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荊門市婦幼保健院產科 湖北 荊門 448000)
婦產科是一所醫院的主要構成部分,所收治的均為女性患者,同時也包括產婦[1]。為此,護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護理對象均為女性,涉及諸多的個人因素問題;護理對象包括母親與新生兒;護理對象具有一定的家庭性等[2]。其中,對于產褥期產婦的護理,此階段是產婦機體組織器官產后恢復正常狀態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新生兒成長關鍵時期。產褥期常規情況下可持續42 d,若此階段為能夠做好有效干預,可能影響到產后恢復效果。為此,本次研究中特以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為觀察對象,經由對比調查分析產后訪視護理的應用價值。
選取2020年1月—12月在我院內分娩的產褥期產婦90例,參考隨機抽樣法分為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9.35±3.45)歲;初產婦25例,經產婦2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9.05±3.17)歲;初產婦26例,經產婦19例。納入標準:均為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簽署知情同意書。排出標準:發生嚴重產后并發癥者;無法配合調查者。兩組產婦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護理,內容如下。
(1)入院時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需要加強健康知識的教育,并經由溝通掌握孕婦的心理狀態,結合實際情況緩解孕婦的緊張、恐懼心理,促使其能夠感受到自己身處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進而能夠積極地接受各項檢查與分娩。
(2)針對生產后的產婦,護理人員需要密切的關注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另外,對產婦指導各項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母乳喂養、育兒知識等。
(3)指導產婦盡量清淡飲食,同時講解產褥期功能鍛煉及自我防護要點與操作技巧。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內容基礎上加強訪視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訪視期間經由對產婦及新生兒各項情況觀察,判斷是否存在高危情況。觀察家庭環境是否舒適整潔;對產婦精神狀態與新生兒皮膚及喂養情況進行記錄。明確產褥期危險因素,告知各因素對產婦及新生兒可造成的負面影響。
(2)對產婦的睡眠狀態與飲食狀態等進行詢問,詢問兩次訪視期間是否有出現不適感。引導產婦表達內心想法及實際情況,包括生理上的不適感與心理上的不適感,結合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疏導。
(3)耐心傾聽產婦的表述,并解答其提出的疑問,針對不合理情況進行記錄,在其表達后給予指導。
(4)在積極詢問與傾聽后,為產婦梳理產褥期正確自我護理及新生兒護理方法,講解衛生保健知識及注意事項。提供母乳喂養手冊,詳細描述母乳喂養正確方式。結合產婦個人喜好商定食譜,以清淡及均衡飲食為主。
調查產婦對于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包括新生兒護理知識、新生兒正確喂養方法、產褥期危險因素,各指標評分均為0~25分,分數越高代表知識掌握越全面。
統計產婦產褥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貧血與感染等。
統計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肺炎與感染及濕疹等。
統計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價結果。
觀察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與新生兒正確喂養方法及自我護理方法等健康知識了解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產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新生兒護理知識新生兒正確喂養方法自我護理方法產褥期危險因素控制觀察組45 20.15±1.35 21.36±1.28 20.05±1.34 19.25±1.20對照組45 18.46±1.30 19.25±1.27 17.42±1.05 16.35±1.08 χ2 6.049 7.850 10.363 12.050 P<0.01 <0.01 <0.01 <0.01
觀察組中2例產婦分別發生產后抑郁與感染情況,對照組中8例產婦發生貧血與產后抑郁及尿潴留等并發癥,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觀察組中1例產婦對護理工作不滿意,對照組中7例產婦對護理工作不滿意,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n(%)]
產褥期具體所指胎兒、胎盤娩出后產婦生理與心理恢復的階段,常規需要42~56 d[3]。在此期間產婦需要注意休息,尤其產后初期以臥床休息為主,經由飲食及功能鍛煉調養機體健康,促進全身器官各系統恢復[4]。常規情況下順利分娩后數天產婦便已經出院回家,為此,在產褥期開展護理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5]。現代醫院中,產褥期的護理工作以訪視護理干預為主要方式。對于產褥期護理工作價值,已有研究資料顯示,產褥期產婦與新生兒均可能發生感染等并發癥[6]。同時,多數產婦對于自我及新生兒護理知識了解淺薄,為此,需要加強在此階段的護理干預。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與新生兒正確喂養方法及自我護理方法等健康知識了解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此結果代表有效的訪視護理干預對于提升產婦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具有顯著作用。而在產婦及新生兒安全性指標方面,調查發現與常規護理對比,訪視護理干預更有助于預防產婦及新生兒相關并發癥發生可能性。其原因在于,術后訪視護理干預中,護理人員經由對產婦的一般情況觀察及詢問,掌握其在自我恢復及新生兒護理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給予針對性指導。在科學指導下,可促使產婦了解到更多產褥期自我護理及新生兒喂養知識,有助于促進產婦康復。
綜上所述,產褥期是產婦恢復及新生兒健康發育的關鍵階段,也是并發癥高發期,給予產后訪視護理有助于強化產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于預防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