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琴 候俊 張飛
【摘 ?要】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江蘇省的中小企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的發展歷程。然而,在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下,江蘇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巨大的調整。論文深入分析了江蘇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面臨的關鍵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江蘇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參考建議。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have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small to large and from large to strong. However, under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Jiangsu is facing great adjustment.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key problem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Jiangsu Provinc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關鍵詞】創新;中小企業;建議
【Keywords】innova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F270.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7-0073-02
1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中小企業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顯著的貢獻。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中小企業由于其規模、資金等的弱勢,其自身發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夾縫中求生存,是每個中小企業必須面對的迫切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鑰匙是創新。創新是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源動力。中小企業要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
江蘇省是中國中小企業的聚集地,也是我國的創新大省。區域創新能力一直排在全國的前茅。但是,江蘇的中小企業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如何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增強企業的生存能力是江蘇省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2 基本概念界定
中小企業:一般中小企業是指人員規模、資金投入等相對較小的企業,一般中小企業包括中型、小型、微型3類。中國學者對中小企業的認定一般以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印發的《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為準 [1,2]。例如,農、林、牧、漁業營業收入2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其中,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為中型企業,營業收入50萬元及以上的為小型企業,營業收入5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
技術創新:不同的觀察者、研究者對技術創新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定義,很難有統一的定義規則。一般,技術創新是創造新技術為目的或以科學技術知識為基礎的創新[3]。前者如創造發明了一種全新的超聲波技術,后者如以全新的超聲波技術為基礎開發了一套無線定位設備。20世紀50年代,曼思費德爾等人率先提出了技術創新理論[4]。隨后,國內外諸多學者開始對技術創新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江蘇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面臨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江蘇省中小企業的發展一直走在全中國的前茅。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江蘇省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問題。
3.1 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江蘇省中小企業普遍都是家族式企業,在管理上很多中小企業還在沿用20世紀80年代的管理模式。“任人唯親”現象在家族企業中非常明顯。這種“父子企業”“兄弟企業”在管理上或多或少都會夾雜著情感因素。當家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這些企業往往因為利益分配問題而使家族成員之間反目成仇。而且,此類家族企業普遍缺乏優秀的企業文化,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純粹是打工關系。這些弊端嚴重制約了這些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
3.2 創新投入資金不足
加大研發投入是中小企業開發和掌握核心技術的金鑰匙,也是中小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由于企業的研發投入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大多數企業的研發投入一般與企業盈利能力成正比。部分中小企業利潤點單一,盈利能力較弱,研發投入相對較少或基本為零。據不完全統計,江蘇省超10萬家科技型企業總共投入約1300億研發資金,平均每家企業研發投入約為130萬元,企業的創新投入明顯不足。
3.3 缺乏核心技術
江蘇省中小企業眾多,但是大部分中小企業處于其所在產業鏈的中低端,企業利潤較低,缺乏核心技術,易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這類企業往往以高額的投入、密集的勞動力以及環境破壞為代價,獲得少量的回報。以常州市湖塘鎮紡織企業為例,20世紀90年代,湖塘鎮紡織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中小型紡織企業在當時的年代帶動了地方經濟的飛速發展。但這些紡織企業都是家族企業,普遍缺乏核心技術,產品重復度高。時至今日,90%紡織企業都已經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倒閉。
3.4 創新人才不足
首先,大多數應職者普遍認為中小企業規模小、待遇低,個人發展成長空間比大型企業小。這些短板都成了中小企業引進創新型人才的阻力。中小企業只能退而求其次,招聘一些素質不太高的員工。隨著時代的推移,技術的革新,部分中小企業將會被淘汰。其次,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多數優秀的畢業生都愿意去北上廣工作。江蘇省與北上廣相比,并沒有吸引創新人才的優勢。
3.5 品牌意識不強
部分江蘇省中小企業缺乏品牌意識。企業生產的產品只是一味模仿,生產的產品“小而全,全不精”,沒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這源于部分中小企業還沒有樹立正確的品牌意識。中小企業在創立之初,靠模仿大型企業產品積累了一定的資本,但在企業經營者眼中,那些被他們模仿的大企業永遠是正統,自己心甘情愿地當一個模仿者,不愿意投入資金創新技術、更新產品。同時,創立一個品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品牌創立初期也很難有高額的回報。部分企業經營者不愿在品牌上投入更多的資金。結果,這些中小企業生產了世界所有品牌的產品,但沒有一個品牌是自己的。
3.6 惡性競爭嚴重
江蘇省部分地區中小企業發展艱難,惡性競爭嚴重。例如,宜興市很多中小型電纜企業瀕臨倒閉。這些企業老板創業初期都是專業銷售電纜,積累一定資金后自己辦廠生產電纜。由于準入門檻低,電纜企業在該地區越辦越多,產能過剩。隨著原材料和銅價格的不斷上漲,這些中小企業采取偷工減料,甚至使用劣質材料生產不合格產品,擴大市場份額,打壓競爭對手。這種中小企業間的惡性競爭現象在蘇南地區較為普遍。這類企業的技術創新更是無從談起。
4 啟示
4.1 優化企業結構和管理模式
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真正發起者是企業經營者及其管理層。傳統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很難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步伐。中小企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規模后,想要繼續發展壯大,必須優化企業結構,采用標準化的管理模式。在組織結構上采用分權式的架構,企業開始制定中長期的規劃目標,并形成一定的企業文化,這有利于中小企業吸引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加入,企業的技術創新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4.2 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核心技術,增強品牌意識
首先,中小企業經營者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把每年一定比例的利潤追加為研發投入,全面推進技術改造升級,合理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等,優化生產工藝,針對企業自身的特點,開發個性化的產品。其次,中小企業可以轉變觀念,尋求合作。例如,中小企業可以與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等合作,充分利用這些機構的科研能力,引進先進技術,共同開發產品。最后,中小企業要注重知識產權及品牌(商標)的保護。通過過硬的技術和產品,打造出具有一定知名度、影響力、美譽度的中小企業品牌。通過品牌效應,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以此獲得更大的利潤,企業發展也將進入良性循環。
4.3 重視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目前,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表面上是產品、技術等的競爭,究其本質,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創新型人才是企業技術創新的根本。現代企業經營模式已經實現從以往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中小企業要重視創新人才對于企業自身的巨大作用,通過外引內培的方式增加企業創新人才的儲備,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4.4 充分依托行業協會
行業協會是民間性協會,是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在競爭日益嚴重的今天,中小企業可以依托行業協會,減弱競爭的負面影響。同時,中小企業可以充分依托行業協會的協調作用,合理利用現有資源,組織生產、銷售、售后等活動,避免不正當競爭。這樣,中小企業能夠在一種相對穩定、和諧的環境下發展,全身心投入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更新中去,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5 結論
在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江蘇省中小企業家不能僅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一定要放遠眼光,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落腳點。只有這樣,中小企業才能夠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倪步唱.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0):126-127.
【2】李夢真.政府扶持背景下中國制造業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路徑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9.
【3】楊琦.我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D].北京:國際關系學院,2019.
【4】吳坤.江蘇省中小型科技企業創新績效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