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爽 楊生恒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近兩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有一家西部地區的城商行——成都銀行卻逆勢飛揚,經營指標持續全面向好,增速大幅領先同業,在全國130多家城商行中脫穎而出,令人刮目相看。作為四川省首家城市商業銀行和全國第八家A股上市城商行,成都銀行自2018年1月上市以來,資產總額連續三年每年跨越千億臺階,業績增速始終位居A股上市銀行前列,主要經營指標躋身全國城商行前10強,獲得市場高度認可。
日前本刊記者對成都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暉進行了一次專訪,采訪中,王暉向記者講述了成都銀行最近的發展、堅持與未來的規劃。
五大突破:開創全新發展格局
《銀行家》:我們從成都銀行2020年年報和2021年一季報看到,貴行各項經營數據表現十分搶眼,我們很想了解成都銀行近年來走過的歷程。
王暉:成都銀行自2018年1月上市以來,全面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切實遵循監管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上市平臺帶來的發展契機,科學應對、穩步前行,不斷促發展、增效率、提質量,經營業績持續保持穩健快速發展態勢,開創了提速換擋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局面。
盈利能力“持續攀升”。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成都銀行營業收入逆勢提速,同比增長14.73%,遠超A股上市銀行平均增長水平。2020年,凈利潤增幅達8.5%,位列上市銀行第二位,業績增速連續四年在A股上市銀行中保持在前四位; 凈資產收益率達15.94%,位列A股上市銀行第一。
流動性管控“持續優化”。2 0 2 0 年末,成都銀行穩定存款占負債資金的比例近3/4;流動性比例為64.6%;流動性覆蓋率為249.96%,居上市銀行第四位;各項流動性指標均位居上市銀行第一梯隊。
資產質量“持續向優”。成都銀行不良貸款率和后四類貸款占比實現“五年連降”,撥備覆蓋率實現“四年連升”, 資產質量全面領先全國銀行業平均水平。2020年末全行不良貸款率為1.37%,2021 年3月末繼續降至1.19%,撥備覆蓋率達332.91%。
綜合競爭實力“持續增強”。成都銀行保持穩健快速發展勢頭,多項經營指標達歷史最好水平,在全國城商行中的排名持續提升。在經營區域限于西部川陜渝三地的情況下,成都銀行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已躋身全國城商行前10強,在全國副省級城市城商行中排名第四。
投資價值“持續突顯”。成都銀行穩健經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得到了市場高度認可,獲得市場參與方的高度評價, 投資價值不斷顯現。目前,成都銀行股票市凈率達1.1倍,是僅有的幾家市凈率高于一倍的上市銀行之一。
四大機制:堅持黨建引領發展
《銀行家》:成都銀行股權結構具有“國有主導、外資戰投、多元均衡”的特點,貴行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如何確保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是如何抓牢、抓實黨建工作的。
王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要做到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成都銀行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落實國企改革發展工作要求,始終強調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確保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銀行高質量發展。
以常態化政治建設機制確保正確發展方向。成都銀行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首要任務,堅決把新思想武裝、新理念導航落實到企業戰略實施的各個環節,聚焦銀行高質量發展規劃、轉型發展重點任務、營銷管理重大項目等,結合銀行戰略轉型方案同步制定黨建工作規劃,高站位謀劃全行在新階段的發展戰略,把理論武裝成效變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實績, 確保銀行轉型發展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以權責明晰決策機制確保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成都銀行始終堅持黨的核心領導地位與企業法人治理的生產經營中心地位,按照“兩個一以貫之”重大原則制定黨委會《議事規則》《議事細則》,建立健全“權責明晰、協調運轉、良性互動” 的決策機制,將黨的領導優勢與現代企業管理優勢緊密融合,充分保障黨在金融領域各項政策主張的落地落實。
以黨管人才選用機制確保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大力培養、選拔、使用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的金融人才”。成都銀行黨委堅持將人才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首位支撐,堅持發揮黨在人才建設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和黨委選任干部的決策把關作用, 大膽選拔任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引入第三方專業公司360度研判干部實績表現,推行紅黃牌警告和干部能上能下,切實形成“大膽使用、大膽考核、大膽淘汰”的人才發展良好環境。
以文化建設創新機制確保轉型發展不斷積蓄能量。成都銀行將黨的文化與金融行業特色文化緊密融合,高標準打造“金融先鋒1+N”黨建品牌體系,以黨的旗幟把員工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在項目推進、產品攻堅和服務城市建設、小微企業及社區群眾等任務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以開流活源之勢重塑工匠文化、風險文化、家園文化和創新文化,使之成為凝聚轉型動力、提升管理能級、滋養廉潔氛圍的深厚源泉。
四個擔當:與地方經濟共生共榮
《銀行家》:城商行作為“植根地方、扎根地方、服務地方”的本土銀行, 與地方政府、經濟有著天然的血脈聯系, 具有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的天然使命。成都銀行是如何看待責任擔當、充分發揮地方金融機構的“主流支撐”和“示范引領”作用的。
王暉:生在地方、長在基層,與地方經濟共生共榮,是城商行的天然屬性。成都銀行多年來始終主動將自身發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牢牢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重大發展機遇,始終跟在重大項目最前面,沖在提供融資服務最前線, 跑在金融創新最前沿,為地方經濟發展全力做好資金要素保障,同時充分發揮“鯰魚”效應,帶動其他金融機構將更多金融資源投入地方重大項目建設。
綜合部署,積極對接中央和省市重大發展戰略。成都銀行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戰略,深度融入四川“一干多支”、成德眉資(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同城化發展、成都東部新區建設等發展戰略,綜合運用PPP、銀團貸款、債券承銷等方式,突出支持省市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和環境綜合整治等重大項目,近年來累計提供資金支持超過2000億元。
精誠合作,努力配合唱好成渝合作“雙城記”。2020年4月,成都銀行先后與重慶銀行、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成渝兩地法人金融機構及銀政之間首次簽署的合作協議。成都銀行全速推動成渝兩地重點企業“互動合作、高頻交流”,深度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2020年成都銀行在成渝區域信貸投放逾500億元;為115個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提供“一案兩書”申報服務,全市占比超30%,銀行機構中占比近40%,成都本地市場排名第一位。
創新服務,全力支持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成都銀行圍繞四川省“5+1”(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數字經濟) 、成都市“5+5+1”(五大重點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健康、新型材料和綠色食品。五大重點領域:會展經濟、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文旅產業和生活服務業。一個產業體系: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現代產業體系,依托地方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建設,聚焦重點產業、優質企業及園區配套建設項目,打造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率,助力地方打造現代化產業集群,目前已累計提供貸款、票據等各類資金支持逾千億元,并為超過1500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做實普惠,助力中小微企業抗疫復產。成都銀行始終保持發展小微業務的戰略定力,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穩產滿產和壯大發展,創新推出“抗疫貸”等金融產品,推出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滿產的“同舟行動”和幫助出口企業抗疫脫困的“護航行動”,構建白名單客戶庫,通過單列額度、專屬產品、精簡流程、限時辦結、降低利率、減免費用等六大舉措, 用足用好人民銀行再貼現、再貸款政策。2020年全行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64.73%,高出全行貸款平均增速42.11 個百分點。
四項舉措:筑牢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銀行家》:防范風險是金融業永恒的主題,請您介紹一下貴行在風控方面的理念、措施與經驗。
王暉: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成都銀行始終把風險管控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嚴守風險底線; 堅持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能力高度匹配, 堅持適中的風險文化,通過不斷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深化重要風險“點”的防控,健全風險的條“線”化管理,實現風險防控的全“面”覆蓋,構建立“體”防御體系,“點線面體”結合,筑牢風險管理防線。
抓住風控“重點”和“痛點”。成都銀行提出要善于抓風控的“重點”和“痛點”。以信用管控為例,受經濟下行及民營擔保公司喪失擔保能力等因素影響,成都銀行信用風險自2014年起開始顯現。成都銀行隨即開展全行性、拉網式的風險大排查,按照“降舊控新”的主線,對前期發現的風險點位逐個擊破,通過優化信用風險管理架構、對風險客戶“分片包干”、實行委派風險管理員職責轉型、劃“制度紅線”、厘“紅線中的紅線”以及精準營銷等舉措,在全行每年新增投放近千億元的發展速度下,新增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
強化風控條“線”化管理和全“面” 覆蓋。成都銀行按照匹配性、全面性、獨立性、有效性原則,建立了覆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洗錢風險等各種實質性風險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對所面臨的主要風險按照“三道防線”原則,建立了組織結構健全、職責分工明確、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手段靈活、風險能力向主動和精準持續提升的管理體系;在風控架構的分層分級方面,通過對特定業務環節和業務單元實施嵌入式,促進風險條線的垂直化高效管理。
構建風控立“體”防御體系。一是堅持通過黨建和合規文化建設正風氣。二是統一全行風險偏好,并確保偏好目標的傳導執行。三是構建資本與風險相適應的融合機制。四是堅定不移強化信貸“三查”,構筑精細化信貸管理。五是千方百計抓“人防”,開發覆蓋會計、信貸、法律等數十個模塊的信貸課程體系,并開展系統性培訓。六是聚焦風險管控“數字化”轉型,縱深推進數據治理,賦能智慧風控,打通內外部數據并實現在客戶畫像、智能探測、貸后預警等環節的“機控”。
三大轉型:打造未來發展制高點
《銀行家》:在戰略規劃方面,成都銀行提出強力推進“精細化、數字化、大零售”三大轉型,努力實現管理能力提檔升級,打造未來業務發展制高點。請您談談三大轉型的具體內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王暉:我們把“求實轉型”作為深化改革的主線,在深入把握行業規律、全面對標行業一流的基礎上,編制了新的三年戰略規劃。在深入調研先進標桿行的轉型戰略和亮點做法的基礎上,明確了“精細化、數字化、大零售”三大轉型方向和實施路徑,以此驅動經營理念、管理手段和產品服務創新發展,努力實現管理能力提檔升級,打造未來業務發展戰略制高點。
以精細化奠定轉型升級“基石”
“精細化”是成都銀行三大轉型之首,其以“精準營銷、精控風險、精簡流程”為切入點,推動營銷向行業精準和客戶精準轉變,風控向可量化、專業化轉變,流程向橫向簡化、縱向深化轉變,以此打造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精準營銷,推動基礎客群快速增長。精準營銷即精準定位“目標行業、目標客戶”,以行業分析為基礎,優化充實精準營銷客戶名單,搭建“一行一局”營銷平臺,實現客戶精細化營銷,推動基礎客群快速增長。近年來,成都銀行通過精準營銷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全行大中型客戶精準營銷貸款余額增幅達40%,小微精準營銷貸款增幅達80%,遠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幅。
精準風控,推動全行資產質量持續優化。成都銀行聚焦風險精細化管理。貸前,加大政策和行業研究,推進信貸政策、授信評審、法律合規前置,提高客戶營銷效率;貸中,推進信用風險計量體系建設,針對不同的行業、客群、產品,實現授信評價和風險管控的差異化管理;貸后,深耕大數據技術運用,強化風險預警管理,實現數據驅動的智能風控。
精細管理,推動內部管理精準高效。成都銀行的管理理念是“橫向簡化、縱向深化”,突出流程再造,把握關鍵節點,實施縱深管理。橫向簡化流程,打造高效、簡潔的業務流程;縱向深化管理,以集中化平臺建設、標準化模板打造、數字化技術應用為重點,提升專業化水平,實現重點風險的實質性把控。目前成都銀行正在實施的運行能力提升和集約化運營平臺建設項目將是推進精細化管理的關鍵所在。
以大零售指引未來發展“方向”
大零售是銀行順應經濟由投資拉動型向消費拉動型轉變的必然選擇。成都銀行的大零售轉型以AUM管理、個人消貸上量以及數據分析平臺建設為主,以數字化建設為切入點,構建“一個平臺四個系統”的大零售系統體系,打造全行零售業務新動能。一是持續抓好增存穩存工作, 緊跟市場形勢推進產品創新,提升儲蓄產品精細化管理能力,深入推進“一體化” 營銷,通過科技賦能提升精準營銷水平, 促進儲蓄存款大幅穩定新增。二是縱深推動以AUM管理為目標的大零售業務架構,探索建立AUM綜合績效考核管理, 不斷擴大個人理財規模,加快發展代理基金等業務。三是多措并舉發展個人資產業務,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對現有產品進行全面優化升級,包括開通線上受理通道, 提升客戶體驗,提高業務處理時效,加強數字風控能力建設。同時,成都銀行還圍繞當地群眾的衣食住行,探索線下場景類快速消費信貸產品,在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受眾面的同時,進一步服務好當地實體經濟。2020年,成都銀行以AUM管理、個人消貸上量以及數據分析平臺建設為主的大零售轉型全面起勢,集團化管理體系不斷完善。
以數字化開啟科技賦能“賽道”
數字化是銀行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服務效率、實現發展效益的重要手段。成都銀行于2020年啟動了數字化轉型規劃,提出以“數字化科技賦能,精益業務轉型, 創造第二曲線”為數字化戰略,以“業務數字智能化,內外聯動,構建生態;提高數據跟隨度,精益管理,賦能業務;信息技術再定位,雙模科技,業務伙伴;提升全行數字商,無界思維,創新文化”為數字化舉措,針對客戶、前臺員工、中后臺員工和管理層四類用戶,從數據賦能、數字業務、數字運營和數字生態四個方向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成都銀行持續加大系統建設力度,持續促進科技與業務融合,充分運用金融科技為業務發展“賦能”。2020年11月,成都銀行新一代云化數據中心正式投產上線,標志著金融科技助力業務高速發展的局面就此打開。同期,成都銀行大數據平臺、大零售平臺陸續投入使用,精準營銷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伴隨著新一代網絡金融服務平臺、財資管理系統正式對外運營,成都銀行渠道分流能力也在持續提升,全行電子銀行分流率已達90.48%。未來,成都銀行還將基于開源技術搭建的分布式、微服務技術框架,加大技術平臺和新產品孵化平臺的建設,支撐新產品的快速試水和上線。
結語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采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這是一家渴望打造“百年老店”的銀行。面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重大發展機遇,一顆銀行業的西部之星正在冉冉升起。成都銀行將緊跟蓉城“千年之變”的發展步伐,堅持對標一流、著眼長遠,全面加快改革轉型步伐,全力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相信在“十四五”時期, 這家城商行將在新的征途上創造更加燦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