兒和家屬的配合程度,使其明確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降低其心理壓力,通過心理疏導,使患兒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積極配合進行治療,通過針對不同患兒的體質和病情制定詳細的生酮飲食方案,有利于提升患兒的康復速度。而針對患兒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呼吸道感染及胃腸道感染情況,需要通過嚴格的消毒清潔工作以及對患兒進行水電解質的補充,開展口腔清潔、指導患兒少量多次飲水以及適量使用抗感染藥物,以減少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風險對生酮飲食療法的負面影響,提升干預效果。可見,采用個性化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護理效果顯著[6]。
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措施對患兒進行護理,有利于減少患兒癲癇發作次數,減少治療過程中患兒出現的惡心嘔吐和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有利于患兒盡快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對難治性癲癇患兒采用生酮飲食治療方式進行治療時采用個性化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有利于提升護理效果,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