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代犬儒主義審美觀的現實樣態與發生過程

2021-08-06 09:08:11黃博文陳旭東
西部學刊 2021年9期

黃博文 陳旭東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在展現出豐富多樣性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開始呈現出商業化、產業化等具有資本性質的特點。受到資本追求剩余價值的本性影響,一些媚俗文化產品的出現,開始逐漸影響人們的文化生活,并滋生出了犬儒主義審美觀。這種秉持著“拒斥價值”“自甘墮落”“只圖茍且”的審美觀,假冒尋求逃避與安寧之名,掩蓋著審美異化之實。阿多諾在《啟蒙辯證法》一書中指出,文化工業是在文化領域實行工業化生產的,具有商品化、標準化和技術化特性的,由消費意識形態操縱的組織形式。文化工業不僅導致了藝術本真性的喪失,而且還剝奪了人的自由與個性,使人走向了新的迷魅,它在本質上是“反啟蒙”的。文化工業引起的審美異化,是當代犬儒主義審美觀的現實樣態與其發生過程的根基。

關鍵詞:犬儒主義審美觀;審美異化;阿多諾;文化工業

中圖分類號:B08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09-0079-06

在霍克海默(Horkheimer)與阿多諾(Adorno)合著的《啟蒙辯證法》一書中,阿多諾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背景下,對文化工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文化工業理論致力于批判大眾文化,這里的大眾文化并非是我們所熟知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而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在消費意識形態操縱下的,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標準生產文化產品的文化工業體系。阿多諾在晚年對文化工業的概念進行了澄清:“在草稿中,我們使用的是‘大眾文化,后來我們用‘文化工業取代了這個用語,旨在從一開始就把那種讓文化工業的倡導者們樂于接受的解釋排除在外:也即,它相當于某種從大眾當中自發產生的文化,乃是民眾文化的當代形式。但是‘文化工業與民主藝術截然不同,必須嚴格加以區分……在其所有的分支中,文化工業的產品都是或多或少按照特定的意圖、專為大眾消費而量身定做出來的,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種消費的性質。文化工業的各個分支在結構上相似,或至少彼此適應,因而自成系統,渾然一體。而這種局面之所以成為可能,全賴當代技術的能力以及財力與管理的集中。”[1]在海量的文化產品面前,大眾似乎感受到了文化選擇的自由,但實際上恰恰相反,這種在工業體系中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大眾的文化消費。為了不斷拓展文化消費市場和受眾,文化工業生產大量的媚俗文化,以迎合大眾潛在的低級的審美趣味,謀求更多的利潤。在面對這種媚俗文化時,許多人受其影響,逐漸形成了一種病態的犬儒主義審美觀。學界對犬儒主義的探討大多集中于哲學史、倫理與生命等視角,本文擬從現代科學技術與藝術審美視角,基于阿多諾的文化工業理論,對當代犬儒主義審美觀的現實樣態和形成過程進行分析。

一、病態與無知:審美犬儒主義樣態

在古希臘,犬儒主義作為一種道德警覺性的象征,始終宣揚著一種近乎反人類的簡單或粗鄙的生活方式。一定意義上來說,犬儒主義象征著古希臘哲學的風骨,但到了當代社會,尤其是當犬儒主義與文化工業下的審美結合起來時,便發生了變化。犬儒主義審美觀是一種審美觀上的病態,這種病態讓人的精神陷入墮落與媚俗。在接受媚俗的文化和藝術作品的過程中,短暫而又強烈的感官刺激給平時在社會中備受壓力的個人以強烈的快感,這種快感與通過欣賞真正的藝術作品時所收獲的滿足感相比,更加簡單、直接,因此更受歡迎。沉浸在這樣一種文化之中,許多人開始慢慢熱衷于帶給他們的強烈感官刺激和快感的媚俗文化作品,進而逐漸甘于墮落,拋棄了那些理想、追求和目標,甚至對其嗤之以鼻,只求眼前的茍且。對于這種心態,他們用尋求逃避與安寧的說辭為自己辯護。然而實際上,這種所謂的逃避與安寧背后隱藏的正是審美異化的實質。

(一)犬儒主義的文化表征

以第歐根尼(Diogenes)為代表的犬儒學派(Cynic School),試圖將蘇格拉底的善與美德的哲學觀通過節制和儉約的方式限制人的欲望,以達到順應自然與追求個人自由的目的。這個命名象征著一種道德警覺性,以獵犬似的吠叫提醒人們節制感官之欲,宣揚和踐行一種最簡單粗鄙的生活方式[2]544。第歐根尼作為犬儒學派最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以一種落魄不堪、窮困潦倒的方式生活著,他摒棄生活的享受,甘愿忍受貧窮,以追求精神自由。第歐根尼以后,希臘化時代的昔尼克學派在哲理上已很少有新意,但犬儒的生活方式卻愈演愈烈,表現了他們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可憐的反抗[2]550。當今社會已鮮有犬儒式的生活方式,并且犬儒主義的精神在傳承中更加具有貶義的色彩,犬儒主義審美觀也不例外。

犬儒主義審美觀在當代社會生活中屢見不鮮,在當今流行的短視頻文化中尤為明顯。刷短視頻時,人們總在不知不覺中消磨了大量的時間,短視頻中的媚俗文化刺激使人感到滿足并使之熱衷于此,這種熱衷具有一種排他性:即對藝術作品和大眾文化產生了排斥心理。藝術作品給予人精神的陶冶,需要人在自身具有較高審美能力的基礎上才能獲得;而媚俗文化比大眾文化獲得放松和滿足更直接和快捷,因此許多人開始接受并熱衷于媚俗文化,并滋生出以“拒斥價值”“自甘墮落”“只圖茍且”為特點的犬儒主義審美觀。

所謂“拒斥價值”,是指以一種“看破了世俗真相”的審美態度對待文化——他們用庸俗反抗高雅,用麻木不仁駁斥美好與善良。在他們看來,自己早已“看破紅塵”,以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嘲弄那些追求高雅藝術的人們。他們認為一切高雅的藝術與文化都不過是“騙人的鬼話”,生活的真相就是平庸與世俗,與其追求那些崇高的文藝,不如過好自己的生活,獲得眼前的利益來得更為實在。他們不僅用這樣一種態度去看待世界,更在潛移默化中或試圖用這樣的一種態度去影響他人。他們將自以為的“生活的真相”告訴他人,用“怎么又上價值?”“沒意思”“都太過虛偽”等言辭來抹殺那些試圖傳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文化。在他們的言辭和行為中,那種麻木不仁的情感態度不斷否定和駁斥善良與美好,拒絕進行價值和意義的追求。這種觀點暗含著一種懷疑主義的普遍態度——這種態度質疑一切文化所歌頌的價值,他們幾乎“懸擱一切價值”,卻唯獨相信只有眼前平庸的生活才是真實可信的。

與古代犬儒主義的風骨相比,當代犬儒主義審美觀則顯示出一種“自甘墮落”的樣態。當代犬儒主義的審美放棄了對文藝作品中善和美的追求,轉而放逐真理,甘愿過上一種福柯意義上的所謂“狗都不如”的生活。福柯認為“狗的生活”有四個特征:狗是不覺羞恥的,公開展示自己的身體與欲望,因此它也是不善欺騙的;狗是自足的,對外界發生的一切毫不動心,對除了能夠即刻滿足自然需要的其他事物沒有任何欲求;狗感覺靈敏,善辨好壞;狗愛憎分明,有為主人獻身的精神[3]。這些審美的犬儒主義者們,一方面甘愿沉迷于庸俗和媚俗的文化之中,另一方面他們卻對優秀文藝作品中包含的價值有著清晰的認識和理解。歸根到底,這是一種只為追求享樂和尋求刺激的審美價值取向。

“只圖茍且”更是犬儒主義者們日常行為的生動再現。他們常常在尋求媚俗文化的刺激時,用“生活就是眼前的茍且”“讓我再茍一會兒”等語辭表達出他們的態度。他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一清二楚,但他們依舊坦然為之[4]。當然,也正是這一點,反映出這些審美的犬儒主義者內心對真正的文化藝術的茫然,因此甘愿變得庸俗和茍且。他們以孤芳自賞、自以為是的姿態對待自己,以貶低先進、挫敗積極的姿態對待他人,妄圖打擊和腐蝕別人掩蓋在自己內心的壓抑和孤獨,希望從對方的平庸和低俗中尋找心理平衡和彌補內心深沉的失落[5]。這種病態的審美觀并沒有讓人獲得所謂的審美自由和個性的解放,恰恰相反,它只是用麻木與茍且消極的態度放棄對文化藝術的價值與意義的探索。

(二)尋求逃避與安寧之名

審美的犬儒主義者為自己的行為作出了“尋求逃避與安寧”的辯護,其旨在逃離令人倍感壓力和煩惱的社會生活。現代社會帶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以極大的壓力,面對這種壓力,審美的犬儒主義者決定選擇媚俗的文化來撫慰自己的心靈。他們對那些蘊含豐富價值的文化藝術作品進行“懸擱”,對這些作品背后的文化價值進行懷疑與否定,并試圖以此獲得內心的寧靜。單從表面上來看,這種行為與晚期古希臘哲學中的懷疑論者(skeptikos)思想有相似之處。然而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對懷疑論者的誤讀與歪曲。懷疑主義是一種在現象和判斷中以任何方式設置反題的能力:通過懷疑主義說明對立的事物狀態和判斷有“同等權重”,我們首先達到“懸置判斷”,然后達到“擺脫擾亂的心靈自由”[6]。以皮羅(Pyrrho)為代表的懷疑論者,并非和當今的審美犬儒主義者一樣,以一種麻木不仁、渾渾噩噩的方式生活,他只是主張對任何生活現象的根由及其變亂,采取“不動心”的冷漠態度,并不是對生活冷漠、棄絕塵世[2]1027。而這種對生活冷漠、棄絕塵世的態度,才恰恰是審美的犬儒主義者的真實面目。所謂的逃避與尋求內心愉悅和寧靜,只不過是為自己的行為進行提供一個“合理的”理由,以安撫自己內心對價值拒斥的不安;從其內心的實質來看,他們已然認識到了自己的病態審美觀,但仍然不愿為付諸行動而改變。

(三)審美異化的必然旨歸

上文所述的矛盾思想的產生,既是由媚俗文化導致的直接后果,又是審美異化的必然旨歸。所謂異化,是與人的全面發展相對立的,背離本性的變異。異化本身就是資本自身發展的必然后果——換句話說,在一定意義上,它就是資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將異化理解為人被生產及其所生產出的產品的統治,這種統治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是人的發展過程中的對立,是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阻礙。人在異化中喪失能動性,導致個性片面乃至畸形的發展[7]。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審美異化的根源即異化勞動:一方面,異化勞動限制了美感本身,對審美產生了破壞;另一方面,異化勞動創造的美的對象與作為感受美的主體的人產生了對立。勞動創造了美,卻使勞動者成為畸形[8]。在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審美產品逐漸趨于豐富化和多元化,而也正是這種趨勢,導致了媚俗文化產品的出現并影響著人的審美。正是這種審美異化影響了作為審美主體的人的審美能力和思想意識的審美取向、趣味和創作水平的現象,這是犬儒主義審美觀的本質。由于審美異化對美感的破壞,以及在資本的操縱之下,審美客體資本化,其自身的美感逐漸喪失——那些文藝作品的目的不再讓人感到精神的慰藉和愉悅,恰恰相反,它只求給予人淺層的快感和刺激,以實現資本不斷增殖的最終目的。當媚俗文化成為人的審美的對象,尤其作為資本本身而存在時,它便開始試圖控制人的思想意識。感官上強烈的刺激和快感能夠給人以強烈的吸引,這種吸引最終讓人對其認同,進而拒斥其他的無法帶給他這種吸引享受的文藝作品——犬儒主義的審美觀就此產生。

二、媚俗與貧乏:審美觀異化之發生

在審美觀異化之初,資本就已經發揮了作用,并且貫穿了整個審美觀異化的始終。在資本通過不斷增殖以獲取剩余價值的邏輯下,媚俗文化開始激增——這種文化,通過放逐一切價值和真理并以大量的剩余快感取而代之的方式獲得了一批人的追捧。它開始激增,不僅為了適應海量的需求,還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創造需求。由于媚俗文化對價值和真理的放逐,致使其造成了審美價值的貧乏與偏差。追溯到媚俗文化產生的歷史和現實根源上,我們會發現,文化工業對古典藝術和文化的袪魅,這種文化工業破除了藝術作品在審美意義上的生存世界的“神話”,并將其趕下“神壇”,變成幾乎唾手可得的商品售賣給大眾,審美觀的異化就如此發生了。

(一)媚俗文化的激增

當代物品中一個主要的、帶有擺設的范疇,便是媚俗[9]98。所謂的擺設,就是指被消費物品的“功能的無用性”[9]100,即一種消費品因其具有其符號價值或象征價值,進而失去了實用價值。文化產品本身所具備的實用價值,在媚俗文化這里,被替換成了一種彰顯階級地位的符號或象征,使得文化本身失去了教化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等功能。鮑德里亞則將媚俗當做一種擺設物或偽物品,即“定義為模擬、復制、仿制品、鉛版,定義為真實含義的缺乏和符號、寓物參照、不協調內涵的過剩,定義為對細節的歌頌并被細節填滿”[9]98。當代社會的媚俗文化逐漸呈現出激增的趨勢,這一趨勢產生的原因主要歸結于社會流動和“大眾文化”。一方面,現代社會的流動性增強成為媚俗文化產生的基礎。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的社會地位相應得到了提高,于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都提出了更高的文化需求,而這種需求的實質則是要借助文化并通過符號彰顯自身地位,每一社會階層的成員都渴望在自己的地位提高后擁有一套屬于本階層的符號。另一方面,文化工業便抓住這個需求向社會各階層供給文化產品,被生產出的文化產品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各個階層,它們被生產出來的目的純粹就是作為一種符號,成為享有它的那一社會階層的“代言人”或代名詞,并被那個階層完全占有。

(二)審美的價值貧乏

基于社會流動引發的階層變動與文化工業,媚俗文化的價值貧乏開始逐漸凸顯出來,其根據仍然是來自于文化工業和社會階層分化。如上文所述,文化工業給所有的文化都貼上了不同的標簽,以區分它們應當賣給哪一階層。由于文化工業的目的僅在于此,因而文化產品本身的價值便不再重要,甚至會被直接忽視。由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階級對某一特定符號的接觸變得普遍起來,這使得原來作為少數者占有這一符號的階層不得不尋找新的更加稀有的符號來彰顯自身作為高等階層與中低等階層之間的差距。以藝術作品的收藏為例,在物質匱乏的時期,擁有油畫或者雕塑作品可以展現出一個高等階層人士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然而,文化工業能夠批量生產大量廉價的油畫和雕塑作品,使這些原本是中低等階層難以企及的藝術品變得觸手可得。于是,所謂的古代真跡、藝術真品便受到了高等階層的追捧:他們會去拍賣行不惜重金求得一幅齊白石的蝦、倫勃朗的真跡、貝多芬的手稿等,然后開辦私人展覽會并招募大批安保人員,面向社會各界發放邀請函。這些作品本身已并無太多價值,這里的價值是指作為藝術作品帶給人的審美和精神價值而不包含作為裝飾物的擺設價值,因此,它們在這一意義上是沒有品質的。

相較于在物質條件匱乏年代稀有的畫作而言,當代藝術作品呈現出一種品質的下降或價值的貧乏。它在外延上倍增,于是,在階梯的上層,那些“階級”物品則在品質上不斷倍減并更新種類以使自己稀有化[9]99。這種價值貧乏毫無疑問地影響著其美學價值,在當代,它是反美學的。它徹底拋棄了藝術作品的獨創性,提出了一種“模擬美學”[9]99的概念:通過科學技術將那些中低等階層無法獲得的稀有藝術品進行模擬和復制,從審美意義上說,它是一種更加徹底的價值貧乏或偏差。這種模擬美學是與社會賦予媚俗的功能深刻相關的;這一功能便是表達階級的社會預期和愿望以及對具有高等階級形式、風尚和符號的某種文化的虛幻參與;這是一種導致物品亞文化的文化適應美學[9]100。

(三)文化工業的袪魅

馬克斯·韋伯(Max Webber)首次提出“世界的袪魅(Disenchantment)”的概念,這是在西方宗教意識形態主導的社會逐漸解體并向現代化的世俗社會的背景下,一種對世界一體化宗教性解釋的消解的描述,即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社會,傳統宗教的影響逐漸衰弱。霍克海默和阿多諾也在《啟蒙辯證法》一書中指出:“世界的袪魅意味著泛靈論(Animismus)的根除。”[10]2啟蒙的任務是世界的袪魅——它祛除神話,用知識推翻幻想[10]1。然而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看來,當今啟蒙正處于倒退的境地。他們對于現實的診斷和批判尤其鮮明地指向一個不爭的事實,即“思想”自身的力量日漸衰頹,越來越變成“商品”,進而淪為“社會機器”的“幫兇(complicity)”[11]。

文化工業對古典藝術或傳統藝術審美價值的袪魅,是指作為本身與商品有著明確界限的藝術作品,被文化工業強行結合起來了。藝術與商品的本質區別在于: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而藝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它的價值在于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給予人以精神的慰藉和價值的引導與教化。在這一意義上講,藝術作品的價值或等同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即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價值,但事實上,藝術作品的價值與商品使用價值的嚴格區分在于,幾乎全部商品的所有者都能利用商品滿足自身的某些需要。而恰恰相反,藝術作品的價值卻只面向少數人而展開。藝術作品是由藝術家創作出來的“世界”——一個生存世界,這是一個透過欣賞者自身精神的探索才能達到的廣闊世界,它從不會也并未企圖面向它所有的觀眾打開這扇世界的大門。只有那些少數的經過專業訓練或長期經受藝術熏陶的人們,才有可能進入它的世界。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只有穿透藝術作品的表象,把握其背后的本質世界并從中汲取精神養料的作品,才真正達到了藝術作品的價值層次。然而,古典主義或傳統藝術作品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衰落了,藝術作品開始走向世俗必然變得淺顯和讓人易于接受,但這也伴隨著藝術作品背后的本質世界消逝了,被文化工業逐漸袪魅了。于是,審美價值相應變得貧乏,不僅是因為人本身的審美能力不升反降,更是由于藝術作品本身變得“廉價”,它背后原本應有的價值也被逐漸湮沒了。文化工業的袪魅,祛除的不是所謂的神秘性和魅惑性,它祛除了藝術作品本身——因此藝術作品在當代只能被稱為“大眾文化”,甚至僅僅是媚俗文化。

三、異化的邏輯:文化與商品的曖昧

文化工業是審美異化產生的重要原因,它同樣也是審美異化的生成邏輯,即將藝術作品商品化。對于文化工業生產出的產品,阿多諾說:“讓個人在產品中感到虛幻的不僅僅是文化工業的標準化生產樣式。人們只要全心全意地認同這種普遍性,他們就能夠被容忍。”[10]124換言之,當人們正在被這些所謂的藝術作品限制著自己的審美取向和趣味時,審美能力也正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藝術的商品化導致了藝術本真世界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資本的世界,人從藝術作品中獲得的愉悅不過是單純的感官刺激,荒謬之處在于,人們認為自己在享受藝術作品本身,而實際上,他們恰恰只是在享受藝術作品帶給他們的感官的刺激。文化創作成了文化生產,文化享受成了文化消遣和消費[12]。文化工業消解藝術作品本真世界的秘密就在于,它將藝術作品商品化、標準化、技術化并輔之以消費意識形態,通過工業化生產方式創造出了它的產品。藝術作品世俗化、大眾化的一個重要功能即啟蒙——通過世俗大眾的藝術文化作品,讓廣大人民進入藝術的世界,欣賞藝術作品,提高思想境界,進而達到啟蒙的目的。然而文化工業制造的媚俗文化,恰恰背離了啟蒙的旨意。在文化工業的影響下,人們從陳舊的迷魅中走了出來,走向了新的迷魅。

(一)標準化技術下的生產

在文化工業的作用下,藝術作品徹底成為商品。當藝術作品作為一種商品,即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時,在市場流通領域,必然受制于等價交換原則,從而用同一性原則取代了內涵與作品本身的豐富性、獨特性,把所有不同質的商品進行同質化計算、標價和交換[13]。普遍性的交換原則剝奪了藝術作品作為一種文化在社會中的地位,文化通過一種表達社會成員共同的具有普遍性的力量消失了。這樣,文化不再針對社會普遍性來增強特殊性的力量,而是成為普遍性的執行機構[14]。文化轉變成了一種作為普遍性以影響或控制社會中個人的特殊性的力量。

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將二十世紀診斷為這樣一個時期:技術媒介記憶的工業組織不斷增長,他將這種記憶稱為“第三持存”(tertiary retention);為了大規模出售與消費,標準化與共時化(synchronization)的工業時間經驗被持續制造,例如電影、電視以及錄制音樂[15]。文化工業的標準化帶來的是藝術作品藝術性的直接喪失。純正的藝術應該具有審美所要求的自律性特點,即指藝術家只從藝術品的內在聯系來進行創造,而不受其他外在因素,如市場等的影響,不僅如此,作品還內在地具有超越、否定既存現實的性質[13]。對于藝術,阿多諾說:“藝術之所以是社會的,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生產方式體現了其生產過程中各種力量和關系的辯證法,也不僅僅因為它的素材內容取自社會;確切地說,藝術的社會性主要因為它站在社會的對立面。但是,這種具有對立性的藝術只有在它成為自律性的東西時才會出現。通過凝結成一個自為的實體,而不是服從現存的社會規范并由此顯示其‘社會效用,藝術憑借其存在本身對社會展開批判。”[16]受到文化工業總體的制約,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是依照固定的樣式生產出來的標準化商品,它甚至只與資本和市場發生關系。因此,藝術作品內包含的內在的具有超越性的本真世界也已成為歷史。從審美角度來看,在文化工業體系下標準化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再具有藝術的個性、多樣性和審美的內在張力了。這種標準化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在電影中,結局從一開始就可以一如既往地被預測出來——誰將受到獎賞、懲罰或被遺忘——并且在輕音樂中,受過訓練的耳朵可以在第一拍后一直猜出持續的部分,并且當事實如此時,他們會對此非常滿意。”[10]98-99

商品化的藝術作品在被大規模地復制和傳播,只有在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這一點才成為可能。因此,技術性是文化工業的一個重要特征。文化工業的典型特征并非僅僅表現為產品的質量或文化水平,可以說,這些產品只是一個使工業生產、傳播與消費整合為閉環的輔助工具[15]。產品的質量和文化水平只是文化工業得以成功的一個方面,技術水平實際上是文化工業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現代科學技術與傳媒打造出近乎完美的藝術作品,實際上不過是一些“復制品”。科學技術與傳媒本身并不懂得如何創作出藝術作品,它們能做的只是對那些既往的藝術作品的外形進行復制或者模仿,但不可能仿造藝術作品背后本真的生存世界。然而憑借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經能夠征服觀眾,并達到讓他們為此消費的目的。另一些所謂的原創,創作者本人也并沒有投入到藝術的世界中,他們的作品也沒有藝術背后的本真世界[17]。

(二)消費意識形態的操縱

消費意識形態是隱藏在文化工業生產的藝術作品的本質,同樣也以文化工業的欺騙性與操縱性特點為基礎。在阿多諾看來,文化工業自身具備的欺騙性和意識形態操縱性已經破壞了文化的本質,藝術作品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工具,通過對人的思想意識進行麻痹和控制,用商品替代文化。大眾文化將整個文化變成一種平面化的運作模式。這種平面式的營造使我們喪失了對文化現象背后真正意義的追問[18]。資本、技術和傳媒的緊密結合,在整個社會形成一張縱橫交織的網絡,而在背后操縱著這一網絡的利益集團,在任何時候都沒有忘記對個人與社會進行控制。資本、技術和傳媒的結合在社會創造出了一個虛假的“文化幻象”,這種幻象讓人們無法控制自己,只是成為資本的“傀儡”。文化工業的意識形態化突出體現為文化工業的目的在于不斷地生產文化工業所需要的消費者,這種消費者只需要被動接受文化工業的產品,無需對現實進行認識、反省或反抗[13]。在現實中,人們打開手機不停地觀看那些媚俗視頻,雖然他們知道那些媚俗視頻毫無價值,但是繼續看視頻的欲望卻讓他們欲罷不能。在這樣一種消費意識形態的控制下,人的意識逐漸不再屬于他自己,而是屬于控制他的消費意識形態。如同勒龐所說:“有意識的人格的消失,無意識人格的得勢,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傳染作用而轉向一個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觀念轉化為行動的傾向,是組成群體的個人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他不再是他自己,他變成了一個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18]

文化工業在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控制下,逐漸扼殺人在審美中的自由與個性。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產生了審美的異化,形成了犬儒主義的審美觀——它在審美意義以及其他各種意義上都意味著人開始走向了墮落。對于這一點,阿多諾曾說:“文化工業的總體效果是反啟蒙。正如我與霍克海默曾經指出的那樣,在這種反啟蒙的行為當中,作為進步的、對自然的技術統治的啟蒙變成了一種大眾欺騙,繼而又被轉化為奴役和鎖銬意識的工具。自主、獨立的個體有意識地行使判斷,做出決定,而文化工業則妨礙這種個體的發展。”[1]馬爾庫塞同樣也看到了這一點,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極權性,徹底鎮壓了社會中的所有相反意見,人們發自內心的否定性被徹底壓抑,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人也成了單向度的人。正如馬爾庫塞所指出:“在技術的媒介作用中,文化、政治和經濟都并入了一種無所不在的制度,這一制度吞沒或拒斥所有歷史替代性選擇。這一制度的生產效率和增長潛力穩定了社會,并把技術進步包容在統治的框架內。技術的合理性已經變成政治的合理性。”[19]在藝術作品與審美層面,文化工業的這種消費意識形態操縱性徹底扼殺了人的審美自由,禁錮了人的審美能力和批判精神,并引導著個人與社會走向墮落的深淵。

(三)從迷魅走向新的迷魅

藝術作品世俗化、大眾化旨在實現人民大眾的啟蒙,這是大眾文化的初心和使命。但當代的現實卻是,大眾文化開始逐漸由文化工業壟斷,并生產出了大量的媚俗以獲得豐厚的利潤。這一點直接導致了“反啟蒙”,即背離了藝術世俗化與大眾化實現啟蒙的目的,反而產生了新的迷魅。文化工業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因此它在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上是革命的。傳統文化中的腐朽糟粕在這里得到了過濾,精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存。所以,文化工業由此觀之似乎是啟蒙的,因為它揚棄了傳統文化,并使之獲得了新生,因此它有利于人們思想的進步,讓人們擺脫恐懼確立自身的獨立自主性。啟蒙的綱領在于世界的袪魅[10]1。文化工業似乎實現了將人們從傳統的迷魅中解救出來,開始引導人面向現代社會之種種。

然而實際上,文化工業不過是將人從傳統的迷魅引向了現代社會新的迷魅。這種新的迷魅,就是媚俗。與其說是媚俗引起了審美異化,形成了犬儒主義的審美觀,使人進入迷魅之中,倒不如說從一開始人就沒有走出迷魅。迷魅的力量就在于,讓人覺得自己似乎已經走出了它,但實際上,人只是進入了另一種境況,其實仍在迷魅之中。人自以為自己擺脫了迷魅時,殊不知那才是真正的迷魅。于是,啟蒙在當代所遇到的困境出現了,啟蒙本身是為了祛除迷魅,讓人重新確立自我意識,對意義進行自我探求,破除神話和權威。科學技術是實現啟蒙的重要途徑,通過概念、邏輯、公式等解釋世界,它讓世界變得有規可循。然而就在啟蒙試圖通過科學技術實現自身之時,啟蒙卻變成了“神話”,換言之,袪魅卻變成了迷魅。文化工業就是這一轉變的重要展現:原本致力于袪魅的工業技術進入了藝術文化領域,就變成重新使大眾陷入媚俗的迷魅了。這一轉變打破了上文所述的那種表面的啟蒙或袪魅,它展現了從迷魅走向新的迷魅的荒唐過程。倘若究其根本,矛頭已然直指資本。因此,啟蒙走向其自身的反面,而關鍵就在于資本,在這一意義上,啟蒙成為了資本的奴隸。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犬儒主義審美觀的現實樣態及其產生和形成的過程闡述,指出在消費意識形態操縱下,文化工業創造出的藝術文化作品成為資本的附庸,并驅使人們對這種作品的追捧,進而形成了人們病態的犬儒主義審美觀。本文揭示了犬儒主義、資本與審美在當代社會融合形成的新樣態,展現了文化工業在藝術與審美領域制造新的“迷魅”的“反啟蒙”本性,從一個新的視角出發,引導人們在當代重新審視古典藝術和傳統藝術的式微,重思了啟蒙及其面臨的困境并尋求出路。

參考文獻:

[1] 西奧多·W·阿多諾,趙勇,曹雅學.文化工業述要[J].貴州社會科學,2011(6).

[2] 姚介厚.西方哲學史(學術版):第二卷[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3] Michel Foucault.The Courage of Truth (The Government of Self and Others II):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83—1984[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1:243.

[4] 斯拉沃熱·齊澤克.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M].季廣茂,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40.

[5] 肖祥.當代犬儒主義的現實樣態及其倫理矯治[J].江西社會科學,2020(10).

[6]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文集:第1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9.

[7]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63.

[8]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9-50.

[9] 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剛,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10] Max Horkheimer,Theodor W.Adorno.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Philosophical Fragment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1] 姜宇輝.這個時代何以再度喚醒“靈魂”——重思迷魅、祛魅與再魅的理論譜系[J].哲學動態,2019(12).

[12] 魏艷芳.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多維度批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17.

[13] 吳花花.文化工業及其現代性根源——從“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說起[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7).

[14] 格爾哈特·施威蓬豪依塞爾.阿多諾[M].魯路,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15] 泰勒斯·米勒,高瓊.阿多諾、斯蒂格勒與工業經驗圖型[J].浙江社會科學,2021(1).

[16] 阿多諾.美學理論[M].王柯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86.

[17] 張曌.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研究——基于《啟蒙辯證法》分析[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20(3).

[18] 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馮克利,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19] 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7.

作者簡介:黃博文(2001—),男,漢族,江蘇泰興人,單位為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西方哲學。

陳旭東(1976—),男,漢族,浙江安吉人,博士,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西方倫理學、西方哲學。

(責任編輯:王寶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av在线无码浏览|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国产素人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成人韩免费网站| 久久久黄色片|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亚洲αv毛片|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久久午夜影院| 四虎精品免费久久|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日韩第八页| 丁香婷婷激情网|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亚洲综合天堂网|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亚洲天堂久久新|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亚洲三级网站|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国产一二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精品|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色视频| 在线国产毛片手机小视频|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97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综合久久五月天|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不卡影院|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亚洲欧美极品| 黄色a一级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91伊人国产| 成人福利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久久无码av三级| 久久五月视频|